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一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注释
崔侍御:即崔成甫,长安人,开元中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转冯翊县尉、陕县尉,后摄监察御史,天宝五年(746),为李林甫所排挤,贬黜湘阴,乾元元年卒(见郁贤皓《李白丛考》)。
宛溪:在安徽宣城。
去国:指离开长安。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嘉靖《宁国府志》:”城东八里曰土山……由土山北流者为双溪。“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高人:指崔成甫。陈蕃:指宇文太守。陈蕃榻:《后汉书·徐穉传》:“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这句是说宇文太守屡次宴请崔成甫。据郁贤皓《李白丛考》说:“这位宇文太守经常清崔成甫陪同登高赋涛,当是崔成甫遭遇的同情者。”
谢脁楼:在宜城县陵阳山上,为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敬亭:指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又名昭亭山。李白有五绝《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鉴赏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极耐人咀嚼品味。中间两联对仗严整,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画戟森门宠误蒙,从来田舍一衰翁。囷仓穰穰逢康岁,闾里恂恂有古风。

瞷氏宿奸投海外,伏生新学始山东。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南阳佳气中。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绀殿雕轩,千人石、夜深曾记同游。一天皓月,和烟罨住长洲。

谁奏定风波一曲,玉簪月卸节秦讴。蘸霜毫,题名偏向,青粉墙头。

重来莓苔蚀遍,更风吹雨打,往事都休。回廊坼尽,数行难觅银钩。

池边重窥绝壑,只老树、斜眠压酒楼。回船好,趁笛声未紧,归伴沙鸥。

畏涂险如峡中州,蝮蛇倒退猢孙愁。
熟将义理自陶写,粗衣淡饭过即休。
迩来阳侯横造业,两涘莫辨马与牛。
高原低隰半为壑,下潦上雾昏人眸。
西风滞穗可能几,尚作饘粥余冬谋。
如麻雨脚未肯断,便有饿死儒冠忧。
惟穷益坚老益壮,更式相好无相犹。
纵为沟瘠亦何憾,多少华屋皆山丘。
环堵短褐陶靖节,款段下泽马少游。
平生耻作稻梁计,好还渠不桑榆收。
东家夫子共此约,一醉断送黄花秋。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孰为玉工,师友父兄。
仙山之石,今则在我。
彼璞之弃,我责之隋。
为瑚为琏,如珪如璋。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
玉不自毁,人自槿实。
闻士称名,不离其道。

汉主凿昆明,斩地巨鳌死。刻石为鲸鱼,扬鬐弄波水。

千年事往不可还,石鲸散失天地间。偶从睹此异代物,苍鳞剥落苔生斑。

吞流吸海犹掀口,耳边彷佛惊雷吼。白昼烟昏风雨来,只疑拔起横天走。

君不见铜驼已没荆棘中,金茎荡析今成空。古时故物尽尘迹,石鲸何用悲秋风。

一到都门岁几更,天南天北不胜情。秦关戎马闻时急,闽海风涛见欲惊。

意气独留三尺剑,梦魂尝到百楼城。浮云显晦非吾事,何日重申松柏盟。

小至风烟催气候,南州云物变乾坤。城头梅柳青春早,海上鱼龙白浪昏。

万事艰难悲故国,三年戎马闭柴门。小山梁苑多才子,汉水襄阳犹隐沦。

灵王倾国崇台宇,按剑章华睨中土。弁裳伏地走诸侯,钟鼓凌空震三楚。

骋骄不畏伍子谋,落成乞与吴兵游。孤舟竟走江上路,块土独枕山中愁。

十年伯气终萧索,回首华容归不得。饥魂漂泊啼秋烟,细腰却舞新王前。

地接宸光近,山高王气浮。青云连紫禁,白日照丹丘。

阁俯中原极,河分大泽流。出关行欲去,策马且夷犹。

金茎浥露未成霜,西风只旧凉。蕊仙何事换霞只,恼人秋思长。
香世界,锦文章,花神不覆藏。小山骚客政清狂,同花入醉乡。

槛外露华盈,垂帘气独清。虫声吟四壁,镫火近三更。

编简有余味,乡关无限情。纸窗留月色,老树一枝横。

海晏河清代,尧天舜日时。不辞川路远,肯慰士民思。

紫气钦皇辇,黄云护圣骑。迎銮来献颂,万寿浩无涯。

蔷薇开遍,半江村、历尽春光百五。吹散重城榆荚影,又见安榴红吐。

漂泊天涯,烟波零乱,望极西溪路。草堂此际,苔痕三径何许。

最是谷雨晴初,丛篁解箨,叶暗梅花树。帘下蜡灯书一卷,子夜蝼蛄啼雨。

愁我犀帷,奁荒尘罥,閒却青鹦鹉。归期犹滞,梁问乳燕新语。

仁杰淫祠废欲无,枯枫老栎两三株。
神乌惯得商人食,飞趁征帆过蠡湖。
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
悠悠。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拶破愁城,吸干酒海,袖拂安梁二山名无暮秋。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

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

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

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

不然浮沈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山中梅花正透发,可惜匆匆未暇开心眸。

忽如山灵招手语,今者不乐逝者休。簿书兀兀事鞅掌,物外那得閒身抽。

吾狂掉头固弗信,一官未必如累囚。平生足迹半天下,岂其兹山咫尺悭敖游。

但蕲从公黾勉政多暇,四方无事民无偷。就难竟著谢公屐,亦宜轻舁占城兜。

摩崖大书勒文字,往来毋作名山羞。

江帆屡载轻蓑到,船头互衔船尾。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

晴暾乍起。见几个箯舆,一行珠翠。知是谁家,自惭相遇判荣悴。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鹭点平沙,人团峭堞,才领些些春意。

红丝砚洗。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可许留题,旧游词句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