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注释
讶:惊讶。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鉴赏

  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这首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跳出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窠臼,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所作。诗人当时45岁,任江州司马。当时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心中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句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减。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
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
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愁。

故是春晴好,冬乾已隔年。一番经过雨,百道涨新泉。

破屋移偏湿,荒陂断复连。浮山通寺驿,眢井出潮田。

地脉天能续,檐声石亦穿。仇池九十九,蜡屐去无缘。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
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高城深处是青楼。红尘远道,明日忍回头。

昔贤尊道谊,置醴待嘉宾。今我乐闲放,提壶饷故人。

蚁浮杯面白,味撇瓮头醇。何以助高兴,篱边菊蕊新。

五杂俎,綵丝针。往复来,鸟投林。不得已,梦孤衾。

车马燕山闹,谁家早管弦。
开门忽见雪,拥被不知年。
箧破书犹在,炉残火复燃。
偷桃昨日事,回首哭尧天。

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袭英衣兮缇䌌,披华裳兮芳芬。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握神精兮雍容,与神人兮相胥。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览旧邦兮滃郁,余安能兮久居!志怀逝兮心懰慄,纡余辔兮踌躇。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自怜。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驰六蛟兮上征,竦余驾兮入冥。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横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灵。

小舟载酒向平湖。新凉生晓初。乱山烟外有还无。王维真画图。
风遽起,动襟裾。雨来荷溅珠。一尊相对喜君俱。醉归红袖扶。

彻耳金铃个个圆,檐牙屋角影翩翩。春云澹宕春风软,正是城中放鸽天。

风外挂帘誇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一般草木缘何事,听唱骊驹尔最多。

本是白蘋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归来犹得趁鸥盟。

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

莫惜飞觞仍堕帻,柳边依约莺声。水秋鲈熟正关情。

只愁宣室召,未许钓船轻。

四大圆光攒一簇。明月清风开慧目。法身养就道根芽,仙童身执天花竹。

会弹弦外曲。本性莹若荆山玉。乐真欢、闲吟碧洞,闪出祥烟绿。

苦尽甘来天赐禄。日月交宫真反覆。无中别有好家风,免投胎舍重捞漉。

性灯常照烛。应化太虚通纯熟。个灵明、包罗万象,出离生死辱。

春来畏病不饮酒,孤负山南山北花。有客款门惊剥啄,无人追韵得车斜。

独酬砌下二三子,岂忆城南韦杜家。不畏诗穷嫌水厄,时时搜句煮新芽。

芙蓉未拆桂香浮,落日西风雁过楼。
一雨空阶深夜滴,十分秋是十分愁。

峰峦塞虚空,去天仅盈掌。江流百千折,势束不得放。

两崖蔽深丛,烟云色莽苍。日光忽相射,空绿互回荡。

轻舠入其中,狭隘若瓮盎。岩隙悬修縆,一发青梯上。

十里九回却,颠倒作非想。稍稍露汀洲,豁然境开朗。

篷窗澹无事,爱此秋气爽。回睇所来处,转觉袖惝恍。

缚茅三两屋,隔树午舂响。忘机沙上禽,无鱼独来往。

寒女不自知,嫁为公子妻。亲情未识面,明日便东西。
但得上马了,一去头不回。双轮如鸟飞,影尽东南街。
九重十二门,一门四扇开。君从此路去,妾向此路啼。
但得见君面,不辞插荆钗。
中山忠义定何人,数月相从笑语真。
未信功名相壮志,不妨诗酒寄闲身。
此来饱看千岩秀,归去遥知两鬓新。
就使牧羊吾不恨,汉旄零落落花春。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行作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朝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错绣诸峰夜色安,烟光树气积高寒。苍茫星汉容人立,喧寂林峦共佛看。

凉月有怀成独笑,清宵无累况登山。纸屏细坐幽如梦,何处幽香满一栏。

平生肝胆向谁论,一顾长怀伯乐恩。已许此身酬国士,肯将长剑负夷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