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
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
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注释
元九:指元稹(微之);李二十:指李绅。这二人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此诗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对唐玄宗的重色误国进行了某些讽刺,所以他自认其诗有风人之情,美刺之旨。
秦吟:指诗人于贞元、元和之际创作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讽喻诗——《秦中吟》。正声:指《诗经》中的“雅诗”。
老元:指元稹。偷:朋友间的戏词,实际上是学习、效仿的意思。格律:作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
短李:指李绅。《新唐书·李绅传》:“(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伏:通“服”,佩服,服气。
老:大概。无分:没有缘分。
身后:死后。合:老该。
言语大:夸口,说大话。
排:编排。

赏析

  此诗既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题记,又是赠友之作,而且是“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全诗八句,诗人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先列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强调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讽喻组诗《秦中吟》,强调其社会价值:接近《诗经》之“正声”。白居易特意列举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诗歌干预现实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实践。

  诗第三、四两句下,诗人曾分别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又注:“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称曰“偷”、曰“伏”,都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中接着写“世间富贵老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他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后来在与遭谗被贬的好友刘禹锡会面时,曾即席赋诗相赠,其中有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虽是就诗人刘禹锡的遭遇说的,但也是发诗人自己的心声。最后,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许,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从整个诗的风格来看,可以说是亦庄亦谐,名曰“题卷”,而不拘泥于记事;称为“戏赠”,并不仅是戏言。全诗对仗工整,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既诙谐幽默,又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因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虽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来所创作的几百首诗文却足以自矜。于是,他“检讨囊帙”,将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编成十五卷,集成后题了这首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无禄奉晨昏,闲居几度春。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书剑同三友,蓬蒿外四邻。相知不相荐,何以自谋身。
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閒寄贾人船。
知师一枕清秋梦,多为林间放鹤天。
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枉步欢方接,含毫思又萦。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
明明云间月,皎皎莫可指。
雄乌与牡兔,万岁不生子。
三旬後乃合,徒用成甲癸。
焉见下土物,长养各私己。
蛇蝎满窟隙,嗣毒自未已。
天地岂有意,盛德名不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太液东头散直迟,一双水鸟掠杨枝。从臣献罢平滇赋,坐听中涓报午时。

挥尽金壶墨几丸,调冰弄雪不知寒。广平铁石心肠在,更倩先生为写看。

啼笑难分态万方,九回肠后剩回肠。馀妍犹作千春好,轻别重经小劫长。

香色有情甘住著,虚空无尽极思量。惜芳片偈无题处,梦断棱伽变相廊。

微月照高林,肃肃秋气深。曳履下庭除,凉风吹素襟。

膏沐为谁施,引领怀德音。居欢结叶佩,在戚拥虚衾。

眷兹兰蕙质,独抱松柏心。

夜晴寥廓初寒,淡天莹彻琉璃翠。无阴树下,长安楼上,月明风细。百祸潜销,万家同赏,一般清味。见金星朗朗,银河耿耿,交光灿,满天地。流转碧空如水。任纵横、略无凝滞。冲山拍海,倾光腾秀,绵绵吐瑞。达了从兹,宝瓶坚固,玉浆时泥。把衷情欲诉,何人会得,且陶陶醉。

人事苦好乖,咫尺当语离。及乎中年后,畏与亲友辞。

陶谢得道者,其言且如斯。况我乃畸人,呜呼得无悲。

玉堂集日列金羁,学士新兼祭酒时。五百书生签讲遍,八砖花影最来迟。

御天门前开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九州四海服训诰,万年天子固皇图。

十年泉石痼烟霞,吟看浮荣过眼花。
归去五株彭泽柳,困来七碗玉川茶。
功名得失藏蕉鹿,身世糊涂篆壁蜗。
我亦厌喧求静者,故园且种邵平瓜。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巅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神光不破幽暗恼,山鬼空作离骚吟。

我来俯仰一慷慨,山川良昔人民今。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长啸一声下山去,草木为我留清音。

乍鱼霞晕里,一掐新黄,奁隙晚妆点。薄妒瑶台影,眉峰蹙,人天寂寞心眼。

春宵未展。两纤纤,桂叶描懒。认微步,碧海归来夜,怯罗袜尘浅。

留伴筝和琴散。共玉清寂照,银渚低案。绰约霜娥袂,掺离绪,春江愁夜潮满。

钩帘慢卷。只暗尘火树斜见。尽独处常娥,山河影,再生愿。

狼毒肝肠,生铁面具。
满口乡谈,唱喏破句。
灭临济正宗,起东山门户。
恁麽出世为人,未免秤鎚蘸醋。

大儒一代之元气,充塞天地流传尊。温公何人肯阿世,八十日相空经纶,我为太息观遗文。

熙丰以后百六厄,见筹边腹都无策。蔡章继相何为乎,礼乐湮沦王路塞。

峨峨十丈党人碑,岌岌江山遗半壁。百年鱼腹尽君臣,旧相荒凉一片石。

悲哉山石故临安,秋风秋草白日寒。语重九鼎字宏璧,疆禺力负蛟螭蟠。

金符铁券今何有,剩水残山争不朽。扪天巨手劈荒崖,淋漓元气神灵守。

笑遣芳樽吸绿荷,风丝撩乱粟芒多。湘妃小盖擎波出,太乙仙船载酒过。

玉露引香通鼻观,碧云分影照颜酡。独醒楚客应嫌此,故剪秋衣换绿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