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写英姿勃勃的青年形象,抒写了诗人远大的抱负。是作者七绝中以豪放胜者。光芒辐射,眩人心眼。
前两句诗人以一个少年入手,认为男儿应当奋发有为、奔赴战场。“男儿作健向沙场”一开篇诗人便直吐胸臆“男儿作健向沙场”。好男儿应去从军,在沙场上逞英豪,建功立业。这句化用乐府歌辞《企喻歌》,写得激昂慷慨,雄姿英发。接着写男子愿意为国捐躯,义无反顾之决心。“自爱登台不望乡”,要登的是单于台,受降台,而不是望乡台。十分有“出不入兮往不返”的气概。
后两句写男儿登临高台之上,勇武的形象光彩照人。“太白高高天尺五”用古谣《三秦记》以形容山高,另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以形容豪门的势焰高张。这句是活用古谣的这两种意义,表示自己少年意气之盛,如太白高山,离天很近。末句再用宝刀来比喻自己的豪情,“宝刀明月共辉光”宝刀的寒光闪闪,足以令敌人胆寒。一个顶天立地的少年壮士的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全诗语言豪壮,刻画的少年男儿的英武形象光彩照人,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振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可宝贵的时光,在这时期“作健向沙场”,让“宝刀明月共辉光”,即拿起武器戍守边防,建立功业,无疑十分光荣。
久眠即不能,久坐仍未得。半眠半坐间,唯尔我为适。
寄语柳仪曹,何伤此为直。
欣同众鸟托吾庐,投杖行当欲索居。不是酸寒孟东野,吾言能听果谁欤。
人世能经几白头,轻帆今又下黄牛。猿声啼过三湘雨,枫叶吹残大别秋。
信有文章光上国,那堪风月坐南楼。十年同作天涯客,犹是空江不系舟。
树乾风索索,霜叶到书闱。枝并鹪鹩宿,床吟蟋蟀归。
幽人知坦履,游子念缝衣。暗喜还家近,承颜慰久违。
笙歌吹散洞门霞,缥缈仙人海上家。听罢云林歌一曲,翻惊嵩岳种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