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充满了边塞情怀。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绪有关。但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与其他写边塞生活的诗不太相同。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清溪隔荒畬,螺翠峥嵘起。白塔与红亭,明灭苍松里。
石路足盘纡,涧流自瀰瀰。拾级得间道,恍闻洞天咫。
旷然通虚明,辽廓信可喜。若无众山横,坐瞩见千里。
御风朝玉京,浩浩却炎晷。欲携楸枰来,缥缈问仙子。
便得青鸾乘,但恐白驹驶。王质诚何人,到今犹不死。
流传好神怪,此言无乃诡。不忍独长生,崎岖寻石髓。
但当笑题诗,再看碧桃蕊。
我欲列枢府,抗章谈国事。谠论追陆宣,治平策贾谊。
越俎既招尤,狂言亦滋忌。不如来饮酒,陶然且长醉。
海岳金坛士,超然浩荡游。步高关塞月,吟满帝王洲。
有客携诗卷,无钱挂杖头。双眉横绿眼,一剑拂清秋。
谈吐悬河下,书成翥凤愁。自同怀素步,人号谪仙流。
朱毂来三辅,金尊倾五侯。飘飘访紫府,去去跨青牛。
遇我丹台宿,论心彩笔投。严霜探武库,晴渚泛虚舟。
绣虎功非拙,屠龙术更优。三花新欲采,二酉旧曾搜。
才大名长累,身穷道可谋。长安悲客路,乐土老枫楸。
归卜丹霞穴,行招白鹿俦。轻鞭疏柳外,高帽紫烟浮。
泽国东阳近,瑶京北斗侔。相望隔风雨,一笑托蜉蝣。
日下孤鸣凤,江心几浴鸥。庙廊还有事,湖海讵无忧。
共喜荣登籍,谁言耻下篝。还渠白毛扇,赠子翠云裘。
妙悟金丹诀,间将玉籍雠。茅龙天信宿,青鸟日绸缪。
郭外山标秀,壶中桂影幽。凌云托殊调,流水渺灵修。
金玉音非远,盘桓愿正酬。梁园飞艳雪,杜屋送寒飕。
此夕肠堪断,他年梦独留。孤怀何所待,天宇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