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瓦官阁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
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
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
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
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故事沉积。
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
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
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
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
注释
⑴杨齐贤曰:《瓦官寺碑》云:江左之寺,莫先于瓦官,晋武时,建以陶官故地,故名瓦官,讹而为“棺”。或云昔有僧,诵经于此,既死,葬以虞氏之棺,墓上生莲花,故曰瓦棺。中有瓦棺阁,高二十五丈。唐为升元阁。《景定建康志》:古瓦官寺,又为升元寺,在城西南隅。晋哀帝兴宁二年,诏移陶官于淮水北,遂以南岸窑地施僧慧力,造瓦官寺。旧志曰“瓦棺”者,非也。据俗说云,瓦棺寺之名,起自西晋。时长沙城隅,陆地生青莲两朵,民以闻官,掘得一瓦棺,见一僧,形貌俨然,其花从舌根生。父老云:“昔有一僧,不说姓名,平生诵《法华经》百余部,临死遗言,以瓦棺葬之。”遂以寺名为瓦棺,本此。其说颇涉误诞,纵有此事,亦在长沙,与此无与也。不知“陶官”为“瓦官”,而易“官”为“棺”,殆附会而为之说耳。《方舆胜览》:升元寺,即瓦棺寺也。在建康府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最为古迹。李主时,升元阁犹在,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李白诗所谓“日月隐檐楹”是也。今西南隅戒坛,乃是故基。
⑵《一统志》:钟山,在应天府东北,山周回六十里。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吴大帝为立庙,因改蒋山。《舆地志》:蒋山,古曰金陵山,一名北山。其山磅礴奇秀,比诸山特高。
⑶杨齐贤曰:淮水即秦淮,源于句容、溧水两山间,自方山合流至建邺,
⑷《阿弥陀经》: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天乐者,天人所作音乐,清畅嘹亮,微妙和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雨花者,诸夭于空中散花供养。若雨之从天而下,故曰雨花。
⑸《埤苍》:“嘈嘈,声众也。”
⑹《法华经》: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孙绰《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李周翰注:“法鼓,钟也。”
⑺真西山曰:风筝,檐铃。俗呼风马儿。杨升庵曰: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微之诗“乌啄风筝碎珠玉”,高骈有《夜听风筝诗》,僧齐已有《风琴引》,王半山有《风琴诗》,此乃檐下铁马也。今人名纸鸢曰风筝,非也。⑻寥廊,宽广貌。
⑼《景定建康志》:按《宫苑记》:晋成帝修新宫,南面开四门,最西曰西掖门,正中曰大司马门,次东曰南掖门,最东曰东掖门。南掖门,宋改阊阖门,陈改端门。
⑽《江南通志》:按《宫苑记》:凤凰楼,在凤台山上。宋元嘉中建。
⑾《甘泉赋》:“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颜师古注:“言举立浮柱而驾飞榱,其形危竦,有神于冥寞之中扶持,故不倾也。”
⑿《鲁灵光殿赋》:“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后汉纪》:鲁共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王余之所立也。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⒀吴京,谓金陵之地。

简析

  瓦官阁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位于南京。此诗明显不是战乱年代所作,估计作于中年。

  此诗流畅明快,一路对仗下来,可见李白的感动心情。几乎不用典故,明了清晰,白描风韵。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後。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筹美,盘实飣餖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积雪魂轻,停云香腻,朦胧酿作微阴。粉墙低覆,东风斜倚,晚来丝雨沉沉。

梁间闻细低,睡不稳、乌衣素襟。玉容寂寞,霓裳舞倦,芳事这番深。

增妩媚、一枝凝泪眼,爱冰姿绰约,特费清吟。婷婷标格,溶溶院落,春宵一刻千金。

夜凉初过雨,栏干外、轻寒不禁。月明人静,淡烟流水无处寻。

秋阳黯淡比寒晖,砚匣书床生事微。帘幕霜前新燕去,窗棂日隙冻蝇飞。

吹葭自候雷风动,炼石谁支天水违?跃马挥戈竟何意?相逢应笑食言肥。

世缘终浅道情深,况是头颅老渐侵。
白社六时销晚节,《朱陵四择》悟良箴。
雕沙六石他生习,点雪消冰近日心。
肤骨总宜双淡漠,不妨皓首寄《珠林》。

赵侯别我何所适,华发远为淮甸客。镇日相逢只独醒,主人笑君太拘迫。

簿书集案山嵯峨,一入官曹事即多。驹隙韶光最堪惜,眼看春树叶婆娑。

落日山川晚鼓休,西风楼阁远烟收。清谈亹亹忘尘役,醁酒深深战暮秋。

独恨去当亹草路,不能留见菊花浮。更惭健句酬衰唱,刻烛甘输第一筹。

书生幢下布衣多,尽是嘲风咏月家。若使乌台不弹后,看看欲载十牛车。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晚风恶。墙外杨花正落。秋千罢、人在琐窗,犹怯春寒下帘幕。多情倦绣作。恰了棠梨半萼。移金雁、应是自调,尽寄深情与弦索。数声白瓴雀。又歇拍多时,娇甚弹错。新声旧谱多忘却。想红香憔悴,锦书缭邈,匆匆前度见略略。甚如在天角。雾阁。闭银*。柰梦断行云,青鸟难托。三生书记情缘薄。记旧家歌舞,那时行乐。桃枝人面,问酒家,负旧约。

谋生夙所短,衣食人之馀。道逢怀德者,筑室揖余居。

黄尘爰息哉,酣读古人书。书中何所乐,乐言人事虚。

靡荣亦靡悴,靡戚亦靡疏。禦物时嚣然,观理旋晏如。

乃知徙义亟,过也畴能无。勖哉二三子,朝夕与余俱。

头陀学古道,毋为俗法驱。清泉熟白米,此外更何须。

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
昨夜江村欲雪,百钱买得蓑衣。

草木南薰候,神仙上界官。平生修月斧,万里御风翰。

江雨鸣星剑,凉空忆露盘。白鸥秋水外,相与醉凭阑。

尽室居幽谷,乱山为四邻。雾深知有术,窗静似无人。
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生涯更何许,尊酒与垂纶。

碧云高叶树亭亭,雨打风披子更深。到口真如觅幽句,急搜佳处已难寻。

立国从来为战功,一朝何事却谈空。
台城兵匝无人敌,闲卧高僧满梵宫。
大坟老树列其中,小冢旁堆树亦同。
不世孝忠惟父子,极天愤痛在英雄。
上方有剑谁能请,中国输金使不通。
相对含悲石翁仲,老衰无泪落秋风。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子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北。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天道有终极,人事互更迁。造物讵不仁,斯理固自然。

勿为失者笑,勿为得者欢。凉风来北窗,得失谁复言。

巨节今弥显,孤忠久益光。昔年藏雾豹,此日仰星凰。

五泄曾闻筮,三徵始促装。荐函缘大老,特简自高皇。

赵岛蜃为气,韩溪鳄更张。欲凭行省略,因遣尚书郎。

携手躬单舸,之官锦一囊。炎峰消瘴疠,潮海净烟霜。

转旆增江浒,罗舟海寇狂。但能持阚虎,未即殪妖狼。

血遂销为碧,天谁问彼苍。气淩文相凛,儿迥卞家行。

骂贼宁甘死,哀亲孰返丧。抱尸终裹革,舁榇遂还乡。

涕泗长辞辟,耘耕竟守疆。芳踪留相水,遗像肃宫墙。

椒实宜蕃衍,荪枝尽发杨。云仍开丽藻,文武裕青箱。

帝锡山河重,人咸孔孟方。征蛮劳斧钺,谒祖奉圭璋。

拭泪空盈把,题诗识不忘。故林贻父老,下里效箪浆。

况复中丞节,重来百粤棠。星辰高北极,雨露遍南荒。

屡饰碑前碣,堪誇笏满床。新祠饶水木,旧史播琳琅。

伏腊村翁走,春秋国典彰。松楸馀俎豆,忠孝在蒸尝。

景仰兴顽懦,瞻依想鍊钢。精灵真可溯,白马恍洋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