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和河伯畅游在黄河之上,大风吹过河面上扬起层层波浪。

随你乘着荷叶作盖的水车,以双龙为驾螭龙套在两旁。

登上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向四处眺望,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

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归去,惟河水尽处令我寤寐怀想。

鱼鳞盖屋顶堂上画着蛟龙,紫贝砌城阙朱红涂满室宫。

河伯你为什么住在这水中?乘着大白鼋鲤鱼追随身旁,

随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缓缓地向东流淌。

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来迎接我河伯,为我护驾的鱼儿排列成行。

注释

女(rǔ):汝,你。

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

冲风:隧风,大风。

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骖螭(cān chī):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昆仑: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极浦:水边尽头。

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灵:神灵,这里指河伯。

鼋(yuán):大鳖。逐:追随,跟从。

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渚(zhǔ):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

流澌(sī):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

美人:指河伯。

南浦:向阳的岸边。

邻邻:一本作“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

媵(yìng):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

赏析

  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以主祀黄河河神为题,假借一次九河的神游之旅,象征表现出深深的故国之思最终战胜“远逝以自疏”的去国之念的矛盾心态,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全诗景物美丽神奇,情感激昂奋发。

  这首诗开篇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河神遨游黄河,驾着水车,车顶覆盖着荷叶。驾车的是神异的飞龙,两龙为驾,螭龙为骖,是何等威赫。

  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还忘了归去。昆仑虽是作者的故乡(帝高阳的发祥地),但他所怀念的家却是在遥远的河上。屈原有认宗亲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贯穿着他对楚国楚君和楚国人民的精诚之爱。他愁思未解时,往往想到故乡(昆仑)。河伯看到故乡后就很悲伤,悲伤之后还是得回到家里(对屈原来说就是郢都)。这种情愫既在《离骚》《远游》等篇中都有明显的流露,那么在此诗中应是又一次表现。

  而河伯的家是锦鳞披盖的华屋,是雕绘蛟龙的大堂,紫贝堆砌的城阙,朱红涂饰的宫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极自然的。居所如此的华美,但是还要发问。对其发问的原因,过去一些解说有点勉强,联系上文,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但内心的矛盾对于有着博大胸怀的河伯来说毕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来仍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神人驾龙车,鲤鱼在旁边游动的画面),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缓缓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当河伯想要继续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送他(“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河伯巡视于黄河下游,那波涛滚滚而来,热烈地欢迎河伯的莅临,那成群结队排列成行的鱼儿伴随着河伯,为他护驾。这里的人物关系转换很明确,主祭者告别后,波涛欢迎、鱼儿随从的对象只是河伯。末一个“予”字,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暗示了楚国人民对作者的感情。

创作背景

  《九歌·河伯》是祭祀河伯的歌辞。河伯即黄河之神,河神是尊贵的地祗,商周以来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而楚国虽一向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国境内的江汉等河。《左传·哀公六年》曾记载这么一件事:“(楚)昭王有疾,卜日:‘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可知春秋时代楚昭王因为黄河不在楚国地望之内,所以不肯祭河伯。而据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的考证,战国时楚国的势力范围已达到黄河流域的南侧,故陈子展以为这时“楚国王室祭祀河伯,已经不算违犯‘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什么大道理,也就是不违犯他们的先代昭王的遗教了。”(《楚辞直解》)不过,也有学者如姜亮夫认为《庄子·秋水》以及《外篇》诸篇皆言河伯事,“则南楚传河伯之事最丰盛,不得以不祀河为说”(《屈原赋校注》)。总之,不论楚祀河伯起于何时,在屈原的时代,确有此事,当可无疑。

  今人多以为《九歌》各篇中表现人神恋爱的内容颇多。据考此篇可能是记叙河伯与洛水女神前期相恋之事。一是因为洛水在黄河之南,不是远离楚国的其它水系;二是因为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宓妃性情放荡,曾与后羿相恋,故有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河伯上告于天帝请诛后羿之事。郭沫若认为此篇的内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屈原赋今译》),河洛之神相爱虽有来历,但《九歌》的主旨是祭神,是在歌颂天神地祗人鬼,河神是黄河的代表,那么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自然可以表现其伟大。况且,诗的文本中又没有“隐思君兮啡侧”(《九歌·湘君》)、“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之类明白显示相思的言辞可作直接的证据,因此,此诗不妨理解为主祭者随着河神对黄河所做的一番巡礼。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轰如鞭石矻且摇,
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得性方逍遥,
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
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翌日风回沴气消,
归涛纳纳景昭昭。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
已报东吴政,初捐左契归。天应酬苦节,人不犯寒威。
江上思重借,朝端望载饥。紫泥封夜诏,金殿赐春衣。
对酒情何远,裁诗思极微。待升熔造日,江海问渔扉。
芳草温阳客,归心浙水西。临风青桂楫,几日白蘋溪。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见君为邵郡侯。
可是朝廷怜远俗,独于湖广用名流。
南轩学待真傅绎,槃涧家须旧业修。
瓜戌少赊元不恶,自因二事合归休。
一蛰了千悮,心安境自宽。
轩昂就收敛,自在觅艰难。
龙怕乌台勘,人疑蕙帐寒。
欲知舒卷意,编简静中看。

鍊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

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古人坐在席。问我草堂有卧云,知我山储无儋石。

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作客东门归,舍中稚子牵衣嬉,行行去去绕膝不相离。

阿耶抱儿儿不愿,啖果与饵儿暂嬉。母傍耶开侧扉去,舍中稚子呱呱啼。

啼出大门,啼入室帏。四望弗见,伏泣不能止。一日不归,三日儿病五日死。

儿欲耶抱耶怒起,耶欲抱儿儿死矣。人生亦徒自,苦恶用尔尔。

乱日荒郊漠漠,白骨一何离离。不知吾儿何处悲且啼。

节比岩岩志比坚,冠裳下拜也堪怜。此意世人谁解识,至今空羡米家颠。

密树阴阴小石台,雨余更绿几痕苔。
蜗牛上到葵花顶,日出如何下得来。

天外帆,何翩翩,海鸥沙鹄同流连。晴空弄影水花乱,阴昼缚风地轴旋。

蜀缆吴樯几千里,上濑鸣滩自邻比。官网横被垂天云,私艇斜行贫市第。

官网私艇日来往,为问南风今几两?得时真不羡鸿毛,失势终需赖橹桨。

芦台小邑障江侧,作馆临江阚江色。月华渐上箫鼓停,帆集西皋森列戟。

我来待月升其堂,千旌宛在堂东墙。侵晓悠悠自来去,画图何减悬潇湘。

画图可羡亦可叹,世事人情几更换。岸头历历百丈夫,终岁无衣月无粲。

已牵军器重如山,更放冰鲜疾似弹。庙堂尽是舟楫才,谁向江干念荒旱?

郁郁山头翠色攒,就中高格出林端。霜凌劲节难摧抑,石缠危根任屈盘。

古鬣自随仙日老,孤风不入俗人看。时来匠者须回顾,且禀幽姿待岁寒。

卧病兼旬人事稀,草堂秋树挂晴晖。邻鸡乍警饥狐出,林鸟无声独鹤归。

风里抛书因力倦,云中餐石与心违。晚吟尤爱松溪静,浅水菰蒋映钓矶。

纵酒观群惠,倏忽四落周。不觉所以然,实非有待游。

相遇皆欢乐,不遇亦不忧。纵影玄空中,两会自然畴。

东南季子,上国贾生。会稽竹箭,峄阳孤茎。物产因地,品赋斯征。

孰若兼美,羽仪上京。

上京羽仪,十纪鸿渐。竹待羽栝,木资刳剡。皎皎素丝,涅而不染。

晨鸡靡暄,径寸谁掩。

豫樟之生,谁能先识。山衡野虞,偶知所植。百尺无枝,何枉斯直。

青冥耸翰,丹屑拂翼。

尔日闻声,余称倾盖。事以年殊,理因义会。我好春兰,子欢秋艾。

兰艾既辩,春秋交害。

在昔壮年,尝怪长老。殷勤好少,忘年爱宝。于今念兹,苟求怀抱。

绮繻素褐,何伤交道。

前有元干,置左置右。后有弘度,流分四部。爰在伊人,蔚为举首。

余掌司直,有谬兰莠。

余既迟暮,伤兹岁聿。迫以贱事,且婴老疾。子有俦年,方赊来日。

虽无事焉,宁忘蓬筚。

寤言安适,怀人在斯。九重窈窕,长安莫窥。既迅千里,玉策金羁。

且息望美,自事衰疲。

绕屋艺桑柘,何年此卜居。
山斋客到后,村杵饭香初。
已是相过数,犹言宴会疏。
坐看新月上,黄叶散寒墟。
碧云千里暮,红叶十分秋。
听钟到灵观,仙子喜相寻。茅洞几千载,水声寒至今。
读碑丹井上,坐石涧亭阴。清兴未云尽,烟霞生夕林。

简书朝下彩云巅,貔虎风飞玉帐前。金戟挥回三舍日,铁骢嘶断万山烟。

天开泰运收全胜,地展皇舆控极边。岂有谋猷叨献庙,独欣孝友共登筵。

鸡啼晓月,狗吠枯椿。只可默会,难入思量。看不见处,动地放光。

说不到处,天地玄黄。抚城尺六状纸,元来出在清江。

分明话出人难见,昨夜三更月到窗。

孔雀东飞,苦寒无衣。
为君作妻,中心恻悲。
夜夜织作,不得下机。
三日载匹,尚言吾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