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慢·春日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
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
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
是何人。
挑将竹泪,黏上空枝。
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
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日日登楼,一天更换一番风景。这似卷如云般流逝的春色,怎当得起“迟迟”二字。一阵风来吹起蔓蔓荒草,草背上拂过一股惨白的寒烟。在废墙左侧有小桃开了,却无人来欣赏。

我徘徊在小桃树下,想起十五六岁时的往事,一件件历历在目。是谁将斑斑竹泪,黏上那花朵零落的空枝?如果低头近看,她憔悴的身影,浸透了春日的池塘。这是一个幽深的所在,是她的归路,不要学人家相思

注释

者:代词,这。

谁道迟迟:意谓谁说春天是舒缓闲适的。典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毛传:“迟迟,舒缓也。”

三五年时:十五岁左右。黄景仁《绮怀》(其十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竹泪:传说舜出巡南方,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哭之,泪洒于湘江之竹上,后来成为有斑痕的湘妃竹。

赏析

  《丑奴儿慢·春日》是黄景仁 的名作,被选入代表“常州词派”风格的《词选·附录》,并列于卷首。但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里却持异议:“冠以仲则一首,殊可不必。……此一词不过偶有所合耳,亦非超绝之作。”倒是谭献在《复堂词话》中对此词颇为赞赏:“春光渐老,诵黄仲则词‘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不禁黯然!初月侵帘,逡巡徐步,遂出南门旷野舒眺;安得拉竹林诸人,作幕天席地之游。”谭献是主张对于词“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因此,他主要引此词开头几句,体会其惜春之情,联想到要与古人“把臂入林”……至于对这首词究应如何理解、鉴赏,我们不妨作进一步探讨。

  词题是“春日”,因此断为“惋惜春光迅速流逝之作”(见《金元明清词选》)当然未始不可。但反复吟味,似乎于一般的“惜春”之外,还含有独特的意蕴,不如说是借春色、写小桃,来惜往日、抒爱情的。

  上片开头写春日登楼,目的显然是要观赏春色。正因为是“日日”登临,这才能够观察到、感知到“一换一番”景色。惜春之意,已在其中。“者(这)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这是反用《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作翻案文章。“似卷如流”是承上句“一换一番”,极言其快——谁说是“迟迟”呢?这就满含伤春之情了。接着具体描写:“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把江南的春天的田野风光,点染得十分真切、生动,表现新颖、独特。再下来就象是电影的特写镜头转移到“颓墙左侧”的一树小桃。她开了,开得美,开得寂寞,“没个人知”。知道的,只有那“日日登楼”的多情的词人。以上一路写来,景中有情,景中有事,比起一般伤春之作更富艺术魅力。

  下片是写花?是写人?是写春?有点难以分解。也许是见花思人、借花惜春。词人在沉思,在回忆。他抚今追昔,象是幻觉,又象是“意识流”。他“徘徊花下”,这“花”显然就是那株“小桃”;“分明记得”就是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三五年时”,就是十五岁的时候(辛弃疾《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这里把春比作十五岁的女孩子也是可以的)。那时,她(词人所热恋的一个姑娘)和他(词人)曾一起在花下徘徊。这是“有诗为证”的。词人曾在他的《绮怀》诗中写道:“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三五年时三五夜,可怜杯酒不曾消。”这是他的一次初恋,也是一场不幸的、难忘的爱情悲剧。“是何人、挑将竹泪,粘上空枝?”这是虚写,用象征手法。“竹泪”象征生死不渝的、深沉而痛苦的爱情(李白诗《远别离》:“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空枝”则暗示那小桃开了又谢了。这里不用“泪洒空枝”,而用一个“挑”字,一个“粘”字,极为新警,富有想象力和暗示性,就是说取来一掬千秋不灭的竹上之泪,滴上而且紧贴在那花朵凋零的小桃枝上。足见悲痛之深,相思之永。“何人”是谁?不言自喻。痛苦之极,不禁产生幻觉:低头一看,在那清莹的春池中不是映着——“浸”着她(那小桃,那姑娘,一而二,二而一)憔悴的影儿吗?这种描写,有些近于现代的电影手法,可称新颖、巧妙。最后三句,写春也归了,花也谢了,人也去了,别再勾起无穷无尽的相思了!这是异常沉痛的话,余味极为深长。“此间深处”是水中?是花外?是天上?是人间?可以不必深究。“伊”字指人,也指花,也指春。“莫惹相思”,一本作“莫学相思”,但以“惹”字为好。因为词人的相思之情,正是由登楼览景而被春色惹起的。这样就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了。说不要相思,而相思之意倒更是绵绵无绝,感人至深。

  黄景仁词集中有词二百余阕,风格比较多样。有伉爽悲凉的,也有俊秀婉丽的。《丑奴儿慢·春日》近于后一类。卢前借“咽露秋虫,舞风病鹤”这两句形容黄景仁 诗风的话来评论他的“词才”,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如若要形容《春日》这一类的词,则似可用他的名句“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颜色作衣裳”,略改说是“晚霞一抹,影照春池”,其词境仿佛似之。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你喜欢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小瀹孤亭兴未阑,共为长岁坐蒲团。
半林空翠湿晴露,满院秋香吹晚寒。
吊古并扪碑字读,好奇更借藏经看。
归舟莫笑清狂绝,得句从来胜得官。
妾心如寒梅,随郎遍江东。
妾身如飞雪,知落何亭中。
雪花故清绝,何人能击节。
梅花岁岁春,千秋香不灭。

襄阳松沈未曾乾,十里潇湘五尺宽。樵径不禁苔露滑,渔蓑常带水云寒。

澄澄僧眼连天碧,澹澹蛾眉隔雾看。恐为醉翁当日写,平山堂上雨中观。

随车千骑铁成围,诸将前驱辨鼓旗。不似东阳村舍畔,芒鞋踏雨看山时。

江天漠漠化空烟,半榻容身真自閒。咫尺不知帆在水,百年安得雨藏山。

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
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
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
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

文采风流,试问今日,谢雪卫书谁敌。想姊视道升,兄承公择。

挥洒淇园千亩,把湘妃、远翠归珠墨。看瘦影、便觉苍风淡月,细香吹碧。

清极。写鹅溪,挥百尺。洗尽绣帏脂粉,黄楼屏幛,翠筠高节。

想有坡公能识。识钗股、丁香旧标格。须留供、绣佛幢前,维摩天女能惜。

鸡儿画曲。处处筝B541鸣雨屋。十载重游。柳外啼乌也怨秋。
粉楹醉墨。燕去楼空人不识。醉踏花阴。错认人家月下门。

积雨千峰霁,溪流两岸平。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江南数千里,无处不关情。

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为名。名可宗兮圣风立。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刹。画影象兮在丹青。起净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冠璇寓兮济群生。余汩阻兮至南国。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累青杉于涧构。积红石于林棂。

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金灯兮江篱。环轩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栽异木而同秀。钟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伊日月之寂寂。无人音与马迹。

耽禅情于云径。守息心于端石。永结意于鹫山。长憔悴而不惜。

酒醒船在子陵台,万壑千岩玉琢开。抛却钓鱼看雪落,一双青雁恰飞来。

解补梁间垒,能寻花下门。春来与秋去,莫负捲帘恩。

叠翠参差水容净,兰芽半吐蒲根冷。
腻极红莲怨脸明,霞绡委坠千重影。
藕肠断处丝暗牵,荷露学珠那得圆。
小姑罗袂拂秋月,镜里红妆只自怜。
《吴歈》响断平桥晚,沟水漾愁愁不浅。
摇荡轻桡泛滟光,银塘鸂鶒双飞远。

五道通诸郡,三江绕故都。白猿终霸越,黑犬竟亡吴。

人去空芳草,春来长绿芜。萧萧杨柳岸,愁杀夜啼乌。

青骡蜀栈真危哉,西下逝水宁东回。移军六合卷清霁,中兴大业由天开。

衡山山人谒灵武,鱼水道合无暌乖。桓桓忠勇李与郭,手执枹鼓如霆雷。

奸凶满盈神鬼怒,将相和协功名偕。金妃木母火当殪,刲屠家祸谁胚胎。

二京收复凯歌入,父老泣下长安街。烟花紫禁列冠冕,龙车鹤驾青春回。

艰难秦越共肝胆,安乐骨肉相嫌猜。飞龙小儿窃国柄,表里宫掖乱所阶。

长庆楼空夹城闭,玉房朱户生青苔。凄凉西内情尚尔,摘瓜况自歌黄台。

漫郎摛辞意深痛,涪翁吊古留余哀。《春秋》史法非《颂》体,石湖晚出空议排。

平生两眼熟拓本,爱此片石江山隈。蓬州垂老嗟远窜,岁久妙墨重摩揩。

摄衣拾级历千尺,孤亭下瞰云涛堆。抚时感旧增叹息,啼猿落月同徘徊。

感君三尺铁,挥攉鬼神惊。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
犬戎从此灭,巢穴不时平。万里横行去,封侯赖有成。
阃外膺宸寄,绅维握虎兵。
真纯逾璞玉,方重敌长城。
肯构诗名著,承家将略明。
四年凝茂绩,一节促归程。
水际旌旗影,风前鼓吹声。
西州怀惠爱,北阕被恩荣,
护卫亲严近,雍容侍穆清。
分携暂锁黯,良会在神京。
季也黄花酌,依然故里欢。
留芳度冬序,迟候赏秋残。
细艳云藏暖,疏阴月到寒。
伤心倦归者,容易两年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