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感到更加孤单,无所依靠,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
当时,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此人心惶惶之际,久居塞外的诗人自然黯然神伤,更兼送友东归,孑然自处,因此说“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诗人供职封常清幕府颇见任用,可是如今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削去官职,诗人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故曰“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觉得无所依傍,孤单伶仃。“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意即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愁郁之情无可排遣。“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是诗人强自安慰之语,实则是心伤故人远去后,自己将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将更加浓烈。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满目凄然。
凤兮凤兮鸣噰噰,雄将飞兮雌将从。天寒惨惨多悲风,双翮欲举心所同。
山石可凿金可镕,妾心皎皎如日中。
待制瑚琏器,矫矫词场杰。沉酣帝子编,跌宕秦淮雪。
剖竹载专城,横簪就朝列。惜哉时坎坷,斐忠徒自竭。
伤心何事损铅华,玉露无声玉箸斜。獭髓凝膏痛如意,胡沙吹面泣琵琶。
愁淹锦字和衣揾,怕界妚妆倩酒遮。翻忆昨宵残烛暗,一帘春雨湿梨花。
咫尺栖身地,宽如选佛场。须知九千界,元不离禅床。
岧峣九天门,玉署青琐闼。老我烟霞心,参商坐寥阔。
十年望春云,不忍镊白发。鸿雁还塞来,频频附书札。
江湖秋水浅,舟楫苦不达。不知南山阳,梅花为谁发?
黄花的皪。更着意、妆秋色。三神山外,九仙峰顶,辉腾奎壁。
聚远楼高,人在青云千尺。
轻车屴崱。度窈窕、穿丹壁。翠橙香沁,玉醪春艳,笑摩铜狄。
数点梅花,已报调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