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诗写自己匆匆归家发现旧居的荒败景象,表达了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全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叹惋之情中却展示了自己立志发愤读书,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诗在形式上既讲求格式又不为格律所羁缚,体现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形式迁就内容的特点。
诗中的李白归心似箭,未洗征尘,行色匆匆,即叩访山门。那久违的远山近水仿佛对他有意,那故园的芳草仿佛对他有情。在归来的路上,他以诗人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绿的“一条藤径”,那高远的“万点雪峰”,满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叶,一谷厚厚浓浓凝滞不动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树古木破江而横。
根据诗中的描写,万点静寂的雪峰前有一条鲜活碧绿的藤径,人踪渺无的自然里有冲风冒雪的嫩篁常青,纵然“谷寒云不行”,纵然“古树倒江横”,但静寂中依旧有远山的召唤,死灰中依旧有顽强的生命,这就是不灭的人性之灯。正是在这样的自然里,在这样的山水中,李白真切地感到,他的心是属于阳光、雪峰、嫩竹、白云和大自然的,也只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山水中放情,心在自然山水中平衡,诗人在登山涉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给予他的无限生命力和无尽的快慰感。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两句,表明李白此次回归“旧山”,只是作短暂停留,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又将远离。“归”即将“别”,要告别自己熟悉的居所,告别多年读书学习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无怪乎作者使用了那么多笔墨。诗中明白宣告“去合到三清”,意即以诗文干谒权贵,重用于当世,以伸鲲鹏之志。
李白的这种对自然山水的心仪与交流,是一种人格的“寻真”。他希望达到的,就是借客观自然山水的清凉,来尽情洗涤自己主观的俗虑。在李白的笔下,自然山水有时就是一种象征,当自然山水被当作是一种客观关联物,作为一种永恒的象征时,它就能使李白产生强烈的时空意识。
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在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剑外归乘使者车,浙东新得左鱼符。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
彫得心肝霜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三吴一虎臣,矫矫韩永熙。韬钤罗胸臆,威光生颔颐。
束发冠惠文,辨彼浮江尸。三十仗节钺,开府章江湄。
墨吏解组绶,桀王去军麾。再谪再起家,云中总佽飞。
是时王威宁,陛见相参差。裕陵左右顾,拊髀为嗟咨。
粤寇玩招抚,岭表连疮痍。朝廷赫斯怒,征发十万师。
拜公为大帅,两广专制之。崎岖断藤峡,指画列须眉。
踏平荔浦寨,飞渡修仁溪。衣履罥菁莽,矢石先偏裨。
蠢尔苗獠骨,斩磔高陵坻。一炬照千峡,胆落百种夷。
洗戈府江水,勒铭罗山崥。归开苍梧府,旁建十丈旗。
膝行前夷王,长跪临监司。手注逆酋血,满引金屈卮。
监司众错愕,手战谁能持。至今海南广,璟颜戟其髭。
盼蚃凛血食,威名怖夜啼。惜哉百战勋,荫绝羽林儿。
故府倘可问,无为徒叹欷。
羽檄催军岁晚归,海南消息定何如。腰边虽少封侯印,囊底应多荡寇书。
越水闽山牵旧梦,蛮烟瘴雨袭轻车。短衣匹马男儿事,莫恋丘园月下锄。
鳌极天初补,娥池月已修。鲜飙生广厦,清旭映垂旒。
玉漏聪无壅,重瞳视不流。凝神思燕翼,虚己纳鸿猷。
章撤金炉灺,筵收玉斝浮。甘泉归步远,太液便程优。
鹦鹉栖宫树,鵁鶄避客舟。商耆戋汉币,瀛俊膳唐羞。
名辈应相语,明时岂易酬。徘徊西掖晚,雁影度延秋。
都水使者日边来,黄金虎符照漕台。笑持英簜入沧海,不比徐福求蓬莱。
将军昔骑青骢马,风采桓桓丹阙下。紫髯如戟半成霜,议论精神更潇洒。
今年运米发东吴,三百万石皆明珠。扬旗列戟耀云汉,伐鼓鸣金转舳舻。
将军尚文今尚武,何物鲸鲵敢予侮。搀抢荡灭凋瘵平,报政归来奏明主。
谷雨新晴后,头纲驿递初。绿挼双掌细,香迸一旗舒。
玉盎梅花喷,银瓶薤叶储。赐先黄阁老,波及大君余。
竹里泉声沸,窗间午睡徐。当筵思笋蕨,奉母忆篮舆。
旅食经年别,平安数寄书。缄题将远问,藉以慰门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