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天宝八年(749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 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通过这样的层层转接,对万里西行的铺叙、描写,最后终于写到了给李判官送行,“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这最后的送行绝没有悲切之语,而是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诗人也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这里无须再作赘语了。诗人此时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他万里西行之后,那久已蕴蓄于心的深切乡思,此时一经李判官返京的触发,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就趁痛饮酒酣之时,在军帐中作书,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写出,托李判官带回长安家中。“家书醉里题”,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一股豪气充满军帐,融注在全诗的字句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东野临流喜赋诗,一竿摇破碧云溪。汝非羸角休吾触,不是寻常丱角儿。
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
空担阁、无主野芳,满目愁怨。
嘐嘐妄意空千载,没没安能盖一乡。江东若问如卿比,车载还应更斗量。
上弦谡谡松风鸣,下弦汩汩乃作厓山之海声。当时一弹再鼓处,山石欲裂天为惊。
永嘉道出清原寺,雨黑镫昏不成睡。手挥行箧七条弦,诗写孤臣两行泪。
泣山鬼兮云沈沈,感君恩兮波深深。哀哉丞相琴,即是丞相心。
糁羹尚记板桥道,麦饭谁哭冬青林。景炎时事可知矣,空抱壮怀犹不已。
五坡岭,零丁洋,可怜道路摧肝肠。何如青原山中留宿夜,清商一曲龙吟长。
生在南天死北地,流落孤琴旧时字。故友惟留玉带生,西台已碎竹如意。
吁嗟乎,坏漆凄凉五百秋,茫茫谁刺海滨舟。高山流水臣心在,尚欲黄冠故国游。
樊口悬江迥,寒溪带谷斜。扪萝堪住杖,仄径不容车。
雪暗山阴舫,烟深处士家。枞篁含地籁,松桧阅年华。
南郭徐耽鹿,东门忆种瓜。地容湖海侧,春比武陵赊。
绮里能辞汉,玄真尽痼霞。知雄机已黜,守黑道无差。
嘲厌杨雄阁,舟联渔父叉。丹炉方授火,岁梦忽惊蛇。
逆旅难留客,盈虚总搏沙。人随玄鹤渺,山剩白云遮。
执卷仍垂涕,临风忽自嗟。我来寻古迹,日暮集昏鸦。
秦人一铩连鸡翼,六国萧条九州一。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砧礩。
诗书简册一炬空,欲与三五争相雄。阿房未了蜀山上,石梁拟驾沧溟东。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
岂知亡秦非外兵,宫中指鹿皆庸奴。骊原宿草犹未变,咸阳三月为丘墟。
黄沙白草弥秋塞,惟有坡陁故基在。短衣匹马独归时,千古兴亡成一慨。
开书染病寄简帖又无成,相思病今番甚。只为你倚门待月,侧耳听琴,便有那扁鹊来,委实难医恁。
止把酸醋当归浸,这方儿到处难寻。要知是知母未寝,红娘心沁,使君子难禁。
一官冒风尘,十载犯霜露。岂伊怀禄情,亦以娱亲故。
长涂忽榛棘,四海益氛雾。父母且不知,妻子岂得顾。
闽海非我乡,浙河幸余渡。谁知消息近,反使心魂惧。
桑梓半不存,骨肉定何处。掩骼古则然,脱骖今岂遇。
言归虽有期,悲情将焉诉。蓼虫昧葵堇,晨鸡识晦雨。
君自处平世,安知我心苦。
吟落秋窗烛灺红,想弹九辩入丝桐。荃衡岂不如葵菽,谁继豳风补楚风。
虞山笺杜诗,毕生萃心力。以视訔鹤辈,较然分黑白。
稼堂与义门,纠缪纷指摘。芟薙其榛芜,十犹八九得。
独解勃律章,乃援奘师说。衣毛讥鸟言,比类强区别。
书生守兔园,繁徵疑奥僻。龙门谤史心,狡狯故难测。
我因读此笺,重感世变亟。通市逾百年,蕃舶来如织。
邹衍所常谈,甘英未尽历。条支西海头,环峙皆勍敌。
连鸡斗爪觜,未易雌雄决。马主虽中微,宝乡益繁殖。
盛衰初无常,谁能外夷狄。震旦号昭明,文物迥非昔。
仁义苟不存,政恐难立国。即叙徵夏书,大言得无怍。
牧翁岂及料,澜翻恣笔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