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昨雨南郊田,收割颇见丰。寻常得此年,差可剂地穷。
迩来困夷役,三年不亲农。积箧可孥衣,多为易米空。
托土望太平,未敢起邪衷。谁谓天难澄,命将缄辱终。
更事有端始,塞甚理宜通。愿尔千仓箱,常此占芃芃。
三月春才过,君当始到官。朱袍烂红日,白发未盈冠。
喜静心长在,耽诗性最欢。应从下车始,便起作题端。
高人好幽栖,志不在华毂。啸歌撷兰轩,俯仰无不足。
湖之水兮湘之山,怅余昔游始东还。澧有兰兮沅有芷,言撷秋芳渡江水。
苍梧黯惨浮云重,帝子遗庙丹青空。长洲极浦落日外,坐见千里生蒿蓬。
灵氛掩泪歌九歌,夫君不来愁奈何。薋菉充帱艾盈佩,玉玦捐弃江之沱。
江沱隔绝秋风早,绿叶青青紫茎好。露华香扑芙蓉裳,佩服从君可终老。
我有猗兰操,尘土混浊久不闻。为君弹一曲,要使六合扬清芬。
扬清芬,觐九嶷,舞干羽,三苗来。洞庭无波春草香,却棹木兰游三湘,毋使下女徒悲伤。
千里旌旗接轴轳,王师日久费供需。秪知天下金如土,岂谓人间米似珠。
此日论功犹受赏,何人报主肯忘躯。讵无执法如公者,能上封章亦丈夫。
绿阴深处。指流水孤村,抱琴微步。古木吹香,丛篁滴翠,掩映短篱蔬圃。
谁识此中真意,应有沙边鸥鹭。款蓬户。正注书初倦,石栏亭午。
挥麈。忘清暑。击剑高歌,狂态还如故。栗里苔荒,竹溪烟冷,为问白云谁侣。
休负五湖秋事,归兴一竿风露。君听取。渐棹歌声起,月明前渡。
圣人教无类,仆隶犹子弟。况尔秉性良,识字念恩礼。
薪涿重趼为,溷湢昏暮理。暇屏几牖前,窥书色私喜。
勚此穷山中,寒镫同茹荠。嗟吾故腐儒,力薄人无倚。
柴桑给子力,情挚词亦悱。少陵课其奴,伐木歌恺悌。
何德酬尔勤,相视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