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慢·春日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
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
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
是何人。
挑将竹泪,黏上空枝。
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
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日日登楼,一天更换一番风景。这似卷如云般流逝的春色,怎当得起“迟迟”二字。一阵风来吹起蔓蔓荒草,草背上拂过一股惨白的寒烟。在废墙左侧有小桃开了,却无人来欣赏。

我徘徊在小桃树下,想起十五六岁时的往事,一件件历历在目。是谁将斑斑竹泪,黏上那花朵零落的空枝?如果低头近看,她憔悴的身影,浸透了春日的池塘。这是一个幽深的所在,是她的归路,不要学人家相思

注释

者:代词,这。

谁道迟迟:意谓谁说春天是舒缓闲适的。典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毛传:“迟迟,舒缓也。”

三五年时:十五岁左右。黄景仁《绮怀》(其十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竹泪:传说舜出巡南方,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哭之,泪洒于湘江之竹上,后来成为有斑痕的湘妃竹。

赏析

  《丑奴儿慢·春日》是黄景仁 的名作,被选入代表“常州词派”风格的《词选·附录》,并列于卷首。但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里却持异议:“冠以仲则一首,殊可不必。……此一词不过偶有所合耳,亦非超绝之作。”倒是谭献在《复堂词话》中对此词颇为赞赏:“春光渐老,诵黄仲则词‘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不禁黯然!初月侵帘,逡巡徐步,遂出南门旷野舒眺;安得拉竹林诸人,作幕天席地之游。”谭献是主张对于词“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因此,他主要引此词开头几句,体会其惜春之情,联想到要与古人“把臂入林”……至于对这首词究应如何理解、鉴赏,我们不妨作进一步探讨。

  词题是“春日”,因此断为“惋惜春光迅速流逝之作”(见《金元明清词选》)当然未始不可。但反复吟味,似乎于一般的“惜春”之外,还含有独特的意蕴,不如说是借春色、写小桃,来惜往日、抒爱情的。

  上片开头写春日登楼,目的显然是要观赏春色。正因为是“日日”登临,这才能够观察到、感知到“一换一番”景色。惜春之意,已在其中。“者(这)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这是反用《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作翻案文章。“似卷如流”是承上句“一换一番”,极言其快——谁说是“迟迟”呢?这就满含伤春之情了。接着具体描写:“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把江南的春天的田野风光,点染得十分真切、生动,表现新颖、独特。再下来就象是电影的特写镜头转移到“颓墙左侧”的一树小桃。她开了,开得美,开得寂寞,“没个人知”。知道的,只有那“日日登楼”的多情的词人。以上一路写来,景中有情,景中有事,比起一般伤春之作更富艺术魅力。

  下片是写花?是写人?是写春?有点难以分解。也许是见花思人、借花惜春。词人在沉思,在回忆。他抚今追昔,象是幻觉,又象是“意识流”。他“徘徊花下”,这“花”显然就是那株“小桃”;“分明记得”就是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三五年时”,就是十五岁的时候(辛弃疾《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这里把春比作十五岁的女孩子也是可以的)。那时,她(词人所热恋的一个姑娘)和他(词人)曾一起在花下徘徊。这是“有诗为证”的。词人曾在他的《绮怀》诗中写道:“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三五年时三五夜,可怜杯酒不曾消。”这是他的一次初恋,也是一场不幸的、难忘的爱情悲剧。“是何人、挑将竹泪,粘上空枝?”这是虚写,用象征手法。“竹泪”象征生死不渝的、深沉而痛苦的爱情(李白诗《远别离》:“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空枝”则暗示那小桃开了又谢了。这里不用“泪洒空枝”,而用一个“挑”字,一个“粘”字,极为新警,富有想象力和暗示性,就是说取来一掬千秋不灭的竹上之泪,滴上而且紧贴在那花朵凋零的小桃枝上。足见悲痛之深,相思之永。“何人”是谁?不言自喻。痛苦之极,不禁产生幻觉:低头一看,在那清莹的春池中不是映着——“浸”着她(那小桃,那姑娘,一而二,二而一)憔悴的影儿吗?这种描写,有些近于现代的电影手法,可称新颖、巧妙。最后三句,写春也归了,花也谢了,人也去了,别再勾起无穷无尽的相思了!这是异常沉痛的话,余味极为深长。“此间深处”是水中?是花外?是天上?是人间?可以不必深究。“伊”字指人,也指花,也指春。“莫惹相思”,一本作“莫学相思”,但以“惹”字为好。因为词人的相思之情,正是由登楼览景而被春色惹起的。这样就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了。说不要相思,而相思之意倒更是绵绵无绝,感人至深。

  黄景仁词集中有词二百余阕,风格比较多样。有伉爽悲凉的,也有俊秀婉丽的。《丑奴儿慢·春日》近于后一类。卢前借“咽露秋虫,舞风病鹤”这两句形容黄景仁 诗风的话来评论他的“词才”,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如若要形容《春日》这一类的词,则似可用他的名句“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颜色作衣裳”,略改说是“晚霞一抹,影照春池”,其词境仿佛似之。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你喜欢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转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不教蜂蝶畧来些,岂是春神病酒耶。
燕语莺啼今几日,风魔雨难许多花。

金钗涧上人如玉。解唱春波新曲。画扇蝉纱十幅。春水平帆绿。

三三五五鸳鸯浴。触忤閒愁春目。戏掷菱花相逐。又向花房宿。

闻道麒麟斗海东,亲令白日蚀当中。牛肠鳞甲知何物,干犯天光半夜红。

卖药行市南,隐身入壶中。指挥费长房,白日骑黄龙。

退朝西殿承平日,一片春云奏凤笙。白面内官供玉食,却将黄帕覆银铛。

甘棠听讼罢,福宇试登临。兔苍移飞盖,王城列玳簪。

阶荒犹累玉,地古尚填金。龙桥丹桂偃,鹫岭白云深。

秋窗被旅葛,夏户响山禽。清风吹麦陇,细雨濯梅林。

道人名止庵,其实无所止。不搆草木庐,不斸土石址。

惟于寓居堂,揭扁字盈咫。伟哉磐石书,古隶遒且美。

廛市固烦嚣,自得尘外致。开扃睨龙泉,岚光动阑几。

中函玉笈文,鳞比积经史。朝翻暮紬绎,刻志究玄理。

著书混三教,牵令同一轨。示予得披阅,愧未参奥旨。

出语如涌泉,辨析至于是。性心既超脱,好尚世所异。

朝行携赤藤,逍遥舜江市。夜息数清漏,灵台湛秋水。

我尝问道人,请析止之义。仁敬慈孝信,五者孰可已。

道人笑未言,欲答如有拟。缗蛮黄鸟声,翛然起岑蔚。

天路悠悠近紫微,孤云往反欲何依。风高鹤背千门出,雨冷龙腥半夜归。

裁锦漫誇凌汉赋,薄罗将就补寒衣。与君好结闲中伴,莫逐狂猋到处飞。

照人风骨清如玉,振祖家声远若雷。
想对旅窗贪读易,不知门外使车来。

玉山之阳,延咢萦纡。有屋层出,君子之居。入奉父母,出与弟俱。

有琴有书,以钓以渔。㶁㶁流水,深不可?。

英英白云,迩而不迂。维春有晖,维德不孤。

及尔孙子,永言乐胥。先哲有训,有典有经。淑尔君子,仰止景行。

我来自东,春日载明。曰未觏止,中心怦怦。亦既觏止,我心则平。

仰尔父母,及尔弟兄。既和且煦,令仪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

维木有椿,有蔚其荣。维草有萱,有茁其青。韡韡常棣,有叶其生。

有猗者兰,有烨者荆。有懿者德,有休者徵。乐只君子,百福来并。

廿年不到西川路,捧诏今看使者行。乱后草堂江燕在,春华剑阁杜鹃鸣。

桥边旧迹怀司马,山下新祠吊孔明。尚有焚香诸父老,相持杯酒话销兵。

大被三年隔,长征万里赊。葡萄愁处酒,芍药别时花。

上国遥云树,高城急鼓笳。阿兄休内顾,好继李轻车。

人去绿屏闲,逗晓柳丝风急。帘外杏花微雨,罥春红愁湿。
单衣催赐麹尘罗,中酒病无力。应是绣床慵困,倚秋千斜立。
空病有为药,有病空为药。
空有两俱非,药病何处著。
无处著,万里秋风飞一鹗。

一二三四五,梅雨炎蒸暑。碓觜也生花,道芽知几许。

古佛与露柱交参,猫儿咬杀犯罪虎。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翠羽明珰梦未真,寒皋空有水粼粼。马头一片将残月,曾照黄初作赋人。

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啼鸟似来留翠佩,旁人笑为整花枝。

腰间半亸黄金印,头上斜攲白接䍦。拍手向他宾从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