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词人以渐进的手法写主人公独立小楼所见之景。首二句写主人公眼看楼外云散雨住,飞絮牵住蝴蝶飞行的脚步,一派春意阑珊之景,这样美好的景致不禁令人想入非非。接下来,词人马上反跌一笔,“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两句与楼外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在小楼上,只能望着远处美好的春景,而回看四周,只有冰冷的四壁,感受到的也只有吹来的凉风,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隐隐的伤感。
下阕首二句续写春色,景情交融:楼外是杨柳青青,暮色冥冥,烟笼翠瓦,楼中人则心有戚戚,笼在心头的是那如烟雾般的愁绪,进而逼出“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两句,暗自警告自己,切莫凭栏望远啊,在这蒙蒙之色中,只能眼见夕阳渐渐低沉,落入远山,而思念的人更在远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是徒增伤感罢了。结尾两句,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写主人公在小楼中所见之景,全为景语,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毫无矫揉造作之气,令人回味无穷。词中之景都是从闺阁中所看到的,伤情之人眼中的景象都是凄迷伤感的,因此“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此词写得十分含蓄,只描写景物而不明确表达其作词之意,很类似于《花间集》的风格。
序: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
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
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渺渺微风约佩环,楚江清落研屏间。美人不见瑶琴歇,一卷离骚对掩关。
昆山一片石,巉秀称奇绝。不使土附之,削肤仅存骨。
扪萝数十盘,宛转踞其脊。流云湿松杉,回绕佛坛出。
眼前无华岳,此亦去天尺。所以惯游人,不如乍来客。
佳人飘缟带,湘佩穿林陌。婉约故可怜,含凄况寒食。
春风吹古道,芳草眠残碣。车马虽复喧,荒原自空碧。
我能真赏见山灵,不独寻常寄游迹。钟声日暮下镫龛,迟却十年来面壁。
已得青山胜,还听绿绮琴。美人真绝调,游客愧知音。
众壑风泉响,县崖雾雨沉。醉来频徙倚,疑听九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