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直跟随着我归来。
回头望下山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偶遇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来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中的幽深小径,树枝上下垂的藤蔓拂着行人衣裳。
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放声高歌,歌声随风而苍松林,一曲唱罢已是星光稀微。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欣愉悦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注释
终南山: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
过:拜访。
斛(hú)斯山人: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
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
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
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苍茫貌。
翠微:青翠的山坡,此处指终南山。
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及:到。
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荆扉:荆条编扎的柴门。
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
行衣:行人的衣服。
挥:举杯。
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苍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苍松林的意思。
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
河星:一作“星河”。
陶然:欢乐的样子。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机:世俗的心机。

鉴赏

  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首句“暮从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和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

  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

  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

  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苍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类,既不染色,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绿竹苍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

  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是一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与陶潜异趣。因而,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一生中曾两苍长安,第一次是在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时;第二次是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时。此诗写于李白初苍长安隐居终南山时期。

  另一种说法是:李白此诗作于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春,时李白五十二岁,正隐居终南山。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佐邑惭无术,敢言贫与清。风骚谁是主,烟月自关情。
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怜君惠嘉句,资我欲垂名。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本期汉代金吾婿,
误嫁长安游侠儿。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青丝白马冶游园,
能使行人驻马看。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
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三时出望无消息,
一去那知行近远。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
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年年九陌看春还,旧隐空劳梦寐间。
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净谏臣闲。
偶逢游客同倾酒,自有前驺耻见山。
道侣书来相责诮,朝朝欲报作何颜。

流水断桥衰草,西风落日清笳。往来赢得鬓边华。

此去征鞍休跨。

烟溆绿深陂筱,霜篱红老江花。青山尽处是侬家。

拟唤渔舟东下。

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
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
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
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
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
陶令舍中有名酒,无日不为父老倾。
四座欢欣观酒德,一灯明暗又诗成。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馀小山桂。犹闻遗翰墨,但惜沉碑碣。

望古情已深,怀贤感亦系。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翕赩贱原尝,虚徐狎庄惠。谁陪飞盖游,属和高文丽。

向来皇佑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
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意密形疏自幼闻,情深那更厌离群。人间多少双飞侣,未必如侬切念君。

湖上山,一抹镜中弯。南北峰高青日日,东西塔锁碧环环。

淡扫作云环。

微雨过,满袖翠红斑。石蹬半连烟缭绕,蔓萝深护涧潺湲。

遥望四天间。

齑黄鲤赤太凡生,莼紫枨青道不行。暂喜满盘堆玉臛,误教陈粟傲香粳。

遐陬乍见拥天旌,海角初瞻北斗明。万里风云俄变色,孤舟湖海动飞声。

羽书狭至赠笳堞,军令传宣肃柳营。自此大鹏山岳重,边隅烟靖海门清。

离离丘垄田,郁郁霜露思。相隔二十年,旦暮一何悲。

中途涉万里,天幸复来归。燕安此怀居,愧彼神与祗。

叔兮孝且友,见义能不疑。上念先茔孤,亦闵乃兄痴。

护丧营大葬,勤苦我所知。昨朝尺书来,殷勤咸及兹。

灯下展转读,涕泪沾裳衣。父祔失临穴,子焉庸我为。

我非羽毛寄,饱食冥然飞。田居有素怀,行当事畬菑。

与子奉遗祀,没身以为期。

别后心旌镇日悬,相思还有梦相牵。江云渭树三千里,秋月春花十四年。

懒散西藩甘豹隐,登庸南部喜莺迁。逢人未问调羹事,且寄峰头十丈莲。

自入秋光能几时,无端又赋别秋诗。
夜长月冷虫鸣急,天阔风高雁过迟。
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堕残枝。
往来毕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
公居临海亦经年,每恨淹留阻执鞭。
异县忽闻登帅阃,此身那得侍宾筵。
古今谁似功名老,出入荣持将相权。
从此凤池归路駃,未容雁荡奉周旋。
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扪萝盘磴险,叠石渡溪危。
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倏忽兰枝遽就摧,阴风庶逐一阴回。残奁在室弥增慨,遗挂当窗半积灰。

此日帏空劳梦想,何年月夜待魂来。抚衷最是伤怀处,卷帙多资质厍财。

诏命连催发,英髦一日齐。周瑜醇似酒,崔远爽于梨。

高馆清无梦,寒灯坐赋题。还同宿山驿,风雨闭重闺。

凄凄烟雨岭南天,翠壁青林断复连。
山县总荒兵火后,土民还住贼巢边。
车筒昼夜翻江水,刀具春秋种石田。
幸际时和太平日,不须鸡骨预占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