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山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表明不追逐俗世的高志。
因为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州牧那里去喝酒。
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一边观赏菊花一边饮酒。
我此时的心情不好,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整日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自在啊。
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举酒祭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有几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以后还有机会大展宏图。
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劝大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边喝酒边听音乐,周围还有人伴舞。
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人们像落叶一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里,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乐过。
注释
《晋书》: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曰:“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耶!”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闻,遂欢宴穷日。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问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陶渊明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艺文类聚》:《续晋阳秋》曰: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重阳:《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北堂书钞》:谢承《后汉书》曰:周景为豫州刺史,辟陈蕃为别驾,下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蕃惶惧,起视职。
响山:《方舆胜览》:响山在宣城县南五里。
《一统志》:响山,在宁国府城南五里,下俯宛溪。权德舆记:“响山,两崖耸峙,苍翠对起,其南得响潭焉,清泚可鉴,潆洄澄淡。”
霜丝,乐器上弦也。
《韵会》:“胄,裔也,系也,嗣也。”
琴高:《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日,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山海经》: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郭璞注:冰夷,冯夷也。
《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
《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
《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
《河图括地象》:冯夷恒乘云车,驾两龙。白龟,事未详。
《楚辞·河伯》云:“乘白鼋兮逐文鱼,气汝游兮河之渚。”白龟殆白鼋之讹欤?
酹:《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木华《海赋》:“波如连山。”太白本其语而倒用之,谓“连山似惊波”,遂成奇语。
谢朓诗:“合沓与云齐。”吕向注:“合沓,高貌。”
《说文》:“酩酊,醉也。”
卢照邻诗:“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
《晋书》: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载(753)重阳日作于宣城。清人王琦云:“玩诗意,当是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应有缺文。”所言似是。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赠崔侍御二首》,与此诗情景相接。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听说邕州暂驻航,有金如粟马如羊。
五千里地通中国,四十三州控大荒。
武事建时文未丧,化风宣处教无方。
朝家学校能南越,庆历诸公未易量。
上方精舍远,共宿白云端。寂寞千峰夜,萧条万木寒。
山光霜下见,松色月中看。却与西林别,归心即欲阑。
月帔星冠敞翠屏,白腮红颊两眉青。
鱼鳞小殿波纹滑,龙尾长旗雨气腥。
巫女沉牛歌宛转,彭郎回马拜娉婷。
兰舟愿祝东风便,一夜夷犹过洞庭。

释子安禅何处山,镡津溪上薜萝间。身将鹤畔松同古,心与岩头云共閒。

九峰禅观鹤云月,百六滩声广长舌。翠竹黄花总是禅,西来直指何言说。

磨砖作镜无光彩,刻舟求剑知何在。吾乡兄弟刹那间,若问江湖三十载。

戒刀禅尺与蒲团,定里休将色相看。直教铁铸脊梁骨,不用安禅禅自安。

我祖之冢萝山阳,昔者沃土今遐荒。十里燃烽五里堠,白日黯黯旗飞扬。

手栽三松燃松长,谁其守者豺与狼。呜呼一歌兮歌声促,海隅是日家家哭。

霜清木落九秋天,十里寒江罩晚烟。记得故人舟泊处,钓竿生在石崖边。

锅无粒粟灶无薪,只有松楸可济贫。半卖半烧俱伐尽,可怜流毒到亡人。

竹符驱我出山来,万事无心付酒杯。
又见江城春到也,伤情却忆故园梅。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拗叟性拗好必天,天可必乎恐未然;若道天终不可必,何以今年异去年。

去年争构连云宅,去年争置膏腴田;去年二八娉婷女,明珠争买不论钱。

得陇望蜀意未足,营谋最巧祸最先;良田广宅皆易主,娉婷伴宿阿谁边!

狐死兔悲亦何益,后视今犹今视前;此翁留得记性在,虽无急性总无偏。

转祸为福固有道,惟应刻刻念好还;人敢欺天天必怒,人解畏天天自怜。

听我长歌泄天秘,莫笑拗叟拗而颠!

苍莽昼难分,崎嵚自昔闻。
岩居低附谷,磴道直披云。
马踏经寒雪,雅翻未夕曛。
西夷通蜀路,因诧长卿文。

蜀江导清流,扬子挹馀休。含光绝后彦,覃思邈前修。

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当途谢权宠,置酒得闲游。

朝游南郭墅,薄暮小车归。
始识闲居乐,无言夙志违。
入村逢酒熟,近圃惜花飞。
不尽酣歌兴,孤城下夕晖。

公生博物好奇古,劝我搜求秦望碑。我来稽阴且三载,梦寐绝顶云俱驰。

事非近代问父老,鼻祖已来犹不知。或云其山多虎狼,渊湫罅井蟠蛟螭。

魍魉木客忌人到,阴霾贼雾迷羊歧。樵夫悬磴惧失势,一落万丈谁能支。

吾意此如钟乳穴,民昔畏扰相诪欺。曩时山东之罘石,磅砰入海无津涯。

固知秦人游戏馀,非民之利宁一时。暇日登临云门寺,僧曰若耶溪上奇。

山曰何山势最峻,丹鹤夜宿天孙枝。南望天台西钱唐,下视峰岫如群儿。

李斯篆书真刻本,昔人避乱此见之。裹粮遂偕墨工往,扳崖贯木如鹿麋。

举觞酹酒山之神,千古呵护烦神司。销铄仅存三尺许,龟趺就凿山石为。

剜苔剔藓随手剥,面节背角摧霜皮。老龙脱甲蛇解蜕,铺纸拭墨漫披离。

收藏入袖恍若失,遐想往昔还嗟咨。我闻太古功德盛,铺写不尽乾坤仪。

诗书纸上自不朽,金石还有磨灭期。秦皇不慕仁义业,直谓尧舜犹瑕疵。

焚书欲盖前代美,宁闻伏生传有颐。后生不废丞相书,歌颂虽在皆浮辞。

惜哉此纸无一画,欲记存亡人应嗤。他年好事继追访,姑愿首尾观吾诗。

渔翁独爱清江水,孤棹横斜烟雨里。一声欸乃隔江闻,举网得鱼满筐美。

老妻报到茅柴香,烹鱼篘酒邀客尝。酒酣睡熟唤不醒,满江风露天茫茫。

画工曾向江头见,几度临流深叹羡。归来拈笔写半幅,画耶景耶皆莫辨。

客从何处得此图,壁间彷佛成江湖。应知濠濮不在远,庄生乃是天之徒。

青缕针长,灵犀梳小,妆成内家。正兰膏试后,微粘绣领,红丝系处,低衬银叉。

背面丰神,镜中侧影,爱好工夫著意加。端详久,要双分燕尾,雅称盘鸦。

春寒较重些些。被护耳、貂茸一半遮。甚罗巾风掩,轻笼颈玉,鬓云醉舞,欲度腮霞。

蝉翼玲珑,鸾钗勾惹,髻畔斜承半坠花。香闺伴,问垂髫拢上,几许年花。

迟迟春昼长,冉冉东风软。寒食乍晴天,红紫芳菲遍。
前峰积翠横,新涨_蓝远。向晚淡烟迷,一段屏山展。

长安共被一镫凉,忽漫行踪各渺茫。书到方知留夏口,冬来犹未到郧阳。

分携南朔云千里,飘泊江湖泪几行。无限离愁谁共语,渚烟汀火隔潇湘。

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

孤屿遥相认,危樯觉有灵。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

峨峨雪岭与天齐,缩猬毛胶万马啼。多少诗家谈览胜,几人曾到大荒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