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南。”词人一开篇就以泼墨式的手法,大笔挥洒,刻画出了一幅烟雨送别图。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船儿十分轻捷地从渡口离开,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这里,词人没有直接去写送者和行者,而只以津、舟、江、雨所组成的浑茫开阔的图画把二者都包容在其中。词人将“径”字加于“度”前,大有深意。“径”,直也。即使是妻悲女啼,情意绵婉,即使是气候恶劣,雨急浪险,船还是径直开走了。一字着力,用心良苦,寄情于景,令人回昧。
“双艣本无情,鸦轧如人语。”三、四两句,词人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出人意料地把摇动双橹而产生的连续低沉的声音当做触媒,由此而来的设想“荒诞”而又人情。连这本无生命、无感情的“双艣”也为上述的送别场景所感动,像一个阅尽人间悲欢的老人那样发出深情的喟叹,此时郁积于词人心中的感情也就不言而自明了。“双艣”“人语”的内容应充斥换头。当然,这实际上也就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前两句化用故事,对偶天成。这本来是两个各自独立并完整的故事,词人却借双艣之“口”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效果顿时强烈起来。一方无行,一方痴情;一方薄幸,一方坚贞。相比之下,人们很自然就会得出一敬一贬的结论。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最后两句以反诘呼起,透出更加强烈的感情。词人在“有什么东西能系住你的心”这一问之中,已经是在谴责丈夫之负心。接着,又以家中还有刚刚能够扶着床沿走路的三岁女儿来进行再一次的劝喻,诚挚委婉,撼动人心。
词人在词中将物拟人,以“物语”传己情。词人在接受这一影响的同时,以“舷语”来写自己心中所想,可谓推陈出新。
扪胸极坦荡,何时幻嵯峨。为山仅二仞,倒影临池波。
袖中出太华,夜负烦夸娥。儿童尽惊倒,势欲苍苍摩。
鬼凿混沌窍,灵探星宿窝。碧云飞未起,作态犹婆娑。
篆文志其胁,安知非皇娲。小窗学跏趺,尽日对吟哦。
祇愁风雨来,跋扈如天魔。挟山以超海,老矣将奈何。
野水弯环,空烟澹薄,孤亭尚恋斜晖。游骢散后,幽寻尘外偏宜。
暗想南湖雁影,翩然冲雪独吟时。萧闲境,冷怀高韵,襟抱谁知。
今我瘦藤倦倚,对女墙西畔,隐约山眉。虚廊坠叶,从前爪印都迷。
换尽芦湾细柳,一枝不借暝鸦栖。夷门路,闷拈新句,遥寄相思。
条风动芳树,素月流金波。阳春宋玉和,子夜秦青歌。
江水舟航日夜东,故人音问得常通。君才能挽千钧重,我老惟怀一亩宫。
自古山林容小挽,只今台省有诸公。欲知别后诗成处,都在花香竹影中。
牂牁何处莫穷源,万折千矶剧迅奔。寸寸上来良亦苦,不知断却几番魂。
一种铸人心,殷勤忘耄耋。微言证未莹,乃作两乡别。
秋花伴还辕,红叶缀山嵲。去来无心云,即境亦可悦。
小子澹尘缘,游怀半生结。力耕待儿长,访道识英杰。
追随白岳巅,茹芝玩松雪。
结带事远方,六亲相决绝。明日疆场人,今日尊酒别。
远人语六亲,此行勿啼血。丈夫急国难,草莽亦臣节。
中宵闻点兵,慷慨荷长戟。落月光亏蔽,泉流水呜咽。
同行各有类,宛马蹄踣铁。临敌愤欲前,贼势颇猖獗。
至尊日西顾,屈指大献捷。嗟域羊将狼,情事不可说。
前日侦者至,愿即受羁绁。幕府为解颐,辕门尽欢悦。
革面未旬日,仍复据其穴。全楚人刳屠,中州土崩裂。
王孙屡婴祸,宰相实塞拙。悔罪独雉经,谁云是明哲。
我本远戍人,顾此愤益切。进止莫敢议,吞声驻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