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并无二致。
青山分付此桑麻,笑祗瓯窭欲满车。父子箕裘虽笔耒,茅茨鸡犬自农家。
古贤斯道频扛鼎,天饭烟楼但煮沙。几杖不知谁北面,得容痴遣问桃花。
我有江海思,倦为江海游。空山久高卧,焕耀疑丹丘。
清都道士家在尘垢外,家有云巢众峰会。白衣苍狗任往还,乃倚西晋仙人旧松桧。
方壶外史昔授李郭之丹青,拂袂便作江湖行。湘汉尽探山水秀,盈尺绘画历历窥蓬瀛。
停策琼林初话别,二十四岩纷巀嶭。驭风彭蠡驾飞蓬,云涛万倾浮空雪。
晓泛宫亭十里湖,夜醉浔阳万艘月。黄鹤矶头江渺茫,岳阳城东台阁张。
千波万波帆叶赤,十点九点山微苍。江陵墟景四邻集,赤壁扁舟涨流急。
云雨昏冥十二峰,洞庭梧暗湘妃泣。嵯峨阳台山,积雪天际白。
沧溟倒泻巫峡来,巴蜀层峰削秋色。篙师努缆攀洑流,星落苔矶乱川侧。
曹刘功异失吞吴,杨马才优漫词客。贤王藩屏近所都,殊恩尤眷山泽臞。
儒玄满坐剧谭笑,霞佩幅巾联曳裾。青羊琼馆深烟雾,露颗冰浆出宫树。
濯锦江边赤履飞,蛾眉月里瑶笙度。我祖灵蹈最汉中,曾驱魑魅昭神功。
青城化迹千万丈,几复梦游安尔从。归来且展图,为语川途兴。
一览何须汗漫游,应嗟海舶誇雄胜。人生去住俱浮云,净扫旧巢呼鹤群。
盈虚洞了人间世,天池一息南溟鹍。鍊真祇儗栖蓬阆,雾屩风飘随放旷。
脱屣宁怀闻达期,幽寻写向松萝障。
蒲帆六幅送斜阳。稻花香。夜苍凉。波上喧阗,箫鼓趁归航。
听得楼头呼白堕,山月吐,好飞觞。
元龙百尺任颓唐。面崇冈。瞰方塘。醉倚栏杆,何似倚沙棠。
对此茫茫愁并集,浑不寐,水天长。
鹭鹚飞到澹湖烟,吹袂荷风意洒然。退直原名小自在,翻经更印大乘禅。
三车解脱真无碍,初地登临已胜仙。留我惜无缸面酒,徒从文字证唐贤。
二分弓月三更梦。关山渺渺清愁重。何处最魂消。箫声廿四桥。
灵山侬旧隐。寂寞渔矶冷。一样听秋声。乡心画不成。
古人志不朽,到今朽者半。何况本无志,其朽宁须问。
少小尚奇伟,盛壮转庸漫。未夕求安寝,才晓思美膳。
不知竟百年,役此得毋倦。喧喧车马会,沸沸丝竹燕。
相看如聚沙,转眼已风散。问我何挟持,中夜常感叹。
早达输邓禹,固穷愧原宪。不朽藉文字,所托良有限。
若更逐靡靡,已矣何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