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天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天有深情。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天同锦绣灿烂。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注释
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数诗赠与,可参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巴山山脉之特起处。巫山屏风,即绘有巫山的屏风。
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
巫山:《太平寰宇记》:巫山县有巫山。盛弘之《荆州记》云:沿峡二十里有新崩滩至巫峡,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旧云:自三峡取蜀,数千里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所谓高山寻云,怒湍流水,绝非人境。神女庙,在峡之岸。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
君:指元丹丘。
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阳台: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锦衾:锦制之被。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静。
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样子。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此形容距离短。高咫尺,天千里,谓画有咫尺千里之势也。见徐安贞《题襄阳图》注。
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均指画中景物。丹崖:绮丽的崖壁。绮:华美的丝织物。
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历历:分明貌。泛:飘流。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
潺湲:水流貌。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
氛氲,盛貌,祥气也。
笑日:向日而笑。发:开放。江客:江行之客。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

赏析

  此诗起笔四句,即以真形画,疑画为真,写出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接下来,“天有声”、“天有情”,诗人由疑而入迷,竟从画中听出有声,见出有情;可是转眼间幻觉顿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静——“何寂寂”,诗人复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天千里”,原来只是一幅画,并非实景,诗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审美过程并没有到此为止,诗人进一步对画面作了仔细观照,“苍苍”以下六句,即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正是在这一凝神观照的过程中,由于画面的逼真,使诗人再一次心生幻觉,坠入迷境。把诗人审美过程中上述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表现得天此真切生动,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

  此外,诗中对画面景物的再现,纯从实处着笔,但由于它是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因而既给人历历在目之感,又毫无呆板琐细之嫌,其中所隐含的美妙神话传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更能激起人们美好的情感联想

创作背景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与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写作此诗的时间,当在天宝中期。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注参同契未将出,
寻楖栗僧多宿来。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老去知无用,归来得自如。
几年眠客舍,今日爱吾庐。
处世无长策,闲时读故书。
但能营一饱,浑莫问其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墨时。十室邑中须有信,三人行处岂无师。

谋谟不讲还疏略,思虑伤多又忸怩。机会失时寻不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圣明世,
独折一枝丹桂。
学着荷衣还可喜,
春狂不啻□。

年少都来有几,
自古闲愁无际。
满盏劝君休惜醉,
愿君千万岁。

晨起缝破昏,针线不成行。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昏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昏单薄凉。不昏逆母怀,昏之情内伤。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毒热镕金,火云焦釜,喘月吴牛无那。剥啄声,谁拉我。

过君高馆,科头而卧。只愁避暑何方,除是剪却,乱峰千朵。

更上危楼,快劈么弦,弹得冰天都破。小饮深谈,耳酣气热,不顾旁人而唾。

算今古,几贤愚,讵有斯人长饿。归去先生烂醉,任他拍手群儿骂,且踏著、一街新月,把小词閒做。

渊明年十九,谢公破苻坚。
此时尚可为,未及出仕年。
太傅一丘志,永言负东山。
道子国宝辈,日趣晋祚迁。
参军与百里,黾勉一纪间。
典午竟已矣,于兹遂归田。
至今会心人,仰高醉中言。
魂梦飘零落叶洲,北辕南柁几时休。月中青桂渐看老,
星畔白榆还报秋。鹤禁有知青强进,稽峰无事莫相留。
吴花越柳饶君醉,直待功成始举头。

庵居背郭称疏慵,道韵清孤野趣浓。花径萦回通小市,竹窗窈窕纳遥峰。

五更风递严城角,半夜霜清古寺钟。昨日邻翁告东作,四郊春雨起降龙。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夹池一丛竹。
垂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
皮裁薛县冠。
湘川染别泪。
衡岭拂仙坛。
欲见葳蕤色。
当来菟苑看。
早得安心法,柴门岂浪开。
发长难剪雪,衣故不容埃。
屈指僧中腊,寻思云外来。
恐伤虫蚁乐,常诫坐莓苔。

月吐众峰头,流光照戍楼。行旌指剑阁,残梦忆刀州。

露冷衣添重,风清暑渐收。草虫殊造次,吟动满林秋。

彭吹舟归日,军门巷哭时,
身抛淮郡印,
事入岘山碑。敌在家何用,
城危孰与持。墓门今已闭,
千载使人悲。

粳稻朝初获,荷花晚更香。萤飞将草乱,牛饭就松凉。

斯世多充隐,吾徒或醒狂。秋林携小谢,吟咏可相当。

炎气涨空碧,散作藕花秋。幽趣兰为佩,浮生芥作舟。

可人从远别,何日许重游。奁玉清无底,楼居第几州。

泥滑滑,江南路,雨雨风风怕春暮。
郎行三月未还家,妾心还似郎心苦。
泥滑滑,妾难行,闲阶独步青苔生。
阶前雨歇樱桃发,白日须明照罗袜。
只今世路滑如泥,郎行善保千金躯。

郑谷诗台旷赏音,远公台上复追寻。当年假馆花同醉,此日敲门竹共吟。

风细炉烟浮下界,月明经梵出丛林。虎溪别后登临少,云水怀人隔古今。

石室嶙峋径路遥,壶中灯火纪前朝。碧云迟客题秋叶,明月留人听洞萧。

玄狖偷丹今不死,黄精出地尚堪樵。仙郎一去浑无迹,岂是当年厌折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