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终身误》为曲名,点明主题是“误了终身”。曲子以宝玉的自诉口吻,演唱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怀念和眷恋之情,表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
曲子开首两句就以强烈的对比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情的心情。前句中的“金”指宝钗,“玉”指宝玉,后句中的“木”指林黛玉,石”自指宝玉。语意是尽管他人都异口同声称赞宝钗与宝玉如金玉般匹配,强迫他们结合,但当事人宝玉却不以为然,怀念和眷恋的却是他与黛玉的,被他人认为比不上“金玉”的木石前盟。
三、四句仍以对比的手法,分写宝玉对宝钗、黛玉的不同感情与态度。前句中的“高士”本意指品德高尚的人。贾府中许多人认为薛宝钗品德高尚,为人温柔敦厚,可以称为“高士”,而宝玉却不以为然,曲中运用“高士”一词指宝钗,语带讽刺意味。”雪“与“薛”同音,既点出宝钗的姓氏,又写出了宝玉与宝钗相处时冰冷的感受。后句中的“世外仙姝”与“林”均指林黛玉,林黛玉因不能与宝玉结合,最后抑郁而死,“寂寞”一词表现其境遇。前一句中的一个“空”字既描述了宝玉与宝钗结婚后因意志情趣不合的难堪境遇,表现宝玉对宝钗的冷漠,又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终生难忘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是宝玉经历了不幸婚姻后的人生认识。即在未与宝钗成婚前,尽管宝玉也看到他人生活的一些不幸,听到他人对生活的某些抱怨,但他自己对生活和爱情毕竟还存有信心和美好幻想;与宝钗的结婚及婚后生活,打破了他的美梦,因此发出“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的慨叹。
最后两句,表达了宝玉对封建社会造成他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既然封建包办婚姻使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那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心情。
整首曲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宝玉之口表现了作者曹雪芹对没有爱爱情的封建包办婚姻的否定和不满。
倚袖杯深,回灯笛婉,一别三年信杳。东阁吟仙,南湖桨女,今日相逢应肖。
知有微香引,又脉脉、背风沉了。可见数点残花,桥边和雪流到。
消息恁知迟早。须抱怨难堪,空山枯槁。只月招魂,无人寻梦,瘦韵谁怜卿好。
几向前溪问,乱一带、疏林荒草。何限相思,隔烟传与啼鸟。
少年诵公诗,讽咏忘日夕。晚为湖外游,适有耒阳役。
仙人梅子真,邀我连辔策。苍山环古城,幽路转石壁。
丛祠隐木末,古冢累道侧。衣冠尚唐制,金石存古刻。
缅怀天宝年,纲纪丝棼剧。肃代虽中兴,安史互攘贼。
风云暗宇宙,蛇豕莽区域。生灵困鱼烂,廊庙鄙肉食。
崎岖兵戎閒,公亦屡颠踣。时危孰与持,忠愤气弥激。
烱烱心怀丹,萧萧发垂白。兴来谩吟哦,赋罢还叹息。
区区杞人忧,此意谁复测。至今杜陵编,义与风雅敌。
人亡遗像在,庙古炉香寂。庭花日日红,阶草年年碧。
公身不可见,公心犹可识。惟馀耒阳流,与君共无极。
贵贱本殊伦,祸福无常理。大宝不发光,常恐逼神忌。
宁作井中泥,毋为江上水。水清起波澜,泥浊甘同弃。
宁为井中蛙,毋作枝间翠。枝高弋者慕,井深终有底。
达人置其身,不以众趋地。卑污胜高明,高明吾深耻。
从来骢马使,案牍不胜烦。今日闻清暇,移时对簋飧。
所由堪倚办,一览可平反。却笑埋轮者,如何有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