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又能向谁诉说。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汉儿村:地名,具体位置尚待考证。
参(shēn)横月落:指落月与横斜的星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土宿。中间三颗星俗称三星。
漠漠:这里指大面积分布的样子。
红楼:即家园中的楼阁。
绝塞:遥远的边塞
五陵公子:京都富豪子弟。五陵: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古人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赏析

  上片侧重写景,“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是写眼前的实景,月亮已落,参星横斜,正是天将破晓之际,纳兰已经要从汉儿村出发了。“客绪”是指一种行旅怀乡的愁思。这满心的情绪,真真是,又该从何说起。在这样的茫然无奈中,词人抛出了虚化的两句,“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则是虚笔,太多执着的情绪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纳兰似乎也并不介意在这里用这种方式变现他思乡之情。红楼显然是想象之语,而在这里,“楼”并不是重点,红楼一角之下,定是有佳人倚栏,翘首企盼着词人的归期吧,此情悠悠,两心知。

  下片侧重写情。先说后两句,“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单看这两句自然是无头无脑,不过连上前面两句,“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就可以看出,纳兰这其实是在抱怨了。他感叹道自己年年都有不如意之事,要戍守塞外,在缕缕风烟中消磨时光。看来,纳兰自己的确是比不上此时正在游赏玩乐的京城贵族子弟们啊,他们恐怕此时正过着活色天香般的生活吧。词人拿远行在外孤寂无聊的自己,和在京师里过着悠闲生活的人们相比,在看似情绪平静的表面之下,他实在是忍不住满腹牢骚。短短四句,言浅而意深。

  这样一个结句,也是对上片落句的回照,在整首词里构成了一种前后勾连、回环往复的韵致,《清平乐》这样短小的词牌能写出这样回环往复的意味,可见纳兰情意之深切,也更让人觉得其中哀伤之情愈加的缠绵委婉。

创作背景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载:“按词中描写的是秋冬景色,且曰‘榆塞重来’,可知是指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至十二月随副都统郎谈赴梭龙时第二次至山海关,故应系于该年八、九月份。”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钱夏老成无复见,张萧逸驾亦难攀。风流一日同千载,犹记当时杖屦间。

五月五日榴花杯,故园故人北渚来。君今不饮红颜去,那有长丝系得回。

红藕香销暑殿凉。玉梭横枕堕钗长。东楼赋得新来怨,中夜看沉龟甲黄。

黄甲龟沉看夜中。怨来新得赋楼东。长钗堕枕横梭玉,凉殿暑销香藕红。

暑气沉晚树,晴光满遥川。
下马古道侧,濯足清溪边。
胜事乐水石,幽怀托云烟。
还来振衣起,回首徒悒然。

羁旅难久留,良会不易得。别子十五秋,惄矣川原隔。

忽复聚京室,何异衾与席。兴言讲妙艺,励志勖明德。

浮云岂能停,芳草忽已积。今晨鸣仓庚,告我万里役。

引驺长安道,挥袂鼎门侧。子往滇僰游,余念嵩衡适。

杂佩当遗谁,明霞自堪食。临津怅悠悠,握兰慰行客。

徙倚茑萝径,徘徊松桂林。寻云延远步,窥水莹幽襟。

微子共行乐,终然孤赏心。

李法师,听予劝。休苦哀人,自先救援。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大丹成,功夫遍。惺洒灵童,自然出现。等紫书、玉诏来宣,访瑶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殊庭不可及。
风熛多异色。
霞衣不待缝。
云锦不须织。

斋馆寒灯独不眠,谯楼更鼓晚风传。梦归戏彩花当户,睡起推窗月在天。

惊鹊南飞翔夜树,征鸿北去没春烟。诗成欲寄同心友,恐惹閒愁到客边。

未上亨衢独醉吟,赋成无处博黄金。家人莫问无仪舌,
国士须知豫让心。照乘始堪沽善价,阳春争忍混凡音。
鹍鹏鳞翼途程在,九万风云海浪深。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谁家女儿高髻妆,行春踏花屐齿香。留客不将茶当酒,铜盘蒌叶进槟榔。

娇红隐映花稍雾。金莲容与歌声度。得句写香笺。江山此意传。
醉当春好处。不道因风絮。去并锦闱眠。青绫被底仙。

蒿目时艰欲问天,朝廷忧国更无贤!不图吾辈谈灯下,遍唤儿曹拜榻前。

陵谷变迁伤此日,门庭衰落感中年!须知去住关名节,莫让他人早著鞭!

流水引人远,缓步入深松。不觉春山暮,时闻风外钟。

溪烟生夜月,林影断危峰。幽境红尘外,归樵或一逢。

风前有地皆榆叶,秋后何人问菊花。
客路一杯茅店酒,相逢僧亦话生涯。

饭炊云子邑相兼,不用匙翻手自拈。汉使岂徒营口腹,肯教点染玉纤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