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感物而起兴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不能回到故乡去。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不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觉得没有面目见蜀中父老。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说法以薛天纬为代表,他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
星宫夜启苍官事,沈沈太阴雷雨。海鹤倦飞来,选般阿嘉树。
灵姿谁共伍。只老桂、伴香瑶圃。谡谡霜风,半空回首,尚通天语。
高处不胜寒,相思后、琼楼又教归去。恣意作龙吟,有清声千古。
孤怀还自抚。放直干、化工能补。紫皇护,一柱层霄,召凤鸾仙侣。
北门之外多佳丽,白水茫茫绕天际。中有幽人春野翁,摘荷采芰纫衣袂。
春野读书曾万卷,只今一字不欲看。只将元气手中调,不许红尘眼中散。
昨者铸鼎鍊九还,吾欲从之乞一丹。青牛在田不肯语,轻蓑大笠天将雨。
玉骨玲珑锦绣肠,齿牙吐出五云光。合当百宝流苏帐,金鼎常熏海外香。
愁思天涯九日晴,凭高闲望夕阳明。天清万丈秋潭影,风急三关落木声。
双阙参差连御苑,乱山合沓入边城。悬军绝幕思飞将,闻道河西已厌兵。
海上仙人挽鹿车,《五噫》歌就出关初。黔娄偕隐称良友,班女工文续《汉书》。
玉笈家藏空粉黛,青箱世业伴樵渔。又闻宫壸征闺范,不去翻来问索居。
耆旧今谁在,吾宗叔父行。文教天下读,史故井中藏。
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菽水承欢,怡色柔声。
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槃匜滫瀡,非敬奚将。
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椎牛罔及,鸡豚逮时。
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去年八月二日到,未到今年八月归。白头自爱此身在,清世敢言吾道非。
乡井梦随多病苦,江湖心与故交稀。相逢莫问莼鲈兴,不待秋风已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