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一洲桦太半狉榛,瓯脱中居两国邻。罗刹黑风忽吹去,北门管钥付何人?
嘉鱼诗罢客筵开,多事诗人独未来。忆钓每看江雪画,闻歌如隔海云堆。
釜中旧业空愁屡,濠上高谈亦近嵬。愧有恶词兼误笔,一时丛杂待君裁。
为爱周园好竹枝,莫因风雨恨低垂。岁寒但保冰霜操,会有凌霄拂汉时。
锦瑟华年瞥眼过,小姑独处悔蹉跎。回思旧梦迷离甚,怕见生人掩敛多。
云雨无因旧楚峡,风波终夕起银河。玉琴奏罢西轩月,谁听刘娘宛转歌。
世路正如棘,吾生犹系匏。诗人歌蟋蟀,军士叹蟏蛸。
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山林徒在眼,难觅一枝巢。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疾风寒雨过清明。迁客若为情。哀时再写江南赋,怕文章、老更无成。
柳线牵愁曼舞,桐花破冻狂生。
欲携柑酒听黄莺。烟雾锁空庭。何当尽卷顽云去,咄嗟间、野净天晴。
遮莫燥红飞散,依然湿翠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