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这篇序文实是为荔枝图画写的说明,其说明对象是荔枝。作者运用说明从整体到局部、由外表到内核的说明顺序以及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层次明晰、详略得当地描摹了荔枝的形态。
作者先从大处着笔,“荔枝生巴峡间”点明荔枝的生长环境,接着便从细微处对荔枝本身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加以具体说明。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这段用比喻描绘荔枝的文字:“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里采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使未见荔枝者借助以往的经验对荔枝产生具体的印象。“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完全可以借助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以感知的东西,获得对荔枝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一个比喻自然妥帖,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而对色、香、味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特点,仅用“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加以简要说明。最后点明作画时间、作画者、主持人及作序目的,略作交待即收住。
全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小品。
长相思,在长江。云端有女拥朱幢,玉手相招不肯降。
下方无缘通情愫,稽首再拜立纱窗。我有白璧价无双,愿因长风献尊前。
中途犹恐黑云逢,阊阖之门未应闭,扁舟何事阻奔泷。
长相思,水淙淙。
春梦阑珊愁老大。惟有相思厮耐。一点青山黛。留待绛炬心休坏。
斗酒长将他顶戴。博得些些盼睐。落下情仇派。五年还却三生债。
白华朱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恪。
白华绛趺,在陵之陬。倩倩士子,涅而不渝。竭诚尽敬,亹亹忘劬。
白华玄足,在丘之曲。堂堂处子,无营无欲。鲜侔晨葩,莫之黠辱。
范相南园五百秋,重来访古转多愁。啼乌树老台空在,饮马池荒水不流。
芹泮好从多士乐,桂丛谁赋小山幽。诸公高会诗如锦,授简安能接胜游。
五茸城里旧遗氓,廿载才通一姓名。正喜论文起东阁,乞身疏巳入承明。
诘旦饰仆夫,乘春寻旧山。扬舲渡莲蓉,九点青烟鬟。
祁祁啸徒侣,相见俱开颜。仲春梅未落,布席瑶林间。
行厨出芳醑,僧灶飏茶烟。合坐循齿序,嗣德歆前贤。
新规出意创,义例楣间悬。嚣尘喜远隔,逸思来无端。
吾侪惜短景,觞咏有余欢。
傍花村上秋光妍,离披晚菊摇霜天。柴门水色绕篱落,翠竹萧萧相对仙。
飘然出城巾带便,先生杖头无一钱。青衫如叶道旁顾,瑟缩男儿虫可怜。
哀螀瘦蝶逢岸边,纵无落英草亦眠。何人解荐此寒绿,一盏平山堂下泉。
画船适来闻扣舷,吴姬泠泠弹蜀弦。花枝不分照长夜,安得东风重放颠。
楼台惘然落日前,金碧画图成古烟。笑携村酒醉归去,红树与人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