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描写梦境,刻画了在梦里与伊人相会,和她那娇嗔佯笑的动人形象。首句以“客夜怎生过”提问和起,第二句以后便具体描述征人怎生度过孤眠之夜。客夜无聊,他一早便进入梦乡。在梦中,他回到家里,和妻子窗下联诗。鸾笺分韵,红袖添香,闺房之乐,甚于画眉。他还见到,妻子对他“薄嗔佯笑”,怨他归来太晚,以为他只一心一意勤于王事,忘记她独守空房。这上片的几句,把少年夫妻久别重聚的神态,写得跃然欲活。
下片说好梦不长,来去匆匆,所望这欢会能到“晓钟敲破”之时,却忽而梦断,令人不胜怅惘。然而,那一晚回家,相聚的时间很短,天亮时又得匆匆离别。于是这一对会少离多的人,尽量俄延,打算等到“晓钟敲破”,没法再拖延下去时才肯分手。到最后,分手时间真的到了,夫妻俩紧紧偎依在一起,情意缠绵,难分难舍,谁知道,那时灯花一闪,随即熄灭,他们也掉进了黑暗的深潭里。下片这几句,感情真切,词人只约略点染了夫妻不肯分离的情景,便表现出他们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词最后一句, “却对着琉璃火”写得最为精彩。就在灯花一闪的刹那间,征人醒了。原来,在词人眼前的灯,并不是那盏照着夫妻俩在依窗吟和的灯,而是借宿于萧寺里的“琉璃火”。重聚的欢乐,离别的依恋,这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春梦。值得注意的是,琉璃佛火,在寂寞的殿堂里闪烁,分外使入感到虚无空幻。午夜梦回,征人对着它回昧着梦里的悲欢离合,此中滋味,真不足为外人道。词中结尾处以空对着孤灯之景戛然而止,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梦中重逢写到梦中再别。梦里重逢固然喜出望外,梦中分手,也还掺和着柔情蜜意。然而,作者酣畅地描写客夜梦境的缠绵,却在于表现自己在萧寺的荒凉,表现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其凄苦之情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尔亦浮山似,浮来只博罗。苍苍峰四百,一半与沧波。
令得仙公少,人思鲍靓多。殷勤从父老,遗爱问如何。
韩非韩公子,说秦欲亡韩;谋策未见用,身先死说难。
李斯师荀卿,燔书发难端;富贵三十年,三族并诛残。
非死因斯谮,斯死坠高奸;中怀既不祥,祸伏似锋攒。
伟哉张子房,报韩心力殚;功成从赤松,身退名亦完。
悠悠千载下,去取随所安。
战国方忿争,嬴秦复狂怒。冤哉鱼肉民,死者不知数。
斯人逃空谷,是殆天所恕。山深无来不,林密绝归路。
艰难苟生活,种莳偶成趣。西邻与东舍,鸡犬自来去。
熙熙如上古,无复当世虑。安知捕鱼郎,延缘至其处。
不不千载后,缅想增慨慕。即今生齿繁,险绝悉开露。
山中无木客,川上靡渔父。虽怀隐者心,桃源在何许。
况兹太平世,尧舜方在御。干戈久己戢,老幼乐含哺。
田畴毕耕耨,努力勤蓻树。毋为问迷津,穷探事高举。
原上人侵落照耕,不妨閒看不妨行。山光积翠遥疑逼,水面无尘晚更清。
蕃草席铺枫叶岸,绿杨风送小莺声。
适情处处皆安乐,但觉尧天日转明。
昔年朝士毁东林,世道凌夷遂陆沉。一亩故宫今尚在,谁人认取不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