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谢朓、范云当年离别的地方犹如还在,每次目睹这里的景物都不免生出愁绪
主客分别,已是青天明月;人去山空,只有那山间溪水缓缓流。
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轻响。
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长久的郁积化为浩然长歌。
注释
谢亭:即谢公亭,在安徽宜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眺在此送别过友人

赏析

  谢公亭位居安徽宣城城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朓、范云当年离别的地方犹如还在,诗人每次目睹这里的景物都不免生愁。“愁”字内涵很广,诗人思念古人而恨自己不能见到古人,度过每一天却觉得孤独,乃至由谢朓的才华、交游、遭遇,想到诗人自己的受谗遭妒,这些意思都可能蕴含其中。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两句紧承上联“离别”、“生愁”,写谢公亭的风景。由于“离别”,当年诗人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此地显得天旷山空,谢公亭上唯见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这两句写的是眼前令诗人“生愁”的寂寞。李白把他那种怀古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涂抹在景物上,就使得这种寂寞而美好的环境,似乎仍在期待着久已离去的前代诗人,从而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当年客散之前景况的遐想。这不仅是怀古,同时包含李白自己的生活感受。李白的诗,也经常为他生活友人散去、盛会难再而深致惋惜,这表现了李白对于人间友情的珍视,并且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客散”两句似乎已经括尽古今了,但意犹未尽,接着两句“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不再用孤月、空山之类的景物来写“生愁”,而是描绘谢公亭春秋两季佳节良宵的景物。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清响,景物虽美,却没有知己为伴欣赏,越见寂寞孤独。这两句看上去似乎只是描写诗人眼前的风光,而由于上联已经交代了“客散”、“山空”,因此,这种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言外的寂寞,以及他面对谢公亭风光追思遐想,欲与古人神游的情态。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诗人在缅怀遐想中,似乎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沟通了古今的界限,乃至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这里所谓“一相接”,是由于心往神驰而与古人在精神上的契合,是写在精神上对于谢公旧游的追踪。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但其中却表现了李白的精神性格。他的怀念,表现了他美好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志趣情怀

  李白的五律,具有近似于古体的特点。这,一方面体现在往往不受声律的约束,在体制上近古;而更主要地则是他的五律绝无初唐的浮艳气息,深情超迈而又自然秀丽。像这首《谢公亭》,从对仗声律上看,与唐代一般律诗并无多大区别,但从精神和情致上看,说它在唐代律诗中带点古意却是不错的。李白有意要矫正初唐律诗讲究词藻着意刻画的弊病,这首《谢公亭》就是信笔写去而不着力的。“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浑括地写出了谢公死后亭边的景象,并没有细致的描绘,但青天、明月、空山、碧水所构成的开阔而又带有寂寞意味的境界,却显得高远。至于诗的后四句,王夫之说得更为精辟:“五六不似怀古,乃以怀古。‘今古一相接’五字,尽古今人道不得。神理、意致、手腕,三绝也。”(《唐诗评选》)因为“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二句,写得悠远飘逸,看似描绘风光,而怀古的情思已包含在其中。“今古一相接”五字,一笔排除了古今在时间上的障碍,雄健无比。尤其是“一相接”三字,言外有谢公死后,别无他人,也就是“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的意思。这样就使得李白的怀念谢公,与一般人偶尔发一点思古的幽情区别开了,格外显得超远。像这种风神气概,就逼近古诗,而和一般的初唐律诗面貌迥异。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忆得当时病未遭,身为仙驭雪为毛。
今来沙上飞无力,羞见樯乌立处高。
穷奇投有北,鸿鹄止丘隅。
我已魑魅御,君方燕雀俱。
道应无蒂芥,学要尽工夫。
莫斩猿狙杙,明堂待栋桴。
泸水清,泸水之清如镜平。
蜀江西来流沄沄,内江胥命如逡巡。
两江合处耸百雉,表里益梓巴夔分,
如户有限齿有唇。云南与夜郎,
甫隔东西邻。山川之险守在人,
武侯气焰千古犹长存。有来范侯人中英,
蜀国忠文之子孙,清姿劲气排秋旻。
立朝物望高缙绅,睥睨众醉某独醒。
乌台纵好羞呈身,十年江海心朝廷。
泸水清,我歌慷慨君试听。
蜀东诸镇泸最重,范侯之来更觉一百如金城。
东军之骄昔所患,南诏之黠那易驯。
我侯方寸澄止水,镇以寡欲抚以诚。
重门严柝夕烽冷,紫逻杂耕膏寸匀。
七年逗遛不得去,边民爱侯有如父母亲。
今年北边羽书急,两川夫调纷苛征。
吏敲门,农辍耕,
期限迫星火,顷刻那得停。
黄金弃卖如土贱,楮幣翔踊余贯缗。
立谈之顷富作贫,县官忍复规其赢。
五十六州汹汹如浪沸,独有三泸之江清复清。
有客东州来,为我委曲陈。
范侯畴昔澹无累,贯朽之积本为民。
二分官与输一分,一分犹恐民颦呻。
军储糴本仍借给,少待秋熟宽作程,
风和日晏江上村。老醉稚拥争扶迎,
吏呼何曾怒目瞠。只有提壶布谷日日晓晴,
乐哉三沪之国有如华胥与大庭。九重天远呼不闻,
侯忍弃我旭乡枌。强敌游魂尚三秦,
边头何时能撤屯。帑无羡帛粟空囷,
将骄卒惰难使令。义徒星散自啸聚,
往往千百相为群,秋霖淫溢稼不登,
仲冬虺雷鼓轰,我心隐思鼻酸辛。
人情玩愒浑不悟,有才空使棲岩扃。
我闻泸民爱侯心不释,祝侯寿考备如忠文。
侯虽洁身玩泉石,独忍一息忘吾君。
何时玺书自天下,诏侯起家朝紫清。
夫持国论开太平,整顿宇宙驱妖氛。
却学忠文挂冠神武门,笋舆野服归游峨与岷。
杜陵昔览舂陵行,知元使君实国祯。
悠悠千载缺嗣音,击节为侯歌斯文。
泸水清,泸水清,
采诗之官今何人,歌成肝胆空轮囷。

蜀山崔嵬去天尺,千峰万嶂攒列戟。奔涛坼峡斗雷霆,削铁层层梯绝壁。

青天鸟道瞰窅冥,终古蚕丛见开辟。地缩千盘云栈重,天回四游阁道窄。

牛车络绎不断头,飞走凌兢罕接翼。轮鞅牵确如有声,人鸟夤缘共一迹。

穴穿重掩身入霤,登顿巉岩足上壁。此图瑰璚画者谁,似为升平写物色。

天汉津梁扼关陇,沃野舆图跨梁益。参旗横拂东井深,褒斜钩连子午直。

邛竹蒟酱来东西,滇僰冉駹走阡陌。何烦力士挽金牛,是处戎王贡瑶碧。

郫筒好酒车郤载,织成锦段马荐席。烝徒犹拜古帝魂,学士能铭剑阁石。

呜呼此图不易得,全盛方舆真可惜。丹青如阅《华阳志》,衣裳不为左担易。

何物毡车掣橐驼,况乃穷庐盖服匿。卧龙跃马定谁是,锦江玉垒还自昔。

雪江老人头雪白,吮笔经营口嚄唶。画师有心人不识,老夫看画长叹息。

累累城上星,河汉流清光。耿耿不能寐,寤言起彷徨。

彷徨立中庭,辽辽夜未央。白云涂我衣,北风吹我裳。

还坐顾四壁,兰灯一何明。缄书寄远道,涕泣下纵横。

倦鸟无故林,游子无故乡。驱车出门去,徒侣相扶将。

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物外神仙风骨,人间富贵功名。眉长新有秀毫生。荡座酒光花影。清暑玉壶书永,少年金印身轻。他年旌节看归荣。笑傲五湖烟景。

复阁深沈人到稀,官梅孤秀及花期。地寒竹柏应为伴,春近冰霜信有时。

不恨未开烦久待,正怜将落赖偏迟。催人头白何由奈,可在江南寄一枝。

墓柳青青墓草黄,一盂麦饮奠椒浆。可怜无限伤心泪,洒向东风血数行。

清霜摇落满林秋,漠漠寒云天际流。山径无人拥黄叶,野塘有客漾轻舟。

姑妇孀居守寂寥,闭门风雨任飘摇。柳因秋早惊先落,松到岁寒知后凋。

一寸丹心同耿耿,百年华发共萧萧。由来节义关名教,看取曹娥庙下潮。

宝胜宾春,华灯照夜,穷冬浑然如客。炉焰麟红,杯深翡翠,早减三分寒力。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懊恨东群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官河两岸土城低,旗帜青红望欲迷。万木千林谁伐尽,数家茅屋野乌啼。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春堤何处绿丝垂,管领东风千万枝。小鸟也知长爱惜,碎声长似说芳时。

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
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
入手驯难得,当场怒不平。
秋高见余勇,一忆度辽兵。

平生五岳志,局迹一閧内。西履愺题颠,东至田盘背。

纵横四百里,牛转蚁附蚁。最录天下碑,一一识所在。

脱鞿事幽访,寰宇先嵩岱。黄翁《历下记》,真迹杂图绘。

今年落吾手,敝帚百朋贵。乘轺来此邦,得兆若灵蔡。

泰山不北移,黄河忽南迈。落落山水缘,坐令俊观隘。

明湖晚揩镜,鹊华秋拥黛。譬彼人士佳,不在声名大。

愿为十日留,芒鞋易冠盖。千佛手拓新,万纸归装载。

斥鴳笑鹍鹏,天地本一芥。

潘花近种伯鸾溪,榜客传歌到穆西。霜肃兜鍪明夜郭,风熏襦裤煖春堤。

才多洒墨楼千尺,泽布平徭雨一犁。自是卧辕欢借冠,御屏久已注铨题。

眼大如环,头匾似扇。
丛为不省已非,偏笑漳泉福建。
著实处用无七纵八横,脱空时曰有万化千变。
焚香稽首赞扬,也是神头鬼面。

我曾天台游,于今四十载。一朝忽复来,时节如有待。

形骸觉老景,景色殊不改。雨中寻旧迹,触目云叆叇。

岩瀑落千寻,涧花纷五彩。崖深藓苍苍,溪浅石磊磊。

昔时所未到,足力胡可殆。要当至绝顶,直下小沧海。

兹山八万丈,端的不吾绐。伟哉造化功,疑若有真宰。

黄精煮甚食,茯苓良可采。何当诛茆居,此志终有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