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猜你喜欢
莫夸颜色斗扶疏,穠艳繁香总是虚。
看取卫风诗什里,只因投我得琼琚。
山矾风味更梨花。清白竞春华。试问西园清夜,何如山崦人家。
楚东千嶂,吴江一棹,云路非赊。惟有相思两地,可怜淡月朝霞。

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欲识沧波无限意,此间惟许当家知。

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只,此外复何求。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
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念昔延英对,皇心眷琐材。翻身辞璧水,举武上蓬莱。

日毂扶今圣,槐庭上亚台。大恩无路报,泪血溅馀哀。

岁月如驰,早换了、一番秋色。曾记得、春时始聚,匆匆又别。

匝地烽烟何日靖,连番羽始催行急。恨无端、按剑又从戎,为征客。

儿女泪,空教坠。离别恨,何从说。愿旌旗西去,早为奏捷。

谈笑漫挥诸葛扇,运筹好画张良策。愧浮生、不复事长征,随车辄。

春深关塞尚屯兵,万里防胡拱汉京。不为翠华临远道,岂应金甲废深耕。

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莫讶至尊忘北顾,显陵迁附圣人情。

野性峣峣不耐官,强颜尘土步邯郸。移文久为云山笑,捧檄聊供菽水欢。

香返梅魂春一脉,愁丛灯影夜千端。古人事业余何有,羞见茅斋岁又阑。

东寺留连饮,张园烂漫游。儿童望归路,一日几登楼。

烬馀十室九摧残,折取充薪寸寸乾。邻境贵收纾乏绝,遗氓窃负活饥寒。

太霞洞口采金芝,千岁山南听碧鸡。煮石鼎中饶绿薤,封书函外有丹泥。

度关僧寄娑罗树,入市人传木客诗。又抱瑶琴向阴洞,青禽啄碎碧梧枝。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高僧解语牙无水,
老鹤能飞骨有风。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阴坐久入池中。
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

明镜破青桐,近转墙东。楼高人静影重重。露脚斜飞惊鹊语,香坠寒空。

金井望雕栏,芳树璁璁。碧天凉落水晶宫。为问嫦娥愁几许,无限秋风。

不到东林久,篱边菊渐嘉。晚风和玉树,初地见瑶华。

倚槛如听梵,垂英似落霞。病来思采摘,半恐是空花。

乌鬼山头闹鼓鼙,武昌恭人携孺儿。黄须回鹘便批颊,义感万乘真英奇。

杨歧老人锁口诀,万里长城一条铁。斫牌禅客知到来,不动金锤脑门裂。

琅然笑语响空山,两袖清风倚曲栏。
木落顿惊秋色迥,竹高先觉晚西寒。
年华流水声中去,世事浮云影里看。
载酒登临真解事,人间不似醉乡宽。

人生无百年,动如参与商。安得皓首人,常结少年场。

之子皆英妙,意气凌穷苍。千仞万岧峣,睇览匪寻常。

青云生衿裙,白雪披囊箱。剧吟兴愈发,飘然下大荒。

入门喜相见,论诗夜未央。馔玉岂足贵,四壁有文章。

衰朽勿复道,眷此谊难忘。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