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湘江边绕着江岸一直走下去,不觉月亮都快要落下来了。江畔的梅树横斜,小小的花枝开放,浸满了忧愁的涟漪。梅花的一春幽愁之事有谁知道呢?寒冷的东风吹起。梅花也很快就要花落香消了。
鸥鸟离去,昔日之物已是物是人非。只能远远地怜惜那美丽动人的花朵和依依别梦。九嶷山云雾杳杳,娥皇、女英断魂哭泣,相思血泪浸透在绿竹枝上。
注释
小重山令:即《小重山》,又名《小冲山》、《柳色新》。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湘:湘江,流经湖南。
皋:岸。
茜(qiàn)裙:绛红色的裙子。指女子
依依:依稀隐约的样子。
九疑: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
断魂啼:据任昉《述异记》,帝舜南巡,死于九疑并葬于此,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奔丧,痛哭于湘水之滨,传说他们的眼泪染竹而成斑。后二人投湘水而死。
沁:渗透.
绿筠(yún):绿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白石的咏物词所咏最多的是梅、柳,这是因为其中关合着他的一段“合肥情事”,他与合肥情侣相遇于合肥赤兰桥,其地多柳树,而分手时为梅开时节。夏承焘先生的考证即为:“白石客合肥,尝屡屡来往……两次离别皆在梅花时候,一为初春,其一疑在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

  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词源》卷下)并标举了咏物词的几条原则:第一,求神似而不求形似;第二,结构上要能放能收,浑然天成;第三,所用典故必须符合题旨;第四,结句必须点明“一段意思”。若用以上原则衡量此词,可谓处处吻合。这首词在调下标明“赋潭州红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盛产红梅,以“潭州红著称于世。词中从咏红梅入手,但又不拘泥于纯粹写梅写梅写人,即梅即人,人梅夹写,梅竹交映,含蕴空灵,意境深远,收放自如,达到似花非花,似人非人,花人合一的朦胧迷离的审美境界。

  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人物、地点、时间。湘皋,湘江岸边。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注:“泽曲曰皋。”水滨江岸往往是情人幽会的理想场所,加之红梅掩映,更富诗情画意的美感。然而此刻词人写的不是相聚时的欢乐,而是写离别后的哀愁。一个“绕”字,写出百般无奈,万种离愁。绕者,徘徊也。“月坠”二字说明其“人”(抒情诗中的主人翁常常是作者自己)已在此徘徊良久。月坠湘皋,环境凄清,以此烘托心境,其愁苦悲凉可以想见。第二、三两句由人及梅,正面点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然词人不是写梅影映照于水面,而是写梅影浸透在水中,着一“浸”字,感情已很强烈,再以“愁”字形容涟漪,将涟漪拟人化了。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愁人观物,触目皆是愁色,这在美学和修辞上叫做移情。诗人写梅多写其横,写其斜。如苏东坡《和秦太虚忆建溪梅花》诗云:“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词人这里不仅写其疏影横斜,而且突出一个“小”字。“花树小”,一作“花自小”。小字有娇小纤弱意。唯其娇弱,更显得楚楚可怜,让人顿起爱心。以上三句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格风貌,奠定了全篇离别相思的基调。

  “一春”三句既是写人,也是写梅。它既承上句,进一步写梅之愁,又从“幽事”渐渐逗引起无限伤心往事,暗暗点出心目中那个“人”来。梅的“一春幽事”是什么?是“嫁与车风春不管”,转眼间“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白石《暗香》)春残花落,惆怅自怜,除清风明月外,亦复谁知?“香远茜裙归”,是以茜裙女子的归去,象征梅花之飘零。茜裙,即红裙。香气被寒冷的东风吹远了,而落花仍依恋残枝,在树下回旋。此句充满了奇妙的想象,“香”犹花魂,缥缈而去;茜裙则是由花瓣幻化出来的形象,如在眼前。这个幻化出来的形象,即是白石魂萦梦牵的合肥情侣,这是白石一生的“情结”所在,所以看到了梅花,会马上联想到分离的情人。那时节春寒料峭,红梅绽放,他与穿着红裙的女子江边分别。词人渐行渐远,回首岸边,只见那红裙渐远渐小,以至成为一个红点,就像江边的一朵红梅。……此时此刻,词人又深情地望着湘江边上的红梅,双眼渐渐模糊,幻化出当年江边的“茜裙”来。人耶?梅耶?真耶?幻耶?这样的描写,是写物而不凝滞于物,符合上面张炎所标举的第一个标准。

  过片一笔宕开,以“鸥去”结束对往事的回忆。词中本咏红梅,为何一下子又扯到江鸥?此法即张炎所云“收纵联密”中的一个纵字,也就是说不拘泥于故实,而要从远处着笔。鸥是眼前的景物,符合湘皋这一特定地点。词人在江皋徘徊,惊起一滩鸥鸟;而鸥鸟的拍翅声又惊醒词人,使他从迷惘的回忆中回到当前。啊,这一切原来都是幻觉,往昔的情事就象鸥鸟一样飞去了。词写到此处,如果继续从远处着笔,则失其收纵自如之妙,于是“遥怜”二字又把它收回本题,并与上阕的“香远”遥相绾合,从而构成一体,深得“联密”之致。“花可可”,与前面的“花树小”遥相呼应。可可,小也,形容梅朵小如红点。“可可”和“依依”俱为叠字,且平仄相谐,声韵极美。

  《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说姜白石词“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这首词上阕由梅及人,写己之相思,下阕始则宕开,几经翻转,写对方之相思。从对方写来,将两地相思系于一树红梅,故其相思之情,愈翻愈浓,益转益深。细细品味“遥怜”以下诸句,即可探知个中消息。“九疑”三句,看似写竹,实为写梅

  在词人看来,这红梅之红,分明是娥皇、女英二女的相思血泪染成的,也即自己恋人相思血泪染成的。这里用湘妃的典故,既关合潭州湖南之地,又借斑竹暗喻红梅,以娥皇、女英对舜帝之相思,比作合肥恋人对己之相思,虽从对方写来,并以侧笔刻画,然却“用事合题”,非常精当。因为其中“相思血”三字,是牵合梅与竹的媒介。这也可见白石用典的妙处。前人用典,用其本意,有时显得呆板、平直;白石用典,只是取其所需,只取其大意,不拘泥于故实,用的非常灵活

  这首词在审美价值上是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此词没有像一般的咏物词那样,斤斤于一枝一叶的刻画,而是着重于传神写意。从空处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不染尘埃,不着色相,达到“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妙境)。它通过“月坠”、“鸥去”、“东风”、“愁漪”以及“绿筠”的渲染烘托,通过“茜裙归”、“断魂啼”、“相思血”的比拟隐喻,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采的、充满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红梅形象,借以表达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三年(1086年),作者客居长沙之时。潭州就是今天的湖南长沙,南宋时盛产红梅。这首词名为咏梅,实为写怀人之情,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猜你喜欢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二八泉扉掩,帷屏宠爱空。泪痕消夜烛,愁绪乱春风。
巧笑人疑在,新妆曲未终。应怜脂粉气,留著舞衣中。
献纳高门地,君王识履声。
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逝矣嗟天命,谁欤总国成。
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
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风目,故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王护。
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莆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
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
正始余风独后凋,建字逸驾争先鹜。
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闻歌向来易感,倚孤琴倦语。记曾几、花月因循,自别何事凝伫。

费遥夜、红牙按拍,湖因可有痴云驻。为伤春蹙遍,双蛾似怜迟暮。

芳约燕兰,梦里事往,剩沧洲卧雨。渭城唱、禁得何堪,茂陵诗鬓将素。

忍重寻、旗亭败壁,最枨触、新腔金谱。翠禽边、昨夜星辰,缟衣仙路。

惊鸿片霎,怨宇三生,此情定念否。人去也、一声双泪,便抵河满,慧业愁根,更谁侬汝。

玉珰盼断,青衫湿遍,何郎诗笔犹萧瑟,再休提、旧曲霓裳序。

人因几劫,何曾换却华鬟,葬花怕无香土。

离魂化蝶,到得西泠,要柳丝繫住。尚仿佛、江山金粉,未尽消磨,几见娉婷,旧家风度。

云涯恨远,霜华愁重,相思休管鹤更瘦。便瑶台、从此迷烟雾。

淞潮待剪还慵,自拨湘弦,断肠诉与。

岷峨高峰几千丈,西蜀雄藩势尤壮。贤王久著忠孝名,巫峡川流屹相向。

始当茅土久,儒玄沐恩庥。解衣每下士,道义非尘侔。

嗟予疏野曷侍游,渺漠万里何乃远惠五彩之重裘。

京华拜领增拾袭,片片云霞相荡浮。自惭樗散为时弃,久托林泉卧榛翳。

五铢不啻芰荷轻,王门敢儗长裾曳。盛服俄惊降大庭,鹤禁封题远缄至。

凝寒陋质变春和,冱冻空山消颢气。华阳之仙人,文德并前烈。

拯济群黎冻馁除,国社安隆仰明哲。遂令眷渥及山人,亦被辉光起迂劣。

晏婴衣被十载忘,范叔号寒一朝撒。儗营大药窥洪厖,正尔宜撷雪羽云姿裳。

行穿藓涧堕晴雪,坐倚林籁鸣秋霜。千金裘,世稀有,宫锦袍,仰君寿。

李白狂歌诗百篇,应悦丹砂驻衰朽。萧条山谷绝世期,缅想青城劳梦思。

扁舟倘遂涓滴报,拭目相从天一涯。

夕阳下西山,反照林杪赤。初惊秋事早,远见霜叶色。

山林得吾心,消散理轻策。翠香袭晚秀,柔紫拾新坼。

凉蝉时一声,栖鸟相敛翼。还归卧南檐,初月照虚碧。

西望斜川烟霭低,荆溪东下泛清漪。夜来风雨秋怀共,春草池塘昼梦迟。

江左便传花萼集,曲中休奏紫芝词。安车不日联镳至,银角桃枝上玉墀。

莫栽莲在沼,莫种柳临岐。莲实中多苦,莲根中多丝。

杨柳垂长条,犹解赠别离。

池馆深深锁翠凉,课余多暇日偏长。
屋连湖水琴书涧,窗近花阴笔砚香。
吾道尚存贫亦乐,客身长健老何妨。
十年心事闲搔首,厌听蝉声送夕阳。

孤鸿失俦侣,连翩洲渚湄。自知羽翮短,不与同奋飞。

寄声奋飞者,当慎子所之。烟波渺无从,云路迥难依。

云路多鹰隼,烟波有虞机。

群峰离合海云同,天马独起如云龙。鼓鬣西行十余里,远揽积秀凌虚空。

云滚雨泄千万丈,虽有变化无终穷。极知造化鼓铸力,不数分寸人间功。

大石骑危已已,万木枕股何濛濛。连嶂崩腾首尻见,阳崖豁敞明心胸。

晨朝景气一澄霁,交人以南钦以东。五岭南来入于海,当复赖此司其雄。

惜哉谢公屐折齿,几欲马匹羞同蒙。繄余生长好游览,每望河渭思华嵩。

山川悠远意萧瑟,归来拥蔽蓬蒿中。岂谓山林落吾手,久已斧凿烦神工。

穷幽探秘余惝恍,欲语绝景诚何从。猿猱呻吟鬼悲啸,松下但有斜阳红。

因欲脱屣骑鲸鱼,飘然巨海浮天风。

止戈文为武,此戈乃止戈。戈止铸农器,敬听击壤歌。

看流莺度柳,似急响、金梭飞掷。护巢占泥,翩翩飞燕翼。昨梦前迹。暗数欢娱处,艳花幽草,纵冶游南国。芳心荡漾如波泽。系马青门,停车紫陌。年华转头堪惜。奈离襟别袂,容易疏隔。
人间春寂。谩云容暮碧。远水沈双鲤、无信息。天涯渐老羁客。叹良宵漏断,独眠愁极。吴霜皎、半侵华帻。谁复省十载,匀得晕粉,髻倾鬟侧。相思意、不离潮汐。想旧家、接酒巡歌计,今难再得。
龙护深潭草木昏,断碑元佑典刑存。
蜀仙已去吴僧少,岭上松篁亦断魂。

看山早已隘方州,放眼关河屐齿收。万灶貔貅前出塞,一篇鹦鹉独登楼。

笑搀吴语供宾戏,浇醒秦灰饷鬼愁。莫更辽阳春色误,乱红高柳拍天浮。

天■■■海上楼。云水悠悠。魂梦悠悠。何时负笈到■■。

目断罗浮。肠断罗浮。

今是昨非万斛愁。心业休休。禅业休休。临风对月泪空流。

道远难求。师远难求。

再入招提境,萧条异昔时。
流泉分古涧,荒藓上残碑。
门掩花空落,人闲鸟不知。
那能招惠远,重与话心期。

六年道路三经此,山色泉声似故人。惭愧老僧相慰问,官郎何事过门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