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
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昨日山中捎信给我,眼下已到耕种时节。
信中怪我还山太迟,山中放友情深意切。
如今独向潭上饮酒,再无兄弟林下相约。
东溪之上想你之时,只能对着鸽鹤闯卧。
注释
高冠潭:在终南山高冠谷内,为岑参隐居之处。舍弟,本家弟。舍,对自己卑幼亲届的谦称。
只今:如今。
遥传:从远处传来。杜陵叟(sǒu):这里指与军参一同隐居的人。杜陵,在长安东南,秦时置杜县,汉宣布陵墓在此地,故称。
怪:责怪,埋怨。
期:约会
东溪:指南冠谷中的溪水,代指诗隐居之处。汝:这里指诗人的弟弟。
鸬鹚(lúcí):鱼鹰,渔人用以捕鱼的鸟。

赏析

  全诗八句可分为两层,都围绕“还”字来写。前四句写还山的原因,后四句设想还山后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说山中带出信来,告诉诗人眼下已是耕种时节。“昨日”,不一定是确指,也可能是前些日子。不说故友捎信而说“山有信”,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同时引出下文“还山”。隐居山中,时而读书,时而就种,魏晋以来一些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们常常以这种方式生活,故信中以“耕种时”相告,催还之意自在其中。次两句紧承前两句,直接点出催还之意。“怪我还山迟”,乃是山中故友即“杜陵叟”“遥传”来的意思,用“遥传”,用“怪”,可见山中故友盼归之切,也看出诗人与他的情谊,故而不可不还。以上四句叙述,说自己当从速还山。

  以下四句写还山后的情景,为诗人的设想。“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潭上“林下”为高冠潭口的环境,“酌”和“期”为隐居之地的生活内容,说“独”,说“无”,可见诗人别弟还山后的孤独,其中透露出兄弟之间的深情。这两句虽是对别后情景的设想,但诗人也许在以往的山间生活中对此早有体验,因而不忍便与兄弟分别,“还山迟”的原因也许主要在于此。诗的最后两句仍设想还山后思念弟弟时的情景。“忆汝处”的“处”字,有彼时彼地之意。当诗人还山后想起弟弟的时候,既不能与弟弟同去潭边饮酒,又不能与弟弟携手林下同游,只能“闲卧对鸬鹚”,难以排遣的思念,难以割舍的留恋即在这一生活细节中含蓄地表现出来,不忍分别之情也就在其中了。也有人以为这后四句是转述杜陵叟的话,说杜陵里独处山间,如何思念诗人,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此篇便主要是写“杜陵叟”,似与别弟的意义不合。

  这首诗写得极为平淡自然,很适于表达山问闲居情趣。而平淡自然中义含不尽之情。诗的前半写不得不归,后半写不忍便归,把故友之情、兄弟之情都表现得很含蓄,很真切。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744),岑参应试及第,授官为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曾作《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以记其事。在这以前,诗人曾隐居终南山的高冠潭,时于长安与山间往还。这也是当时一些隐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即为诗人自长安还终南山隐居之处,告别自己弟弟时所作。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江南好,翠翰木兰舟。穿袖衩衣持楫女,短箫急鼓采菱讴。

逆桨打潮头。

北来风物感重游,又上孤城百尺楼。白骨川原遗旧恨,荒田禾黍动新愁。

华夷地仰威名重,台省官兼位望优。从此黄河南下路,不教胡马饮长流。

牵衣念汝拜频频,骨肉分飞泪满巾。
家值萍飘须长子,时当板荡要忠臣。
驶波欲逗南归客,寒雁犹怜北去人。
不似大苏迁谪日,斜川尚得侍昏晨。

忆昔曾游海上山,夏云冬雪满征鞍。如今嬴得身无事,一榻清风白昼閒。

轻寒微霭养花天,十里桃堤似锦缠。花事未阑君且住,酒船今在六桥边。

禀性清闲归寂寂。占得风程,云水长游历。搜出明珠频洗涤。更将霞彩重开剔。搜坐搜行还在觌。静里亲知,有个相寻觅。每每遭逢金露滴。

同入宫来几许人,因何遣妾护长门。云鬟半脱香腮瘦,却爱菱花镜子昏。

别去经春夏,偶然过我门;望中生急步,立久转悲喧。

不怨贫相失,长怀旧有恩;人情多愧尔,惆怅更何言!

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
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賝弄栋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咄咄肩舆小北城,雨馀山色眼俱明。山眉似为先生展,故遣寒花一路迎。

上人醉卧樱桃发,客至不知山日斜。粲然五□庭下雪,开作小白岩前花。

仙女吹笙□□密,背痒欲倩麻姑爬。□□□□□□□,□□□□□□□。

白虎前芳掩,金华旧事轻。天心非不寤,垂意在苍生。

晚泊豁吟绪,行行步渚沙。
雨添新柳耳,水减嫩蒲芽。
乌鬼来渔艇,青蚨付酒家。
微风吹短褐,倚杖数归鸦。
下阶欲别离,相对映兰丛。
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
高堂秋静日,罗衣飘暮风。
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
下田怜沮泽,环堤圪成雉。
尧汤水旱时,蓄洩得专利。
泥资数斗沃,堨谢千金贵。
何物代天工,嘉此老农智。
春风送客渭城西,折柳亭前落日低。
骢马渐随尘影没,黄鹂飞上戍楼啼。

季琯灰融,盛寒里、梅香乍放。元道是酿成和气,间生名将。

马革裹尸男子志,虎头食肉通侯相。更胸中、十万拥奇兵,人皆仰。

腰金印,垂玉帐。忠胆锐,雄心壮。倚辕门几望,北州驰想。

且倒长江为寿酒,却翻银浦千寻浪。算时来、一笑洗胡尘,迎天仗。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