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东山二首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注释
施宿《会稽志》:东山,在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巍然特出于众峰间,拱揖亏蔽,如鸾鹤飞舞,其巅有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遗址,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下山出微径,为国庆寺,乃太傅故宅。旁有蔷薇洞,俗传太傅携妓女游宴之所。
东山客:指隐者,即谢安。

鉴赏

  东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李白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计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着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怀。李白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忆旧游赠谯郡元参军》)“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都是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谢安和东山。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像谢安那样大展雄才的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背景。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离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流光如驶,岁月老人。他有像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像谢安那样的功业。因此,在诗人的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同样也舍不得丢开那种环境和生活,只不过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才暂时应诏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却毫无所成,自然对不起东山的风物。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形象地说明了,饮酒、狎妓、观舞并且亲自歌舞,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之一。“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表现了对谢安的隐居生活向往

  这两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辞”。他向往着东山,又觉得有负于东山。他是要归去了,但他的归去却又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是决心做隐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却没有这种“决心”。“东山”是和谢安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的。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他的东山之隐,原来还保留着这样一种情愫。诗中李白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他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显得十分澹泊、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创作背景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风雨门前十日泥,荒街相伴只筇枝。
从今老子都无事,落尽园花不赋诗。

雨过春空紫泰高,列星初拥绛纱袍。三题天汉文章丽,万字秋鹰气势豪。

聊欲弯弓须尚志,谩劳谈律莫吹毛。行看衫色青于草,不觉南溟失素涛。

一奏胡笳客未停,野僧还欲废禅听。
难将此意临江别,无限春风葭菼青。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谁将天上麒麟,钟作人间英秀。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问西川父老,新来喜跃,缘何事、曾知否。
今代澄清妙手。为公家、忧心如疚。几年繁赋,一朝输代,恩民特厚。初度佳辰,恰逢长至,从来希有。但只将一部,欢声百万,与公为寿。

亚洲一片云头恶,群花摧折雌风虐。护花幡立海东南,裼裘公子方行乐。

千红万紫开春中,团圆月照何王宫。粗豪莫笑虬髯客,妩媚全胜羊鼻公。

第一楼头人第一,天女散花香满室。中宵醉卧海云红,梦遣黄人捧朝日。

鸭鸭随波,莺莺坐树。天涯芳草疑无路。恼人只有燕梢船,浓春又向船中度。

斗酒香留,题襟墨聚。菜花黄了忘归去。韦娘髻子晓妆成,今朝定出湔裙否。

耕耨有馀暇,荫此榆柳阴。燕坐对佳菊,解襟独长吟。

老农得美酒,负榼远见寻。呼儿涤尘爵,相与聊共斟。

终觞兀然醉,富贵非所钦。吾生讵能几,为乐当自今。

擒云马,纵云骖。行歌蹈舞放婪耽。任傍人,笑我憨。明六六,悟三三。三三六六味香甘。广收拾,不属贪。

玄冥久不行冬令,瘴雾蛮烟泥杀人。恶草翻翻长至日,未看兰蕙转阳春。

绿李黄梅绕屋疏,秋眠不著鸟相呼。雨声偏向竹间好,山色渐从烟际无。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烟入小桥低,水欲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凭阑看落日。

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制动以静。
秘景在隆。
云根可栖。
乐此隈岑。
云柚如岚。月池通港,画舫无帆。细葛春纤,摘来卢橘,香赛温柑。荷亭柳榭松庵。更奇品、花盆果篮。梦想飞觥,水晶宫里,好个江南。

君人见流水泯泯去人还,日月搅搅曾无閒。人生长苦死催促,富贵早来开我颜。

饮酒饮人多,直爱美人扬美歌。即今受乐亦已晚,过眼百年能几何?

孤拙竟何营,徒希折桂名。始终谁肯荐,得失自难明。
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沧江长发梦,紫陌久惭行。
意纵求知切,才惟惧鉴精。五言非琢玉,十载看迁莺。
取进心甘钝,伤嗟骨每惊。尘襟痕积泪,客鬓白新茎。
顾盼身堪教,吹嘘羽觉生。依门情转切,荷德力须倾。
奖善犹怜贡,垂恩必不轻。从兹便提挈,云路自生荣。
赋念奴娇,洗千载之诬蔑,以祛流俗之惑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巨石_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月沉沉。秋窗寂寂宵深深。宵深深,暗魂何许,步深墙阴。

空房遗影悲青琴,黄泉碧落愁难寻。愁难寻,无人诉得,咽泪归心。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叹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

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

谁可住,烟萝侧。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

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尽是萧疏意,云山入望赊。凉蝉惊落叶,孤蝶抱秋花。

寒听山中雨,明飞江上霞。村边吹牧笛,绝胜往年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