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词中借唐明皇与杨贵妃之典故,将其对亡妻绵绵无尽的怀念与深邃哀思流畅地表达出来了。
首句“凤髻抛残秋草生”言妻子逝世。“凤髻”指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凤髻抛残”,是说爱妻已凄然逝去,掩埋入土,她的坟头,秋草已生,不甚萧瑟。“高梧湿月冷无声”句描绘了一幅无限凄凉的月景。妻子去后,作者神思茕茕,而梧桐依旧,寒月皎皎,湿润欲泪,四处阴冷,一片阒寂。临此寞寞落落之景,作者不禁想起七夕时的深盟。据陈鸿《长恨歌传》云:天宝十载,唐玄宗与杨玉环在骊山避暑,适逢七月七日之夕。玉环独与玄宗“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当时七夕记深盟”句即用玄宗杨妃之事来自比,言自己和妻子也曾像李杨一般发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旦旦信誓。
下片尽言悼亡之情。“信得”两句亦用李杨典故以自指。据陈鸿《长恨歌传》,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复归长安,对杨贵妃思怀沉痛不已,遂命道士寻觅,后道士访得玉环,玉环则“指碧衣取金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指道士)。曰:‘为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此处作者的意思是说,来相信道士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因此就不能如玄宗一般,“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此言一出,即谓两人之间已完全阴阳相隔,不能再幽情相传,一腔心曲,再也无法共叙。于是只能“人间空唱雨淋铃”。 “人间空唱雨淋铃”,作者用此语,意谓亡妻已逝,滚滚红尘,茫茫人间,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一句“人间空唱雨淋铃”,悲恻凄绝,哀伤怆”,唱出了纳兰字字泣血的心声,如寡妇夜哭,缠绵幽咽,不能终听。
全词婉丽凄清,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真挚深切令人读罢不禁黯然神伤。
使回亲旧集,虎穴问穹庐。半夜枥喧马,高秋盘进鱼。
真成聚东井,谁复话南徐。底事桃源客,新来书也疏。
月□影散阎浮树,风送将开智慧花。□约清秋□□□,□□□□列毗阇。
湘山青,湘水秀,山川孕灵多结构。瞥眼韶华四十年,旺气消磨暮烟凑。
城中向未经兵革,夏屋渠渠比相接。不知天意庇此方,祇道金瓯固无缺。
东省流离失元气,广西跳梁尤难制。男儿不令事诗书,窄袖蛮靴逐游逸。
夜半笙歌响遏云,日中绣被犹横膝。生男悬弧虽足珍,寒暖保媪时睃巡。
不明教诲育儿法,偶有病疴祈灵神。长沙近日颓风教,日日拜神为尽孝。
玉颜沙土拜香歌,破钞羞颜人尽效。男儿自弃真庸愚,妇女讽经不循道。
混混世间人,猛省犹可造。天生动物类,为人最精巧。
名誉胜黄金,志岂图温饱。君不见扶桑东海青年志,学校分科穷力治。
人人奋勇储英才,男女同功参奥义。养成锐气振环球,武略文名典章备。
当年彼我本同文,倏尔失足千丈深。依人府仰如病虎,自困非必因书焚。
湘流浩浩山青青,岁月掣电如马奔。谁能拯此立根本,震雷惊醒同俦魂。
长江风定水无波,岁晚天寒客又过。一度送行传一画,人生那厌别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