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共十七句,有四层意思,层层相接,旋萦递进,依次写来。
开头“东风”以下四句,写长安城初春景象。东风吹拂,宫苑草绿,殿楼生春,柳色半青,萦烟袅娜,拂城似锦,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境界。诗人描绘意境,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色彩,如绿草、紫殿、红楼、柳青等,构画了色彩斑烂的初春景象;“绮城”句一出,满城春色,尽收眼底。诗人又用以拟人手法,写得春情洋溢,如风绿春草、殿楼觉好、烟柳拂城等,动人心扉,倍感真切。
接下“垂丝”五句,写新莺春声。垂柳柳柱,莺鸟和鸣,春风知情,卷声入云,万户皆春声,好一番春日声情。诗人依题写意,开头写柳色初青,接写新莺百啭,由境出莺,莺境相合。前是绮城春景,后是万户春声,声景相融,此番意境,有画有音,有光有响,即声色并举。诗人写新莺百啭,声情结合,以情写声,如好鸟和鸣,间关早得春风之情,春风知情,将鸟声撒向万户,万户皆春声。人鸟春声,皆因情生,动人之处,在于声情相融。
“是时”以下六句为第三段,写皇帝出游。五云垂晖,太平之象;皇帝出宫,仗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徐行;始看鹤舞,继听新莺,呈现出一副龙仪非凡的游春气派。既然是奉诏侍赋,少不了对帝王的称颂。诗人没有直接写帝王本人如何仪态非凡,而是采取烘托的笔法,描述皇帝春游的隆重仪止和心兴。五云垂晖,日转绕花,看鹤听莺,令人感到皇帝仪同天日,兴同世人,而不失尊贵高雅之趣。
最后一段两句,写莺绕宜春苑,扣题作结。皇帝听莺,新莺知情,飞绕林苑,愿把自己的歌声汇入肃然高雅的箫笙之乐。
全诗四段,诗意衔接细密,始有柳烟拂绮城,继有垂丝百尺柳雕楹;前有春风卷声入云,万户春声,后有五云垂晖,君王春游心动;上有听莺鸣啭,下有新莺飞绕,诗意衔接,丝丝人扣,层层相生,如行云流水,自然晓畅,表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和艺术手法。
国难仓惶细语笺,危城落日大江边。干戈一胆公生死,涕泪千年尚简篇。
家里识绦如有妇,波心抱印若无渊。烧香洗手重新录,飒觉英灵笔研前。
我兄行派子相同,见子思兄意万重。骨肉千金官一羽,萍蓬深愧谩西东。
贫家一举动,终始靡不难。区区水碓耳,匝月功始完。
馀岂好多事,在昔多所艰。赤脚老丑婢,媻姗聋且顽。
遣之事舂簸,炊或不给焉。有时得母助,乃始足一餐。
无已作此举,令水为舂人。内顾无竹木,未免乞比邻。
稽迟到兹日,始已事而竣。狭巷清且驶,白石周四垣。
回回外板斡,苏苏云子翻。佣者相顾喜,贺我舂百年。
嗟我佃耕此,瘠确缘溪干。年丰不偿苦,足得十大盆。
安能尽碓力,碓成殊养閒。苦心顾为此,亦觉笑旁观。
世事那计尽,感慨系斯篇。
塞外风烟河上尘,归来始觉二毛新。承明自厌始趋直,沧海还思一濯巾。
幕府旌旗初压境,画船歌吹便行春。湖山满目旧游在,何日从公醉紫莼。
我家濠水上,落日啸清流。鼓柁惭相问,倾杯忝共游。
江空时影雁,风荡半扶鸥。恣意乾坤阔,苍苍横翠眸。
烽火照甘泉,宫车急西迈。七十秃老翁,抱印趋行在。
八议首懿亲,青蒲偶独对。吕端不糊涂,沈默姑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