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埋盆若个便为池,玉蘤亭亭有一枝。不以格高知者少,幸因开晚谢还迟。
庭前晓日自相媚,江上秋风空尔为。我欲举杯同此赏,天高露下月明时。
主人羊城节钺久,案牍终朝不释手。馀暇偶登越秀峰,择得一峰辟数亩。
略加修筑有堂台,海阔天空眼乍开。夏木千章梅百树,登临遥望兴悠哉。
紫澜翠岛摇清目,雨过风生凉满竹。四面窗纱日影微,云树相连满天绿。
非为閒游设此堂,为传学业课文章。从今佳士多新作,万卷收来翰墨香。
主人素爱研经史,欲美民风莫如此。更助香膏催读书,岭南他日留遗址。
吾家尼山虽最高,无此海天好山水。
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如莲子。
侬去采莲花,郎去收莲子。莲子同房各一心,郎莫如莲子。
记得晓妆匀面了,曲阑干外回塘。无聊小坐擘莲房。
鸳鸯飞渡处,风带一丝凉。
放进碧纱烟里月,呼鬟吹灭兰釭。缓移珊枕倚银床。
绡囊笼茉莉,冰簟梦魂香。
惯欲浮湘杯自渡。乍惊他、数鸥飞去。波纹既软,他烟又滑,定黏身不住。
白昼念清凉,匹如散、满头花雨。娥皇梦短,灵均怨长,都不是、悟禅处。
水气香,江味苦,一枝芦,料应踏误。攀扶未起,隔洲笑倒,有渔娘菱女。
浸湿赵州衫,七斤重、今添多许。摩尼润了,炉薰漫烬,旃檀半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