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注释
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北楼:即谢朓楼。
谢公:谢朓。

赏析

  谢眺北楼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登览的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真是“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这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这年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了宣城。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首联是说,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眺楼远眺晴空。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凭高俯瞰,这“江城”简直是在画图中似的。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的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这就是李白常用的“开门见山”的表现手法。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颔联是说,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的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映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清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活泼空灵,又一次令人惊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颈联是说,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桔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我们不难想象,当时诗人的心情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练的语言,再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的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它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如果我们细心领会一下,就会发现它在高度的概括之中,用笔是丝丝入扣的。

  中间两联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首联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关系来看,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末联是说,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这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两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眺所建造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了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作者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李白在政治上被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是当秋风摇落的季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的旧游之地,现在他又来到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起谢眺,这不仅因为谢眺在宣城遗留下来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谢眺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眺楼上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眺所吟赏过的山川,缅怀他平素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的悲剧一生,虽然古今异代,然而他们的文化基因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感;正因为他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公元753年或754年的中秋节后。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千槌击鼓万人呼,一抹涛头百尺余。
明日潮来人不见,江边只有候潮鱼。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
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百子池头九子萍,美人双照月棱青。宫槐叶绿春如水,诵得《莲花》两卷经。

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

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

非因驰照远,谁复认池台。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雅淡嫌华丽。娇容原自媚。如何蓦地忽相逢,记。记。

记。眉扫春山,裙拖秋水,柳腰纤细。

默逗文园意。锦字凭谁寄。雨云幽会甚时谐,未。未。

未。知共何人,翠帏深处,镇偎鸳被。

玉立堂堂紫桂枝,云川中隐寓天涯。风神萧散能谈道,格调清新解作诗。

鄙论我甘蒙酱散,雄材君已露囊锥。澄澄胸次人谁识,祗有清风明月知。

宛转清歌不忍闻,酒痕无恙旧罗裙。香飘月窟应思桂,梦到高唐总是云。

箧里尚留金蔽甲,书中空寄锦回文。可怜昨夜看牛女,银汉迢迢漏已分。

夜宿溪头十里村,数星渔火照离门。
雁山峭绝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新辞翦秋水,洗我胸中尘。无由惬良会,极目空怀人。
醉来拔剑歌,字字皆阳春。
轻黄著柳条,新春喜更始。感时重搔首,怅望不能已。
无由托深情,倾泻芳尊里。
明月入我室,天风吹我袍。良夜最岑寂,旅况何萧条。
驰情望海波,一鹤鸣九皋。
悠悠括城北,眄眄岩泉西。宿草暝烟绿,苦竹含云低。
幽怀不可托,鹧鸪空自啼。
人世何为,江湖上、渔蓑堪老。鸣榔处,汪汪万顷,清波无垢。欸乃一声虚谷应,夷犹短棹关心否。向晚来、垂钓傍寒汀,牵星斗。砂碛畔,蒹葭茂。烟波际,盟鸥友。喜清风明月,多情相守。紫绶金章朝路险,青蓑箬笠沧溟浩。舍浮云、富贵乐天真,酾江酒。

凌晨一杯酒,欲别复踟蹰。顿使肝肠热,翻令意气孤。

花枝当绮陌,草色满春芜。更莫歌行路,前林有鹧鸪。

我性亦爱水,滔滔流古今。
生物禀津液,润地功泽深。
潴之深潭中,养龙解成霖。
静定谢流动,终具朝宗心。¤

绕膝含饴乐事多。一株枝叶荫婆娑。七双兰蕙披图看,惹得旁人羡若何。

姊携妹,弟随哥。孙儿孙女笑呵呵。中间坐个弥陀佛,好似群孩戏老陀。

清明过了柳花飞,帘外萋萋草正肥。
唤起惜春情绪处,空山残月杜鹃啼。

巴陵女子韩希孟,梅溪主人张素英。解作歌诗还死节,不论倾国与倾城。

赵州唤作火,全身入荒草。我今不是渠,渠今正是我。

五柳萧萧映绿阴,先生不知何许人。古人冷淡今人笑,纷纷争媚玉楼春。

隼集龟开昭圣烈,龙蹲凤跱肃神仪。
尊儒敬业宏图阐,纬武经文盛德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