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帝家好赐矞云龙,祇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我昔曾游飞来峰,白猿昼挂峰上松。晔然灵光如彩虹,钟磬自响金仙宫。
宦游漂泊西复东,虽欲再到无由从。帝居钧天陋瀛蓬,螭坳载笔侍重瞳。
逆鳞聊试摩神龙,谪堕剑浦山重重。征鞍来此寻旧踪,恍如梦落烟霞中。
朱楼宝殿飞玲珑,寒泉幽石欣相逢。门前池馆虚含风,一洗尘虑清心胸。
明朝南去随征鸿,惆怅胜游回首空。
晨夕习幽栖,首夏变云物。幽栖历见闻,云物有伸屈。
芳草尚春馀,光烟遗髣髴。移榻就前窗,预待凉薰欻。
愉悦通昔怀,世心难相怫。高卧见羲皇,曲肱睨簪绂。
兴言千载人,一室何沕沕。圣逸虽不同,所乐同披拂。
庶几斯乐存,时开终古郁。
绿烟初散锦霞空,绰约仙人半醉中。莫怪海棠颜色丽,等閒红紫尽春风。
偶然携酒作郊几,才出尘中眼校明。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
初凉道上几人影,斜日村中打麦声。一片渴心何处写,辘轳金井上银瓶。
花雨消尘草色新,金川门外是通津。江云片片低连水,樯燕飞飞近掠人。
画烛牙筹官舍夕,绿蒲翠柳郡城春。悬知公退多幽赏,淮水淮山赋咏频。
绿荷衣尽欲经秋,露坠莲房玉井头。日暖施肥香落砌,风清干直影当楼。
六郎在昔称浓艳,九子于今入品流。最喜绿阴馀一日,金风梧叶莫飘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