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既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题记,又是赠友之作,而且是“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全诗八句,诗人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先列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强调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讽喻组诗《秦中吟》,强调其社会价值:接近《诗经》之“正声”。白居易特意列举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诗歌干预现实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实践。
诗第三、四两句下,诗人曾分别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又注:“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称曰“偷”、曰“伏”,都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中接着写“世间富贵老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他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后来在与遭谗被贬的好友刘禹锡会面时,曾即席赋诗相赠,其中有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虽是就诗人刘禹锡的遭遇说的,但也是发诗人自己的心声。最后,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许,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从整个诗的风格来看,可以说是亦庄亦谐,名曰“题卷”,而不拘泥于记事;称为“戏赠”,并不仅是戏言。全诗对仗工整,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既诙谐幽默,又耐人寻味。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藁街夜腹空燃脂,可怜汉祚终陵夷。老瞒自在作家主,欺它寡妇并孤儿。
洛阳宫殿皆颓圮,更作高台半天起。台上吹香十里闻,台下洗妆漳水浑。
当时歌管一消歇,回望西陵空断魂。百年岁月空中鸟,花不长妍人易老。
台倾人去不复存,碧瓦澄泥为谁好。那知流落向寒窗,乞与诗人赋花草。
同年喜有绣衣人,沅水相逢意气亲。我去君留莫惆怅,边氓快睹晓霜新。
太华蜕奇骨,黄河问灵躯。风雨恣所狎,金石等不渝。
坚脆各叛纪,正襟守中枢。觏闵婴陆沉,陨问戒斯须。
吾生匪蜃雉,物状漫紫朱。聊息朱鸟麓,梦无金简书。
延彼堪舆情,充兹营魄虚。晶宇涤宿云,回风荡椒隅。
薄岚开夕暾,寒英媚霜趺。佳期无定轸,元化随与俱。
悦心道已广,栖贞邻岂孤。三寿同修促,二见息肥癯。
匝地皆铺雪,飞禽爪印泥。阜因平野小,天入远村低。
日淡云增色,天寒马倦嘶。人家遥在望,已到巨流西。
青烟竹外煮金芽,更对山人酌紫霞。半醉东风催上马,一身香雨湿宫花。
正月山阴道,夫君剡上舟。好峰开雪霁,春水匝城流。
拭目瞻云鹄,忘机惜海鸥。多情今夜月,何处照清游。
卿不见将军力挽十石弓,勇没矢筈寒气隆。又不见翰林醉挥数寸管,敕赐宫袍天色晚。
古人文武具全材,但见伎俩忘形骸。君看朱亥椎晋鄙,袖千钧铁何伟哉。
诗翁不复作是梦,磨墨研丹足吾用。晴窗卷手不停披,涂窜典谟笺雅颂。
天公何事不见怜,坐失肩背生忧煎。顽然自觉不属体,纵有杯杓令谁传。
诸君莫笑老无力,他日为郎能执戟。
锦缆牙樯何处舟,采将杜若过芳洲。引雏江燕还怜暑,近槛芙蓉忽报秋。
习静最宜松下鹤,忘机爱侣水边鸥。醉看明月归来晚,一棹歌声古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