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白居易于公元831(太和五年)至832年(太和六年)冬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诗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壮年时代的白居易曾以写作《新乐府》、《秦中吟》闻名于世。在那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中,白居易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情人民的疾苦。后来由于仕途上的多次挫折,青壮年时的锐气逐渐消失,以致“露饱蝉声懒”,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思想始终未泯。这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即是明证。
诗的前半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绫袄的温暖、轻盈。“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是介绍新袄的用料、式样。绫是一种提花软缎,制成绵袄,自然地呈现出水波状的衣纹,这是外表;至于袄内则是丝绵絮成,故暖而且轻。可见,这是一种极高档的过冬御寒之物,下联用“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下雪行”来说明这件绫袄的用途。“兴”是指早晨睡醒起床,“好”与下文“宜”互文见意,都是适宜于做某事的意思。冬天的早晨天气寒冷,能够晒会儿太阳自是舒适可人;而晚上出门访友,穿着暖而轻的绵袄,踏雪赏月更不失为雅事。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是从侧面表现绫袄的优点。鹤氅是古代官僚贵族时髦的披戴,木棉在当时也是珍稀品。它们徒有虚名,不如丝绵,更加补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绫袄的实用舒适。这几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木棉的对比几个方面表现了这件新袄的不凡,穿着这样高级舒适的衣服,宴安侵夜,安然隐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诗人其实是不能够“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作了鲜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数贫民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无法得到救济,他独独一个人温暖,心中滋味并不好受。因为想着农民的艰难,致使他的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却是诗人日夜为贫寒百姓思虑所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思想在这首诗中的痕迹。“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正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又一体现。杜甫身受贫寒之苦,仍然想到天下寒士,白居易则是自己温饱而不忘受苦的寒民。
从艺术上看,全诗用了很大篇幅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这与下文贫民的饥冻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愈舒适,愈显出后者的艰辛,“耳里如闻饥冻声”才更显真实感人。
属疾大废食,始进一麦麻。客至阙均礼,呼儿办瓜茶。
冷落乏胜事,病苦将日加。儿曹解人意,为泼闽岭芽。
山深生意足,香味冠百嘉。依稀仙掌露,彷佛石桥花。
过盏谢新法,失杯戒憎蛇。甘我舌三寸,浇我书五车。
馀沥均学子,少长各有差。何须待鞠卺,此段固已佳。
人生草头露,迅晷堪惊嗟。适意贫亦乐,钟鼎来何赊。
今朝复何幸,濯暑分流霞。苏息问苍生,欲泛牵牛槎。
一春怀绪热茫茫,梦里无端也转肠。小弟书来怕愁我,寒温虚作两三行。
西山木,一日一枝衔未足。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
扶桑枝枝有一日,一日未终一日出。人间十日不妨多,后羿弯弓休更弹。
日光倘肯照心肝,但教烧得海水乾。海水乾时精卫死,魂作一金乌,与日相终始。
岁月急如流水,功名虚似浮云。何须劳苦百年心。
行止繇来是命。
岂得人情胜旧,从教世事更新。笑谈且与俗相亲。
好恶胸中自定。
早岁好词赋,文酒相追随。引誉动当时,将为名在兹。
抚剑游广都,悲歌归山涯。元冥共白日,何者不吾欺。
驱马上高冈,咫尺生崟欹。乃知杨公叹,非缘道多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