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开头两句,诗人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此诗另一版本题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这个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诗人何以在长亭送别、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把场景描写得绘声绘色,使读者有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这里,诗人连用四句景句,安排得如巨鳌的四足,缺一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其中三、四两句,又出现在他的另一首作品《秋霁潼关驿亭》诗的颔联,完全相同,是诗人偏爱的得意之笔。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本来,离长安不过一天的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诗人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地表白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有力地显出了诗人的身份。
金陵山水真奇绝,我昔南游遍车辙。归来梦想隔尘埃,翼未高飞肘先掣。
与君有约各分署,三岁两曹惟一缺。羡君此去若登仙,欲往不得心内热。
如遭炎蒸坐深甑,拟踏阴厓齧寒雪。君今况得故乡归,我是北人犹爱说。
停君酒杯听我歌,我歌未终君暂辍。折桂桥边衣锦行,雨花台上登高节。
古闻骑鹤上扬州,得未为艰失为觖。太常陈卿我同志,官府神仙非滥设。
因君寄语须自珍,莫道玉堂天上别。
春
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
夏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秋
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
冬
密布云,初交腊。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胆瓶内温水浸梅花。
又
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金壶咽泪莲花涩,银箭浮迟渴乌泣。知更阿监罗袜冰,暝对星河玉阶立。
内官唱漏催晓筹,芙蓉梦破燕支愁。起来妆罢窥绣户,三十六院残烛幽。
建章风传凤吹远,翠华晨幸昭仪馆。箜篌不语心自语,愁长如天恨天短。
红裀暖踏杨花雪,绛缕閒封守宫血。鹦鹉空猜警跸声,春寒紧护流苏结。
愈湜题门三度看,从知在郡重孤寒。戴头太尉锄强易,露齿欧阳息谤难。
此日尚惊诗胆放,急装谁信宦情阑。因君并忆吹香阁,折到花南第几栏。
短檠短檠吾与汝,天涯到处同甘苦。黄尘涨天白日暮,眵昏书眼犹汝顾。
迩来无烛照逃亡,天阴燐火行失路。呜呼二歌兮歌始奋,呼酒为我散孤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