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耿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
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
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
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
我独目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
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注释
板桥浦。地名,遗址在今南京西南。《水经注》: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太平寰宇记》;板桥浦,在升州江宁县南四十里,五尺源出观山三十六里,注大江。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俊秀丽,为李白所景仰。
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有“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的诗句。
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
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
霜江:此指长江。
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徵:即”征“。
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洒酒,一作“洒泪”。

赏析

  此诗的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起首二句:“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一问一答,天真活泼,明快自然,饶有民歌风味。诗人仰望秋空,看到在这寥廓空明的天宇上远远地闪烁着两颗银亮的玉绳星。三四两句写玉绳星照耀下的金陵城。诗人放眼远眺,但见玉绳星斜斜地、低低地嵌镶在建章宫高大的楼阙旁边,发出格外耀目的光芒,对着整个金陵古城。这四句从大处落墨,先写天空,后写地面,连接自然,展现出碧海般的青天,白玉般的明星,以及星光照耀下的金陵城巍峨宫阙的剪影,境界空阔高远,正融注了诗人秋夜泛月时那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绪。如果更深细地品味,这四句诗已隐隐透露,出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情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有“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等写景佳句,李白诗的三、四句,显然是有意点化了谢诗,借以寄寓对谢朓的缅怀、追慕。而且,这两颗璀灿的玉绳星,一颗斜照建章阙,一颗耿对金陵城,仿佛具有象征的意蕴。它们在浩渺秋空中互相映照,仿佛正是谢朓、李白这两位古今相通、精神契合的天才诗人的化身。

  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这里“汉水”借指长江。诗人不说“长江”而说“汉水”,是为了避免同下句“霜江”字面重复和音声相混。在板桥浦信步泛月的李白,俯视着脚下的大江,但见清澄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此刻,谢朓描写大江黄昏美妙景色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自然跳上心头。对景吟诗,使他产生一种悠然神远的感变,仿佛自己已超越古今的界限,同小谢一起联袂步月,同赏秋江美景,推心置腹地纵论人生、品评诗文了。李白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与古人神游的幻想境界里,以致忘怀了一切。他久久地凝望着明月逐渐西斜,月光如乳汁般倾泻在长江之中。直到月落星隐,天将破晓,朝雾弥漫洲渚,寒气侵袭发肤。这四句写秋江月色,明丽皎洁,清幽飘逸,动静相生,空灵迷人。而在这幅秋江月色图中,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这里表现出他的神态和心绪的变化:先是缅怀遐想古人,继而是与古人神游的畅快,接着是从遐想中醒悟过来发觉古人不可得见的寂寞怅惘,这四句妙在不是静态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而是从时间和景色的变化之中暗示出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着痕迹,纯乎天籁。

  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人在板桥浦自斟自酌,没有知音同欢共饮,虽追慕谢朓,但毕竟相隔数百年,谁也不能把古人找回来。而在当今现世,像谢玄晖这样才华高妙、志趣相投的人,是很难得再遇到的。想到这里,诗人深深感到孤独寂寞,挥杯洒酒无心再饮。一股悲凉抑郁之气,充满了他的胸中。结句暗用梁代诗人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而融化无迹,如同己出。至此,诗人不仅婉曲尽致地抒写了对古人的缅怀遐思,而且借痛感斯人之不可复遇,宣泄出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创作背景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二十六岁,游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此诗即作于这年秋天游金陵之时。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惨惨凄凄秋渐紧,风雨更潇潇。强把炉薰寄寂寥。无语立亭皋。
客路十年成底事,水国更停桡。苍鸟横飞过野桥。人不似、汝逍遥。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昔游江户三十馀,芝荃二公深器余。甲午一战曲在我,捲旗跋浪归舟俱。

年将七十忽重至,堂堂九原不可呼。郎君持节正壮岁,重我视昔情尤殊。

翠松红叶照白发,残年残世同欷歔。斗枢霞意语何巧,文采焜耀惊东隅。

高才名门贵风节,以义相厉吾岂诬。

东园翁今六十馀,面常泥垢发不梳。身藏宝剑人不识,反闭衡门读古书。

此翁十五二十时,欬唾落地迸成珠。陆机不敢以伯仲,管辂警敏空嗟吁。

生鳞即与蛟龙伍,未汗宁同凡马趋。尔时射策黄金阙,三百人中最英发。

骅骝举足狭万里,便欲登天揽日月。岂知德尊常轗轲,独买扁舟泛吴越。

三十年来万事变,富贵于我直毫发。归来灌园种琼花,荷锄自理东门瓜。

夜眠海月挂丹牖,昼看江风滚白沙。辽东合有逢萌宅,齐西称睹陶朱家。

北郡李生三十六,摈斥高歌卧空谷。前辈后辈道岂殊,同坐同行限江麓。

东望东园乱心曲,安得逐尔骑鸿鹄。

山高高,水深深,中有太古之徽音。姚君手抱绿绮琴,挥我弹彻天地心。

弦中一曲南风调,千载无人识其妙。水深深,山高高,此乐只许柴桑陶。

有感

透闺阁,俏名儿都识郑元和。老来犹占排场坐,劝不的哥哥。无钱也怎过活?相识每嗑,推不动花磨。朱颜去了,还再来么?

西湖春晚

系吟船,西湖日日醉花边。倚门不见佳人面,梦断神仙。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花飞旧粉,苔长新钱。

别情

楚云深,花残月小夜沉沉。五人不见凄凉甚,往事沉吟。香寒茉莉簪,坐冷芙蓉枕,泪淡胭脂添。好因女子,愁似秋心。

分水道中

树槎牙,清溪九曲路三叉。相逢野老别无话,劝早还家。山翁两鬓花,题诗罢,看一幅天然画。炊烟茅舍,晴雪芦花。

碧水随时酒,春风著处花。欢娱万国本,富贵五侯家。

金动楼头管,香回日莫车。老夫唯欲睡,儿女莫相誇。

春兰日应妤。
折花望远道。
秋夜苦复长。
抱枕向空床。
吹台下促节。
不言于此别。
歌筵掩团扇。
何时一相见。
弦绝犹依轸。
叶落纔下枝。
即此虽云别。
方我未成离。

角巾归里旧儒冠,宦辙驰驱涉万端。杨柳碧溪春昼永,梅花白雪夜窗寒。

朝廷有道容辞老,田野无羁得尽欢。幸喜玉堂遗业在,安居留待后人看。

金爵觚棱晓色开,三朝喜气一时囘。
圣人先御红鸾扇,天子龙舆万骑来。

幽人爱竹不吃笋,养得修篁个个长。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万枝风自凉。

苍雪逼人时展簟,翠涛惊梦午移床。涓涓清润乌皮几,楚楚高搀薜荔墙。

密影扫阶敷琐碎,馀音拂水度笙簧。孙枝迸地浑疑占,老节凌云色更苍。

三径旋开真得计,七贤避世故佯狂。因怀梅友称三绝,却笑荷花似六郎。

白鹤归时云动荡,青鸾啸处夜微茫。对之可使食无肉,衰矣空惭鬓有霜。

隐几无心开卷帙,捲帘随意炷炉香。日中见斗瞻霄汉,月下吹箫引凤凰。

物外襟怀差可共,閒中滋味淡相忘。不寻酒伴鸡豚社,误落诗名锦绣坊。

时复开樽排匼匝,每怜学子走?蹡。兴来坐久无聊赖,老去频过也不妨。

他日成材惟汗简,于今触目尽琳琅。振衣散策归来后,江路迢迢又夕阳。

客行无远近,门外即天涯。落木秋将老,寒镫夜自花。

霜清虫负户,风急雁啼沙。欹枕山楼静,沈沈独忆家。

閟宫甍桷压山原,将享今看几叶孙。二十七王禋祀在,釐圭锡卣见君恩。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世弃留侯问赤松,赋传彭泽拟陶公。携棋觅旅谁参鹿,抱膝长吟独卧龙。

天入青溪明绮练,晴开至简对芙蓉。粤山秦岭愁孤旅,怅望仙踪不可从。

上之回,自回中。陇山晴,秋云空。上之回,自终南。罢期门,调云骖。

上之回,自岱宫。带三观,盘六龙。上之回,自汾河。泛楼船,横棹歌。

上之回,自灊岳。射赤蛟,导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山正南隆,翼蔽如壁垒。白龙舞蜿蜒,漾漾环一水。

最胜锦开屏,□秀当前起。石崩古有句,宁虑英灵止。

东山屹相望,缕脉□□□。佳处更崇窅,顿倍客怀喜。

后岩天下独,人杰尝□光。一门太平瑞,那复论表里。

盛事百年间,继者能□耳。我来□乘酣,借□□□使。

玉树□风前,试把蒹葭倚。

月明行十里,寂静濑溪船。远火时过树,幽禽早宿烟。

村斜穿径入,石碎断桥悬。对此羁怀满,临风独扣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