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谢朓、范云当年离别的地方犹如还在,每次目睹这里的景物都不免生出愁绪
主客分别,已是青天明月;人去山空,只有那山间溪水缓缓流。
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轻响。
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长久的郁积化为浩然长歌。
注释
谢亭:即谢公亭,在安徽宜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眺在此送别过友人

赏析

  谢公亭位居安徽宣城城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朓、范云当年离别的地方犹如还在,诗人每次目睹这里的景物都不免生愁。“愁”字内涵很广,诗人思念古人而恨自己不能见到古人,度过每一天却觉得孤独,乃至由谢朓的才华、交游、遭遇,想到诗人自己的受谗遭妒,这些意思都可能蕴含其中。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两句紧承上联“离别”、“生愁”,写谢公亭的风景。由于“离别”,当年诗人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此地显得天旷山空,谢公亭上唯见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这两句写的是眼前令诗人“生愁”的寂寞。李白把他那种怀古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涂抹在景物上,就使得这种寂寞而美好的环境,似乎仍在期待着久已离去的前代诗人,从而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当年客散之前景况的遐想。这不仅是怀古,同时包含李白自己的生活感受。李白的诗,也经常为他生活友人散去、盛会难再而深致惋惜,这表现了李白对于人间友情的珍视,并且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客散”两句似乎已经括尽古今了,但意犹未尽,接着两句“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不再用孤月、空山之类的景物来写“生愁”,而是描绘谢公亭春秋两季佳节良宵的景物。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清响,景物虽美,却没有知己为伴欣赏,越见寂寞孤独。这两句看上去似乎只是描写诗人眼前的风光,而由于上联已经交代了“客散”、“山空”,因此,这种秀丽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言外的寂寞,以及他面对谢公亭风光追思遐想,欲与古人神游的情态。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诗人在缅怀遐想中,似乎依稀看到了古人的风貌,沟通了古今的界限,乃至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这里所谓“一相接”,是由于心往神驰而与古人在精神上的契合,是写在精神上对于谢公旧游的追踪。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但其中却表现了李白的精神性格。他的怀念,表现了他美好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志趣情怀

  李白的五律,具有近似于古体的特点。这,一方面体现在往往不受声律的约束,在体制上近古;而更主要地则是他的五律绝无初唐的浮艳气息,深情超迈而又自然秀丽。像这首《谢公亭》,从对仗声律上看,与唐代一般律诗并无多大区别,但从精神和情致上看,说它在唐代律诗中带点古意却是不错的。李白有意要矫正初唐律诗讲究词藻着意刻画的弊病,这首《谢公亭》就是信笔写去而不着力的。“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浑括地写出了谢公死后亭边的景象,并没有细致的描绘,但青天、明月、空山、碧水所构成的开阔而又带有寂寞意味的境界,却显得高远。至于诗的后四句,王夫之说得更为精辟:“五六不似怀古,乃以怀古。‘今古一相接’五字,尽古今人道不得。神理、意致、手腕,三绝也。”(《唐诗评选》)因为“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二句,写得悠远飘逸,看似描绘风光,而怀古的情思已包含在其中。“今古一相接”五字,一笔排除了古今在时间上的障碍,雄健无比。尤其是“一相接”三字,言外有谢公死后,别无他人,也就是“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的意思。这样就使得李白的怀念谢公,与一般人偶尔发一点思古的幽情区别开了,格外显得超远。像这种风神气概,就逼近古诗,而和一般的初唐律诗面貌迥异。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一兹风靡草,再视露盈条。
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花旧说,南昌好。花宜占,东风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西江望士众长兼,卓荦传家在一男。
壮志异时开史牒,妙龄终日对书龛。
桂堂发策收科选,樱苑颁诗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试可,小州怀绂果才堪。
分台拜职荣先入,抗疏辞恩耻横覃。
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
龙鳞直为当官触,虎穴宁关射利探。
朱毂兽头终协梦,粉闱鸡舌更须含。
均输北转荆门鷁,劝课西临蜀市蚕。
期信有儿迎郭汲,食贫无地乞羊昙。
櫜垂铃栈驼鸣(囗中加竭去立),节拥棠郊虎视眈。
归见广墀瞻斧藻,对扬初服改朱蓝。
进班华省财方阜,出按穷边虏稍戡。
帝命贾琮当冀北,民歌姬奭次周南。
投壶飨客鱼无乙,伐鼓搜兵马有驔。
鲸鬣掀红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
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大斗时时能剧饮,轻裘往往只清谈,乾龙已应天飞五,晋马徐观昼接三。
道在君臣方自合,德侔乡长亦谁惭。
便蕃肯较平生宠,放旷皆知雅性妉。
委佩去辞廷殖殖,扬舲来得府潭潭。
一尊客语从容尽,千里人情委曲谙。
岂但故多扶杖祝彭聃。
幕中俊乂闲刀笔,帐下骁雄冷剑镡。
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
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
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
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
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
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
卷曲尚谁知散栎,峥嵘空此咏枯楠。
平地烟霄向此分,绣楣丹槛照清芬。
风帘春卷秋空碧,剩见西山数岭云。

瑶琴欲高张,角弓贵持满。至人漱正阳,神明日三浣。

驾言陟天孙,揽啸迎风馆。明月升娥光,鲜霞流玉盌。

逢君安期子,相求何嬿婉。至道如膏粱,厌饫世所罕。

秦皇不可说,怀策自萧散。抚节一悲歌,时逝将奈何。

玄霜杀百卉,积石扬洪波。宁无鲁阳德,回日扶桑柯。

头白渔郎,问重见、洞里桃花何世。流水休恋桃源,蓬莱正尘起。

凝望眼、金扃玉阙,渐销尽、海东云气。犯斗槎回,支机石老,题恨无地。

又还念、辽鹤归来,奈乡梦、重重渺难寄。愁向十洲屏画,说沧桑馀事。

残篴外、西江落月,见故宫、洗面清泪。谩倚烟柳津桥,杜鹃声里。

粤海关开海舶过,渔人生计只渔蓑。从今不用愁饥馁,鱼课承恩减已多。

羽盖翩翩下九重,江乡秋晚滞仙踪。信传真府凭青鸟,剑舞瑶台走碧龙。

顷刻风云兴五岳,须臾雨泽慰三农。殷勤欲问参同契,双舄遄飞未易从。

纷纷猎骑带禽归,应识诗囊与众违。马上吟怀随嶂远,月中笔阵逐鸿飞。

寒生红叶霜千树,梦绕青镫火一围。拟借床头云满瓮,为酬佳句款荆扉。

洞庭始波木叶零,岳阳正对君山青。叠浪浮天天欲湿,长风不唤痴龙醒。

侬家青草湖边住,呼吸湖光阅朝暮。由来少小狎波涛,烟艇空濛自来去。

夫婿轻狂耐远游,无边风月替人愁。空江梦落鱼龙夜,故国心伤鸿雁秋。

春流三月涨桃花,送君双桨去天涯。菰芦一夜北风起,那得狂夫忽忆家。

秋来春去无消息,依旧明湖蘸晴碧。君迹真浮水上萍,侬心化为山头石。

浮萍化石不相当,黄姑织女遥相望。生来不识关山路,侬意远随江水长。

飘泊生涯何足惜,叶叶轻帆送行客。未乘单舸逐鸱夷,忍抱琵琶诉幽魄。

片席遥转磊石山,湘灵仿佛开烟鬟。重瞳翠华委寂寞,至今泪血犹斑斑。

缥缈湖云馀古绿,丛筱千年青一束。侬今有泪不轻弹,恐染江头万竿竹。

一霎天风忽怒号,潜蛟水兕纷腾逃。鲛人弄珠天为泣,长鱼跋浪山齐摇。

况复颠狂吹急雨,白波如山未可渡。生憎浦口恶石尤,不阻征人去时路。

君意不如湖水湛,君情不如湖水深。湖心深浅有时见,君心深浅愁人心。

三年萍迹客神京,一拜萱堂又此行。山色欲冥知雨信,岸痕齐剥记潮生。

乡书不到肠堪断,海寇初闻梦亦惊。试上北城閒注目,长江东去阔无声。

东海有珊瑚,乃在龙伯宫。托根蓬莱绚,丹霞绚晴虹。

铁网求之无底谷,一朝置在黄金屋。绚家富儿不识珍,如意一击同飞尘。

岂如阆苑蟠桃树,一花一实三千春。

青青江上柳,远行曾送君。自从君归来,几见柳条春。

行役如昨日,行卷展犹新。如何卷中字,半是古时人。

雨将残暑去,风送新凉至。安得归梦成,长夜愁不寐。

只有吴公子,频来慰客愁。空山悲落日,积雨卧清秋。

贫贱余青眼,艰难到白头。孤怀无可寄,为尔一凭楼。

骏马蹋铜蹄,金羁艳陇西。
郎应重意气,妾岂向人啼。
高亭暑夜景相和,凉月絺衣挂薜萝。
杨柳风轻湖面阔,不知何处藕花多。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祖觞东馆,移舟南渡,江天云树离离。盘谷渔樵,舞雩风咏,渴心常望云霓。知与故人齐。念翼残犹铩,足蹶还羁。百折江流,峡猿水鸟助孤凄。几回梦绕山西。耐疏篷夜雨,惊枕晨鸡。对无声诗,哦有声画,仪形已见端倪。回首暮云迷。又桐飞金井,燕落乌衣。有意相思,双鳞乘羽莫教迟。

西方大法如来说。众生一切咸无著。此佛悟真元。蘧然几万年。

人生原是梦。何事纷争控。佛已示人疲。人间犹未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