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是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
颔联写的是你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相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联是说,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颈联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竹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联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无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陈述句。只是说明道士不知所去。是为“愁倚两三松”句,所作的铺垫。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顾荣江左彦,藻翰复超绝。一辞笠泽云,十倡钟山雪。
水镜含春温,冰壶朗秋月。时烦巨源启,遂佐东秦臬。
褰帷风泱泱,摇笔霜列冽。旧游三十年,约略为子说。
上有华不注,下有和郢骨。微言犹若新,与山斗巀嵲。
吾子虽异时,同调必心悦。倘表郑公乡,千古偕不灭。
万峰刺天气扬波,奋翼高举苍穹摩。白云排空荡银海,虹光鸟影如飞梭。
离宫梵宇压关塞,当年万乘频来过。中更世乱虽久废,遗迹犹足辉山河。
南循长城历诸口,戴河秦岛生微涡。海天一碧深可悦,人世迫窄烦张罗。
腰缠骑鹤兴所至,老去两息道与魔。苏仙华表归有日,旧京在眼勿蹉跎。
四十六年弹指过,苍颜换却春华。在家居士巳忘家。
谁人知此意,袖手向毗耶。
世故驱人何日了,漂流不见津涯。软旸一钵有胡麻。
纷纷身外事,渺渺眼中花。
老夫爱画入骨髓,偶向高堂见山水。不识何人写此图,恍然坐我春云里。
大山小山青入天,岚气暝结香炉烟。扁舟夜泊浔阳郭,似是当年孟浩然。
阿翁手持九节杖,双涧流泉玉琴响。天风吹带碧桃花,瑶草金芝为谁长。
南郭先生吾友于,招我共读山中书。石田可耕水可钓,安得斯人与同调。
鸡头关前七盘岭,蚓曲蛇蟠才见顶。氐中又复度七盘,诘屈纡回势相引。
层崖邃谷路转通,拾级忽见云霞空。却怪顶触前人趾,不知举膝当心胸。
宁心息魄诧奇绝,万里山川风气别。一关中断陇蜀分,羌笛渝歌乍相接。
遥望川巴万点明,白云紫雾还纵横。鳞鳞仿佛峨眉雪,不知何处锦官城。
北望京华南望越,怀人两地情偏切。今朝身入大荒西,凉风古驿中秋月。
恬澹本性情,下笔便高洁。常能参妙化,自得养生术。
我读韦公诗,一生无滞郁。旷然任吾天,言动由真率。
渊明后一人,冲虚亦朴实。《唐书》考新旧,无人为撰述。
诗人失传多,惟公不当佚。自公为卫郎,意气近豪侠。
折节复读书,至味归清绝。一麾出守郡,随处留诗别。
真机舒性灵,淡然天籁发。扫地坐焚香,习静神无夺。
岂必求神仙,何用更学佛。开元至贞元,百余十岁月。
人皆见公容,精神不衰竭。有诗送太白,无与少陵笔。
或者未识面,踪迹天涯阔。清景忆平生,空山求隐逸。
晏起望青天,园林爱藏拙。应知养主事,诗外无他物。
神来有化工,终身无疢疾。千秋秉至诚,梦想依归切。
君将隐矣,指浮邱、绝顶仙坛幽绝。席帽荷衣归去也,门外骊驹衔铁。
谈笑封侯,纵横游说,贱彼仪秦舌。从兹挥手,不驱城市轮辙。
交尽海内名流,送诗万首,共惜他乡别。谁识伯鸾高士驾,炊釜不因人热。
十亩松林,三间茅屋,谁道先生拙。砂床驻老,那愁须鬓如雪。
墙东有隙地,荆菅瓦砾积。俯首荷耰锄,得此五弓辟。
南邻有丽春,纷纷间朱白。乞分五色种,剪缕比纨帛。
初日照殷红,残霞映浮碧。闲时列酒茗,坐卧兼枕席。
遂可忘穷年,岂止破萧摵。三更持烛游,早起独吟惜。
今年姑小试,纷然满篱格。来春扩西偏,烂漫补墙缺。
回想今春花,吟诗又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