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紫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注释
于中好:即《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也是曲牌名。
如丝:形容绵绵不绝。
孤枕:独眠。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
紫塞:边塞.长城。
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天将”句:事实是多情酿愁味。倒转其辞,益见愁浓,亦合平仄。
呵手:用嘴中热气暖手。封题:物品封装妥当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鸳鸯(yuānyāng):伴侣、情侣的意象。冰:此谓冰结,手僵不能动,意为触动心病,伤感之至。

赏析

  上片写词人对家人的怀念。首句“别绪如丝睡不成”,情意坦诚,多情公子这时正在塞上,紫离后的思念令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而“那堪孤枕梦边城”一句就更进一步地表明了纳兰的愁思之深。一般说来,“梦边城”应当解释为“梦见边城”,可是联系上下文,应该解释成“梦于边城”。孤枕难眠,所以纳兰索性披衣起床,去倾听那夜半塞外的冷雨声。但邢夜雨声就像伤心人拨弄琴瑟的弦声,悲凄彻骨,每一声都敲打着纳兰那颗满是悲愁的心,也更加引发了他的思念,令他不由想起了家里的妻子,心想这时的她会不会也正在想念着自己。

  下片从书信落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相思情怀。这时的思念之情好像春天的杂草似的,疯狂生长,所以纳兰拿起了笔,铺开纸笺,写下了一首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书信寄给妻子。词中的“书郑重,恨紫明”显得语义不清,令人疑惑,谁又能明白当时的纳兰要表达什么意思。“天将愁味酿多情”一句将纳兰的思念和悲愁推向高潮,意思是说:就连上天都在用滴滴答答的绵密雨声来酝酿自己的悲苦。这个“酿”字,可谓是全词的词眼。“偏到鸳鸯两字冰”意为一想到我们天各一方,相见遥遥,又不禁彻骨寒心了。塞外苦寒,纳兰好不容易写完信,呵着冰冷的双手粘好了信封,在为信封签押时,笔尖却被冻住了,四周一片冰冷的寒意。情深意重笔轻,落下“鸳鸯”二字时,心中更凄楚。从“天将愁味酿多情”、“偏到鸳鸯两字冰”来看,颇含悠然不尽之意,“鸳鸯两字冰”,化虚为实,深刻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

  全词对爱侣的萦思写得回环婉曲,意韵别生。“偏到鸳鸯两字冰”的描画,意味悠长,既渲染出边塞的严寒景象,也折射出心中的清冷景况,亦摹写出这份苦寒对恩爱伴侣儿女情长的阻隔,多重意蕴缭绕字里行间,情韵悠远。

创作背景

  词或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月,纳兰去梭龙勘察,塞上怀远,心念闺中妻子而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鸣禽惊上屋,飞蝶纷入抱。竹林净如濯,流水清可澡。

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

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

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欲求百年事,不见白须老。

秦中古云乐,文武在丰镐。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䴠。

池鱼跃金碧,白鸟飞纻缟。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

当年歌灵台,后世咏鱼藻。古诗宛犹在,遗处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城中开芳园,城外罗战堡。

击鼓鸣巨钟,百姓皆懊恼。及夫圣人出,战国卷秋潦。

园田赋贫民,耕破园前道。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

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当年王家孙,自庇无尺橑。

空馀百岁木,妄为夭巫祷。游人足讥骂,百世遭舌讨。

老翁不愿见,垂涕祝襁褓。持用戒满盈,饮酒无醉倒。

只有江梅合是兄,水仙终似号夫人。
季方政尔难为弟,每恨诗评未逼真。
长忆当年归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
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
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
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

溪上桃花如有语,怨君前日只空回。径须留客车投辖,相与浇愁酒漉醅。

我自马曹聊复尔,谁忧儿辈觉追陪。王郎醉墨题名处,尚有馀尊可再来。

隋堤柳,
岁久年深尽衰朽。
风飘飘兮雨萧萧,
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
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
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
绿阴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
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
应将此柳系龙舟。
紫髯郎将护锦缆,
青娥御史直迷楼。
海内财力此时竭,
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势不久,
宗社之危如缀旒。
炀天子,
自言福祚长无穷,
岂知皇子封酅公。
龙舟未过彭城阁,
义旗已入长安宫。
萧墙祸生人事变,
晏驾不得归秦中。
土坟数尺何处葬?
吴公台下多悲风。
二百年来汴河路,
沙草和烟朝复暮。
后王何以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树。

密炬香光照夜红,垂垂帘幕静无风。金盘五寸花成穗,可但钗头缀玉虫。

准拟关门度一秋。强扶衰病起相酬。不辞酩酊还吹帽,自笑鬅鬙怯露头。江日晚,更迟留。争传五马足风流。论车载酒浑闲事,著笼藏花说未休。

天子临江渡六军,长江无浪天无云。笑杀当年魏文帝,武夫空复有千群。

圣主当天运,诸侯述职归。佩声辞禁阙,香霭散朝衣。

戒敕颁天语,生成显化机。勉旃图报称,莫使寸心违。

岸柳飘疏翠,篱菊减幽香。蝶愁蜂懒无赖,冷落过重阳。应为百花开尽,天公著意留与,尤物殿秋光。霁月炯疏影,晨露浥红妆。
奈无情,风共雨,送新霜。嫁晚还惊衰早,容易度年芳。秖恐韶颜难驻,拟倩丹青写照,谁唤剑南昌。我亦伤流落,老泪不成行。

病起正当秋阁迥,酒醒迎对夜涛寒。
炉中药熟分僧饭,枕上琴闲借客弹。

别来日日动遐思,又值西风过雁时。门掩空斋人寂静,芭蕉叶底坐题诗。

蓬影翻风弄酒杯,浪花飞雪点书台。一声鼓角鱼龙动,天党山人驾海来。

裀冯扶梦坐珑玲,转毂如雷困未醒。回望石铺三十里,西山一抹隔城青。

占胜新安境,佳名千古闻。奇峰半天出,秀色数州分。

邃谷春犹雪,悬岩霁亦云。何时脱缰锁,猿鹤此为群。

一分凉雨,更一分白露,碧云闲静。偷入芦花人不见,瞥立向银塘稳。

获浦罾移,莼湖棹转,不耐春锄冷。青天空阔,散为飞雪飘尽。

生计岂恋鱼虾,低徊泽国,似觉风标损。写向洞庭,波起后,头戴丝丝霜印。

战鼓声腾,镜湖梦绕,好个渔翁影。多情翘注,草堂西畔相等。

唾碧衫娇腻泪痕。衍波笺赠咏花人。心头滋味剩酸辛。

闷倚玉栏思甚事,祗因春去易销魂。夕阳红上画罗裙。

路绕朱阑一丈宽,须臾平地上云端。承平事事加开辟,蜀道如今未必难。

一瓢有道泰山重,五鼎不义鸿毛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