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齐·砧面莹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注释
砧(zhēn)﹕捶衣服的垫石。莹:光洁、透明。
杵(chǔ):捶衣服的木棒。
泪墨题:泪和着墨汁写信。
玉门:古通西域要道。
戍(shù)人:守卫边疆之军人。

赏析

  这首词从怨女的角度,展现了一幕人铸间悲剧。通过描写闺中人思念远戍征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思想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

  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在万里外,归期渺茫,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一边磨墨,一边落泪,泪水和着墨水写信。这三个字,饱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不一定是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人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玉关殊未人” (《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推进一层。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在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在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在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

  欧阳修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颇为人称道,此词结尾句式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词精炼含蓄,概括集中,感情真挚,余韵悠长,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述:“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

创作背景

  词人是一位对人民疾苦深怀同情的文学家,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创作了《捣练子》组词,代思妇征夫们诉说他们的痛楚。原词共有六首,第一首已经残缺,其余五首题依次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
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等闲将度三春景,帘垂碧砌参差影。曲槛日初斜,
杜鹃啼落花¤
恨君容易处,又话潇湘去。凝思倚屏山,泪流红脸斑。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捻得宝筝调,
心随征棹遥¤
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香断画屏深,旧欢何处寻。

小斋面蓬瀛,昂霄得双桂。黄卷对圣贤,欣然有馀地。

笔端妙言语,挟此波澜势。荧荧百鍊刚,自是青萍器。

冲星不我识,铅刀且争利。于今修月手,益振陵云气。

明年广寒宫,声名郤诜似。归来八桂乡,浮丘挹仙袂。

肯将戏事扰虚怀,草木知名一样裁,
不放寸阴随手过,自开十亩待春来。
花边未许楚狂醉,江上应怜野老哀。
賸欲着鞭陪胜赏,扶颠正急万牛材。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几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元子说阳华,巉岩不可家。此招吾已诺,不恨客天涯。

去年拜公北定堂,中秋玩月喧丝簧。
长风趣驾泝江艇,恨不初度{奭斗}一觞。
转头玉鉴秋又满,北定风景遥相望。
寸心炯炯千里共,欲往从之川路长。
五年为帝屏南服,扫清塞尘为乐乡。
尽捐岁籴为丁壮,米斛二万饶积仓。
民无箕敛士宿饱,一面屹立如金汤。
平安遥夜飞炬火,燕寝永书凝清香。
雅知烹鲜不可扰,岂无发硎善而藏。
官间选胜极旷奥,天巧为公时雨阳。
五峰讲席环子佩,北岩布金开道场。
要将名教植根本,参以佛法芟莠稂。
君不见海观烟涛碧万顷,卫公心眼周八荒。
又不见开福浮屠玉千尺,给事愿力同觉皇。
得如我公志淑艾,未许二老相颉颃。
眇然人物殊乏使,鼎来事会那可常。
维北有斗天喉舌,乃作福星私一方。
何不唤归坐岩廊,五色线补舜衣裳。
拓开贤路旧荆棘,勿遣旄头森解芒。
腐儒忧世心慷慨,百未一成鬓苍浪。
公怜不麾客倚墙,肯借齿颊加雌黄。
颂言我岂知己私,民亦劳止须小康。
岐山之颠岂无巢凤凰,何时口衔瑞图飞高冈。
我亦刷翅相从千仞翔,引吭一声鸣朝阳,
请赋卷阿之诗九章。

冻云裂破青春流,天门牛女争春愁。剪碎银河几万片,一宵白尽青山头。

云房覆清址,犹自锁虚寒。耿耿鹤一只,萧萧竹数竿。

友人留药饵,弟子宝簪冠。欲续周师传,传师与众看。

玉压阑干日影长,云窗侍女昼焚香。
琅函自检长生籙,金管时书急就章。

春服始成天气新,沂水风起如鱼鳞。由来舞咏吾与点,童子与公凡几人。

乱后相逢复几朝,使君行色动河桥。宦情千里清樽尽,国计频年白发饶。

驿道书通秋塞雁,海门帆度夕阳潮。鲁连意气须今日,此去齐城可更招。

有菀者树,其石惟磐。有二道士,对坐俨然。而我何为,亦参其坐。

有一道士,顾而贻我。非药非石,错落璀瑳。或从取之,我食其一。

觉而甘香,我病如失。仰睇道士,云山邈然。安得从之,终身周旋。

捧檄留都去,江山总旧游。薇花今共省,竹叶暂分舟。

罢奕银缸浅,吟诗碧汉流。后来安德水,当是别离洲。

清谈毕茂世,任放得高誉。盗酒眠偏稳,持螯兴不虚。

醉乡今乃尔,名教昔何如?嗤共王胡辈,沈酣落照馀。

钗分凤凰,衾剩鸳鸯,锦笺遗恨爱花香,写新愁半张。晚妆楼阁空凝望,旧
游台榭添惆怅,落花庭院又昏黄,正离人断肠。 春情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
帐里鸾凰事,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楼台管弦,院落秋千,香风淡淡月娟娟,朱帘半卷。香消玉腕黄金钏,歌残
素手白罗扇,汗溶粉面翠花细,倚阑人未眠。
  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把花枝笑捻。千金曾许如花面,半
生未了看花愿,一春长费买花钱。风流少年。 清名
  先生子陵,隐者渊明,南州旧隐老云卿,为清高显名。一个向七里滩曾受君
王聘,一个向五柳庄终受彭泽令,一个向百花洲不受宋朝征,与巢由共清。

白羊城堡枕关腰,上谷春风冻未消。薄□五更侵土炕,残澌二月下山桥。

老僧肃客焚香迓,稚子烹茶扫叶烧。大觉以南皆赐寺,宦游应喜避尘嚣。

江上柴门掩夕晖,客来刚被鹊先知。出迎不较衣翻著,对饮宁辞盏倒垂。

话到更深无断处,起看月落几多时。人生恨不如潮信,暮去朝还有定期。

恩浃台端礼数宽,不烦鵷笋裛宵寒。
即看裾珮趋跄缓,翻识枢衡斡运难。
剑履光迎鳌禁紫,丝纶色炫凤池丹。
好将寅亮酬天贶,早致亨衢五纬安。

怪石通灵窍,丹梯控碧霄。坡仙留篆古,衡客寄诗遥。

水月多光景,烟霞久寂寥。何当凌绝顶,清兴慰相招。

久客萧然万虑轻,殊方遥指使星明。山头杜宇声何急,翻动江南行乐情。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