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牡丹花二首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剩下两枝残花了。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寂寞凄凉的处境。
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注释
惆怅:伤感,愁闷,失意。阶:台阶。
残:凋谢。
明朝:明天。
衰:枯萎,凋谢。红:指牡丹花。把火:手持火把。
窦给事,即窦易直,在元和八年由御史中丞改任给事中。他家住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的新昌坊。
萎红:枯萎的花。
离披:纷纷下落貌。破艳:谓残花。
晴明:一作“晴天”。
飘零:凋谢;凋零。

赏析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这组诗第一首却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气跌宕回环,语意层层深入。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立即将读者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晚来唯有两枝残。”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读者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有”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这两句自然朴质,不加雕饰,仅用跌宕起伏的语气造成一种写意的效果,通过惜花的心理描绘表现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情笃而意深。

  既然满院牡丹只有两枝残败,似乎不必如此惆怅,然而一叶知秋,何况那还是两枝。诗人从两枝残花看到了春将归去的消息,他的担心并非多余。“明朝风起应吹尽”,语气又是一转,从想象中进一步写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许未必起风,“应”字也说明这只是诗人的忧虑。但天有不测风云,已经开到极盛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一旦风起,“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那种凄凉冷落实在使诗人情不能堪。但是诗人纵有万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归去的脚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来的风雨。古人说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那么,趁着花儿尚未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也等于延长了花儿的生命。何况在摇曳的火光映照下,将要衰谢的牡丹越发红得浓艳迷人,那种美丽而令人伤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领略不到的风味。全篇诗意几经转折,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经抒发得淋漓尽致,至于花残之后诗人的心情又会如何,读者也就不难体味了。

  第二首诗自注说是写在“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两首诗的题材完全一样的,都是“惜”牡丹花,但是切入的角度却又有所不同,前一首“晚来唯有两枝残”,是硕果尚存,而这一首却已是败蕊残花,一片狼藉,看上去简直有点惨不忍睹了。诗是这样开头的:“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当牡丹盛开之时,当然不会被冷落,可是一旦花期过后,真的到了花萼低垂、冷雨萧瑟、花瓣飘落、随风飞散之际,就不会有人前来赞赏她曾有的富贵妩媚,或者关注她如今的凄凉处境。白居易用两个字“寂寞”,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这其间的不幸。前一首以“惆怅”领起,说的是白居易惜花的无奈感受,这一首用“寂寞”开篇,点出了落花的冷落处境。这是一种真正护花使者才会有的境界,而绝不是那些附庸风雅、追随时髦者所能想象和体会的。咏物诗写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是在借咏物而言志了,也许世界上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锦上添花的善行,可是真正需要的却往往是无人喝采的雪中送炭呀。

  接下来的两句诗,“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用的是一种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表现手法,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先说哪怕在是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开败的牡丹随风飘落也会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进而强调眼前所见,当初在枝头上或含苞待放,或笑靥迎人的花瓣已经不但开败,“何况”又纷纷“飘零”在风雨过后的“泥土中”,那种惨状,那份凄凉,只要是有一分爱花的心思,哪怕是石头人见了也要落泪了,更不要说白居易面对此景又该做何感想了,这实在是他无从表达也不忍明说的。诗歌也就在这种让人不忍卒读的情绪中,黯然而止了。

  白居易此组诗一出,引起后人争相模仿,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残花萎红中寄托人去筵空的伤感,比白居易的诗写得更加秾丽含蓄,情调也更凄艳迷惘。而在豁达开朗的苏轼笔下,与高烛相对的花儿则像浓妆艳抹的美女一样娇懒动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惜花的惆怅已经消融在诗人优雅风趣的情致之中。这两首诗历来更为人们所称道,但后人艺术上的成功是由于撷取了前人构思的精英,因此,当读者陶醉在李商隐、苏轼所创造的优美意境之中的时候,也不应当忘记白居易以烛光照亮了后人思路的功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识公政事在恺悌,接物情文惟到诚。
天台两岁士民说,要雨雨来晴便晴。

跨缘今似孤云薄,随身翩翩惟一鹤。缟衣赴节舞松风,好伴先生卧林壑。

英英太极翁,器明吴楚甲。
驰辂使沙漠,杖钺帅巴峡。
南瞻岭表缩,东睨溟涨狭。
林居念环辙,简脱卑藏筴。
夫君玉树彦,同祖宝剑匣。
六籍既淹通,异闻更博洽。
姬公卜宅洛,成后鼎定郏。
理也匪荒唐,古甿遗检柙。
支分景纯书,嫡出杨氏法。
苍苍郁孤台,仙枝竹林插。
芳春适游衍,千金日娱狎。
厚坤行万龙,立特飞次夹。
幽幽何绵绵,意脉能擢掐。
神文遂尔授,玄镐了然胠。
俗师守橐囊,群喙闹凫鸭。
青霄孤鹤唳,未吐气先压。
蹇予少狂走,黄尘满乌帢。
山川子长笔,天地伯伦锸。
某丘可以老,白石盟愿歃。
祝君昌兹术,四海救贫乏。

樛木不下垂,甘匏安所依。嗟君富无骄,乃与黔娄期。

黄流在玉瓒,大德在蒲衣。佻佻彼公子,安知天爵为。

今时方丧乱,群盗争雄雌。授子以丹书,揣摩为帝师。

神龙尚可醯,骏马亦可羁。至人与天游,虚无谁能知。

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九疑不见苍梧远,怜取湘江一片愁。

此花未开时,美子藏深闺。
香心若无有,深浅何由知。
前日花忽开,美人放出深闺来。
春风尽日不相管,莺是郎兮蝶是媒。
谁将金钱掷西子,笑中不掩胭脂腮。
君王亲执紫我盏,太真又醉白瑶台。
此花万态不可说,莫教容易为尘埃。
我心虽然淡如水,为花一醉何辞哉。

春光又到也,全不惜、霜鬓不禁愁。问归飞双雁,江南塞北,冰融风软,何处堪留?

莫轻弃、鱼波翻縠皱,鹭影挂银钩。但爱风高,黄沙眯目,为贪月冷,白草含秋。

垂杨摇荡处,绾不住、绿水去悠悠。饶有荇牵翠带,难系浮沤。

看彻踏青,眉皆黛蹙,相逢折柳,泪总珠偷。叹千金春价,一刻难酬。

离愁一点浓如黛,强把金篦扫不开。新月几番呈巧样,薄情夫婿未归来。

不到潇湘地,人间未觉秋。帆随衡岳转,天入洞庭浮。

雁影白蘋渚,笛声黄叶楼。何当招屈贾,一为伴牢愁。

借屋藏书避世喧,地偏尘远水云繁。篱前沙渚群鸥卧,村外人家万蚁屯。

春送兰香浮绮席,月移梅影度柴门。杖藜惯识湖东路,今雨还寻孺子论。

前昨回私第,旋闻寝疾终。四邻方响绝,二月牡丹空。
冢已迁名境,碑仍待至公。只应遗爱理,长在楚南风。

十八事舅姑,机杼任蓬首。照面不照心,照心妾不丑。

舣棹青山下,来寻蓟子家。
人鱼皆静乐,水木亦清华。
松老欲成盖,菊寒殊未花。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去年江水涨,田舍尽漂没。民生各相弃,城市半空闭。

食草不留根,掘山类成穴。露宿迫穷冬,北风冻肤裂。

严寒搏饥火,冰炭内潜结。盛暑万窍开,雾湿上蒸热。

淫雨包积阴,骄阳固不泄。是时沴气作,摩空互倾轧。

或香如爨饭,或腥如喋血。所入至微密,所触即危隉。

累累行国中,人鬼倏存殁。平生金玉身,一病等蠓蠛。

自非遘天灾,生命未应绝。始知泉下人,百年多枉折。

展转逮深秋,馀厉犹未歇。野哭反无声,不死亦残苶。

哀哉此土民,际兹厄运烈。世世遰生成,一旦忽灰灭。

焉知造物心,反正有肃杀。高歌续《天问》,叹息达明发。

使者旌麾开书阴,幽亭万个竹竿深。
月乘佛界万清影,风入僧垣作好音。
活国五年持节手,补天三尺转圜心。
召还有命方乘传,莫遣幽人气象侵。
雪坡仙去又山居,凋谢堪为世道悲。
师鲁仅存遗集在,乐天无限故人思。
追怀把酒论文日,忍读停云对雨诗。
千里有书报埋玉,衔哀莫写泪交颐。
夫子曰道,惟帝之蹈。
臣何容力,亦聿既耄。
天子曰吁。鸿飞冥冥,
罔终弃予。

一室大如斗,床留三尺琴。苍松存古操,灵籁发遗音。

鹤语惊秋冷,乌啼觉夜深。惟应贞白叟,会取伯牙心。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