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词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迟早会再次相逢。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赏析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辞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自然是“能不忆江南!”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春色的客观的把握,总体的描绘,来表明“江南好”,那么第二、三首便是通过突出描绘苏、杭这两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了。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最后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

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以推断出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赏析二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醉击玉壶缺,恨写绿琴哀。悠悠往事谁问,离思渺难裁。绿野堂前桃李,燕子楼中歌吹,那忍首重回。唯有旧时月,远远逐人来。
小庭空,清夜永,独徘徊。伴人幽怨,一枝潇洒陇头梅。肠断云帆西去,目送烟波东注,千里接长淮。为我将双泪,好过楚王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豫盗蜀盗次第平,辕门大旗马一鸣,诸将股栗以膝行。

误谓虎仙利可啖,贻二千币银酒枪。满速儿翻哈密城,尚书齮龁挟隙生。

构之内竖竖不信,置酒交情使窃听。醉骂叱咤声洪钟,屏间隐蔽颊发红。

并力怂恿落其职,群盗闻之动颜色。山河誓券不旌功,一死英雄魂报国。

茕茕二妾守空庐,天寒日暮无衣食。

徐卿起毗陵,卓卓才行良。遭时长郎署,特达清誉彰。

圣朝重守边,简贤赞军政。爰陟少司马,肃肃将帝命。

甘州国西鄙,密比戎狄疆。宛宛筹画运,煜煜威武扬。

扫荡边尘净,旋归觐丹闱。天颜为悦霁,褒赉隆光辉。

当宁所孜孜,养民为首事。龙虎壮南都,遂进司徒贰。

维时五月中,暑雨亘昏晨。草草戒行李,匆匆发河津。

河水方茫洋,舟行疾于羽。溯济乱淮流,超然越江浦。

念昔西行日,醉折杨柳枝。如何复斯别,托意淇上猗。

兹植殊凡植,贞操挺桓桓。耻效艳丽姿,傲兀冰霜寒。

元老东莱公,勋庸五朝旧。我别才四旬,旷若三春久。

卿行烦致声,善保金玉躬。上以翼圣明,下以宁瘝痌。

交游海里。眼看联翩鸿雁起。病骨西风。一夜霜摧镜面蓉。

百身何赎。累我阿连三日哭。池草春枯。泪尽西堂梦也无。

细叶枝枝翠,娇英朵朵红。爱看房有实,不信色为空。

迎夏葵争发,倾阳意略同。因之思汉武,花满近郊浓。

三更哩出舍郎。最相当。神丹就,养儿娘。一对阴阳真个好,坐车厢。金牛子,载搬忙。
荡舟横塘去,塘上野鸳鸯。
鸳鸯忽飞去,相见双女郎。
齐唱雉城曲,共制芙蓉裳。
手洗藕花露,劝君荷叶囊。
何以报永好,解佩双明珰。
妾住雉城里,不是雉城倡。
蓬莱方丈可梯航,勾漏丹砂近寄将。
昨铸银山高几许,试持玉尺殿中量。

轻舟发衡邑,风日不相左。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

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

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

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

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朱张继文会,瞻望跂无奈。

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

丈夫宁不然,谁能拔寒饿。自抚事畜身,长愁贫鬼贺。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藉骋半日乐,思复一饷坐。

山灵逼客行,岸阴结难破。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宵征蓐食戒归轩,黄发青衿夹毂奔。往日尘埋徐孺榻,行时客满翟公门。

谁云贵贱交情见,自觉浑庞直道存。疏薄曾无分寸补,真惭双碣列江源。

阿母蟠桃花又红,七香车下五云中。群仙奏罢霓裳曲,春满瑶台第一宫。

柰榆株栎枫樗村,古台半隐溪林根。短桥细路入幽径,断无人屋谁乡枌。

远山微云出木杪,白沙丹叶随洲痕。岸莎时方蘸净潦,天霜气欲浮黄昏。

一舟横冲破秋色,中有坐止知奚云。应言去早失归晚,夕阳下掷潜无曛。

巾衣各振离舸散,到家定未关柴门。吴越小景重摸索,江湘雅致费讨论。

岂无片壑可与共,渔樵逸乐同鸡豚。彼翁欣还倚杖屦,谁能无酒妻儿温。

我生只为书儋误,披卷坐对真消魂。黄金郿坞不若此,浣花书屋翻能存。

还君图卷百感叹,武陵溪上难寻源。不能忘者旧山麓,春日起处思闻猿。

玉颜已破晚秋葩,不费千金亦可夸。
幽径主人偏爱惜,且赢耳畔弗喧哗。

几年讲席坐氤氲,别后凫飞望楚云。尺素长衔双鲤至,报琼空隔一鸿闻。

洞庭秋月湖光皛,湘浦春丝帝泽薰。遥忆风流何所似,徵书早晚入鹓群。

飞楼新搆绝纤埃,极目风烟万里开。芳树摇青分影至,远峰浮翠逼衣来。

六朝文物还今古,千载山河入酒杯。閒倚危楼娱昼永,檐花散落点苍苔。

后园凿沼爱涟漪,日日行园人不知。
浴鸟参差云宿处,戏鱼来往芰摇时。
晚依岩岫分寒翠,秋入芙蓉映倒枝。
最是一泓清兴足,五湖情事寄临池。

兴济闸头闻水鸣,鸣如殷殷轰雷声。大河之势赖此泄,飘沙卷沫东南行。

大鱼小鱼随巨浪,赤鲤腾出何倔强。逆流泼剌石齿间,力抵龙门欲西上。

渔人两岸竞呼呶,人势人声争相高。施罛濊濊更手捕,吁嗟尔鱼何由逃。

萋萋三春草,极目生烟雾。既感妾衷肠,莫断王孙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