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句,点明咏柳本题。“宜春苑外”四字,点出杨柳所在之地。“最长条”三字,简约的勾勒柳枝的“长条”形状。柳,向以“垂柳”为美,冬去春来,发芽抽枝,很快长条拂地。因而咏柳的作品,总是渲染柳条的柔长。温词言柳,也先写其“长条”,既将柳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而着一“最”字,分明已将人的观感溶于其中。那么,词人不写其他花树,却独言柳,可能只是因为柳的“最长条”,或是另有别的什么原因。但仔细分析即可知,细长柔软的柳条,最能勾起人的离情别绪。柳条随风摇摆,与人难舍又难分,好像还有许多惜别的话,没有说出来,饱含着激情。细细地柳丝,似人的情思。因此,描摹柳的“长条”,已暗示人的伤怀,以物喻人。紧接“闲袅”句,承首句,咏柳枝柔细而俏美的样子。美人舞腰纤软,用以媲美杨柳树枝在春风中舞动的轻柔美妙景象,十分生动可爱。“伴舞腰”,其一“伴”字,描摹柳条与春风结“伴”,即与春风共舞 ,拟人化手法更为浓重,甚得物之神韵。自然地引起下文“玉人”的感怀。
三、四句,借柳而赋离情。说“玉人”肠绝,表明她的悲伤;而用虚词“正是”蝉联,便与首句“最”字挽合,既有开合震荡的节奏感,更强化了此句与上两句之间的一意贯连,即标明,正是春风中摇动的柳条,牵惹起“玉人”的离情别绪。至此,感悟伤怀的题旨充分表露,唱叹之间,使物我无间。“一渠春水赤栏桥”,再以景结拍。此句,表面来看,正与首句景色相合:宜春苑外,碧水红桥,映衬绿柳,为画面增添许多春色。这景象,明丽可人。但是,联系上片“玉人肠绝”,便显然可见眼前景含无限情。作者借“桥”的意向,喻示桥头折柳送别,令人肠断,像汉人送远行者至灞桥伤别一样。故“赤栏桥”一经温词采用,便顿现光彩,使得后世亦常用以描写离别情境。而“一渠春水”的意向,既比拟愁如春水,也象征别易会难、别情无奈,“恰似一江春水流”,空留感伤。
这首《杨柳枝》在艺术上很有可取之处。言简意深,咏物与写人和谐地结合,不露一丝痕迹,形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正是玉人肠绝处”,在写柳之可爱以后,结合写了古代的女性,既丰富了咏物的内容,又创造了不同的意境。作者客观地咏物写人,春风、春水、赤栏桥,却皆染上离人的意绪,读来令人感慨,读者从中自可领略所咏之物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这首词的咏物和表达情意,作者用了暗示、联想等手法来实现的。一、二、四句均在咏柳,描写柳,但并未点出柳字。而分别用了借代、比喻、典故等修辞方法暗示出来。这种手法既是造成这首词婉约含蓄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增加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温庭筠的几首《杨柳枝》词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杨柳,联系作者的生平,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中年进京应考时游览宜春苑时所作。每当春天之时,微风吹拂,犹如十三女儿的舞腰一般妩媚动人。温庭筠写下了八首《杨柳枝》,这首即是其中之一。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边无风人自愁。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
人生一死亦难处,何不相从听媪语。公无渡河公自苦,人心险过山嵯峨,豺狼当路君奈何。
劝君收泪且勿歌,世间平地多风波。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
斧柯腹烂老龙死,碧瞳破地走龙子。神渊自楗北壁钥,壄石踊胜压珠市。
暗潮濥濥踰岭南,毕弗凸透五盖山。雷磞电磹蓄蟾鹆,白虎固抱黄睛耽。
呜?咽剪堕臧谷,夜半无人玉灵哭。冤精耿耿射城谯,摘岩冠拜郴州牧。
老夔昼鼾不及闻,尅遣持节即墨军。温肌腻乳晕光泽,狻猊胄软搀香云。
黯澹滩头凤皇鷇,是君席间同乡友。忍使怨觖作附庸,石即能言杜其口。
绿珠端捧当帘钩,红蕉气韵纤笋修。小湘山鬼碎黄褐,偷觑欲攫投大幽。
琦瑰乃挺荒遐地,壮夫空识数丁字。斩膘剥络始见材,瀵底深囚岂天意。
异时请看岩户集,郴人笑歌端人泣。不见宏农陶家儿,至今配食陈公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