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宜春院外杨柳轻拂低垂,伴着那春风扭摆着腰肢。
那御河之上的红栏桥畔,多少情人在此伤心别离
注释
⑴杨柳枝:词牌名,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⑵宜春苑:古代苑囿名。秦时在宜春宫之东,汉称宜春下苑。即后所称曲江池者,唐代为教坊乐妓所居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条:指细长柔软的柳枝。
⑶舞腰:比况之词,状杨柳细软若舞腰。
⑷玉人:美人。肠绝:一作“肠断”。
⑸赤栏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

赏析

  起句,点明咏柳本题。“宜春苑外”四字,点出杨柳所在之地。“最长条”三字,简约的勾勒柳枝的“长条”形状。柳,向以“垂柳”为美,冬去春来,发芽抽枝,很快长条拂地。因而咏柳的作品,总是渲染柳条的柔长。温词言柳,也先写其“长条”,既将柳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而着一“最”字,分明已将人的观感溶于其中。那么,词人不写其他花树,却独言柳,可能只是因为柳的“最长条”,或是另有别的什么原因。但仔细分析即可知,细长柔软的柳条,最能勾起人的离情别绪。柳条随风摇摆,与人难舍又难分,好像还有许多惜别的话,没有说出来,饱含着激情。细细地柳丝,似人的情思。因此,描摹柳的“长条”,已暗示人的伤怀,以物喻人。紧接“闲袅”句,承首句,咏柳枝柔细而俏美的样子。美人舞腰纤软,用以媲美杨柳树枝在春风中舞动的轻柔美妙景象,十分生动可爱。“伴舞腰”,其一“伴”字,描摹柳条与春风结“伴”,即与春风共舞 ,拟人化手法更为浓重,甚得物之神韵。自然地引起下文“玉人”的感怀

  三、四句,借柳而赋离情。说“玉人”肠绝,表明她的悲伤;而用虚词“正是”蝉联,便与首句“最”字挽合,既有开合震荡的节奏感,更强化了此句与上两句之间的一意贯连,即标明,正是春风中摇动的柳条,牵惹起“玉人”的离情别绪。至此,感悟伤怀的题旨充分表露,唱叹之间,使物我无间。“一渠春水赤栏桥”,再以景结拍。此句,表面来看,正与首句景色相合:宜春苑外,碧水红桥,映衬绿柳,为画面增添许多春色。这景象,明丽可人。但是,联系上片“玉人肠绝”,便显然可见眼前景含无限情。作者借“桥”的意向,喻示桥头折柳送别,令人肠断,像汉人送远行者至灞桥伤别一样。故“赤栏桥”一经温词采用,便顿现光彩,使得后世亦常用以描写离别情境。而“一渠春水”的意向,既比拟愁如春水,也象征别易会难、别情无奈,“恰似一江春水流”,空留感伤

  这首《杨柳枝》在艺术上很有可取之处。言简意深,咏物与写人和谐地结合,不露一丝痕迹,形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正是玉人肠绝处”,在写柳之可爱以后,结合写了古代的女性,既丰富了咏物的内容,又创造了不同的意境。作者客观地咏物写人,春风、春水、赤栏桥,却皆染上离人的意绪,读来令人感慨,读者从中自可领略所咏之物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这首词的咏物和表达情意,作者用了暗示、联想等手法来实现的。一、二、四句均在咏柳,描写柳,但并未点出柳字。而分别用了借代、比喻、典故等修辞方法暗示出来。这种手法既是造成这首词婉约含蓄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增加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几首《杨柳枝》词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杨柳,联系作者的生平,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中年进京应考时游览宜春苑时所作。每当春天之时,微风吹拂,犹如十三女儿的舞腰一般妩媚动人。温庭筠写下了八首《杨柳枝》,这首即是其中之一。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灯舫华星,崖山矴口,官军围处。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凡有栏干处,秋来遍往还。
就中惟此地,全得见西山。
雁落遥沙小,人登废垒闲。
因怜一州景,皆在夕阳间。

扁舟隐隐马骎骎,重到燕山感念深。水陆共时同偃薄,云途今日异升沉。

青山岂乏归耕路,白发难忘报国心。木落雁飞秋复尽,惘然怀抱寄幽吟。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瓯越江声动鼓鼙,霸图南北似鸡栖;谁为揖客称司马,独将游兵是水犀。

箸借自来非为汉,瑟操犹恐未工齐。十年种、蠡成何事,敢向人前说会稽!

郎如朱火妾青烟,一气氛氲出玉煎。沉脑成灰应不惜,祗图香在梦魂边。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日谪人间。为君五斗金茎露,醉杀江南千万山。

黔公坐镇封内清,黔公卧治封外平。碧鸡金马作门戟,复有滇池供洗兵。

黄牛平把宝刀换,春山来劝诸夷耕。诸夷爱戴非一日,子孙孙子知生成。

雕题花脚最难服,今日推公无孔明。忆昔先公遇高帝,鼾睡龙怀天不惊。

印如金斗酬百伐,带誓黄河申载盟。桓桓祖武看公绳,天南别隐一长城。

金汤虽固尚在法,恩信相孚何待征。古称仆射如弟兄,军中笑歌髀肉生。

国公自进玛瑙觥,醉后还赓出塞行。

石头敲火炙黄羊,边女低歌劝酪浆。醉杀留犁不知夜,鹞儿岭下月如霜。

甫里祠前春雨晴,阖庐浦口海潮生。白鸥聚处蒲芽短,惊起轻轻荡桨鸣。

沉沉雨过宫槐绿,寂寂春残辇路香。细想人间无此景,夜来魂梦到昭阳。

客行情最苦,草草共清尊。
万水千山路,今朝好出门。

华岳仙人地,函关柱史家。铜章分海国,驿路指天涯。

众望真如岁,官评匪种花。东南民力竭,抚字在桑麻。

素馨花发月如烟,一缕香云起暮田。长恨渡头东逝水,年年空送卖花船。

宣城花叠嶂,楼前族绮霞。
若非翠露陶潜柳,即是红藏小谢家。
相思不成寐,风露夜漫漫。
明月此时好,故人何处看。
客愁杯酒尽,秋影一灯残。
空羡楼前雁,欲飞无羽翰。
因参佛照师,问我本来面。
日日要下语,夜夜思量遍。
伎俩做得尽,恰好一年半。
至今三十年,又何曾梦见。
古寺崔嵬俯帝城,攀跻渐觉旅愁轻。
楼台寒入三山色,砧杵秋高万户声。
向夕张琴依竹坐,有时待月伴僧行。
从来禅室多心赏,几席无尘梦亦清。

一苇撇破桃花浪。垩将片板随船漾。击板船头鱼脑胀。

惊莫向。锦鳞跳趁渔家桨。

月落潮平初日上。呼儿晒网垂杨傍。网角丁东风铁响。

闲抚掌。人鱼悲喜身皆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