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注释
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叩:询问。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偕:同……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蛩:蟋蟀。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赏析

  《问菊》,作为小说人物诗,是并不弱于《咏菊》的。诗人把菊花作为知己、知音,于是向它提出了郁积于心的许多问题。问菊就是问自己,答案也都包含在问题之中。你那样标高气逸,傲然独立于尘世风霜之中,没人能和你结伴生活。花朵同样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开放、争妍斗艳,却到了深秋才开放。一种深沉的寂寞感,孤扯感扑面而来。这就是觉醒之后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写照。可以说,这首诗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单就律诗的格律而言,这首诗是确有可推敲之处的,有的对仗不够工稳。这和黛玉的“不以词害意“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的诗学见解有关。

  在这首诗中,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首联之外,颔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林黛玉一再向那寄托在东篱之下的菊花发问,其实是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缺少知音。

  小说中李纨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所以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其实这种写法本身就另有微言大义,如果按十二首诗作的实际情况,那并非如宝玉所赞同的“极是!极公!”正如后人评点所调侃,宝玉情有所偏,“林妹妹为魁,不是也是,不公也公”。即以黛玉自己的三首诗而言,应该说这首《问菊》要比《咏菊》更真情更自然

  首联即直切“问”字,所谓“讯秋情”即问讯菊花的情怀意向。下面一连几个问句,或切合历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实都是把菊花当作诗人的一个同类,即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所谓问菊,实是自拟。孤标傲世,当然是从陶渊明就给菊花涂染上的文化个性,问“偕谁隐”,答案已经在问句之中,即与菊花相过从的只能是高人隐土。菊花在秋季开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为底迟”,也就是赞美了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别的花所以不在秋季开放,菊花所以会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衬出菊花的遗世独立。鸿雁在秋天向南飞走,蛩即蟋蟀也即将结束生命,这进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总之这四个问句,实际上就是以问的形式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就是对菊花的“移情”故问。最后两句就把这层意思明白点出:不要感叹没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说话,咱们就好好聊一会吧。但全诗都采用问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应该说,这首诗十分切合小说中所写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作者代拟的这首诗传神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同时当然也就关合了黛玉将来“眼泪还债”的寂寞之苦境。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猜你喜欢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
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
树老见家日,潮平归县时。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
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金门定回音,云路有佳期。
金马从容乐,问君何所之。
客心飘若梗,亲发皜如丝。
旧学已孤陋,素交仍别离。
执经时有问,使我复从谁。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
算来争得此身闲。萦纡似接迷春洞,清冷应连有雪山。
上却征车再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
芳尘休扑。名花唤我相追逐。浅妆不比梅敧竹。深注朱颜,娇面称红烛。阿娇合贮黄金屋。是谁却遣来空谷。酡颜遍倚阑干曲。一段风流,不枉到西蜀。

生憎市酒赤如霞,难效当年老阿嘉。一任花前杀风景,破除旧赐小龙茶。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常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桃李枝头锁冱寒,天工一笑发嫣然。唤回雪苑阳春脚,幻出琼壶小有天。

欻看南图羊角上,恍思西抹阿婆年。政须点勘频呵护,准拟开函近御筵。

欲破愚痴障,须悬智惠幢。三生漫吴越,一吸尽西江。

泉石曾供眼,云山故入窗。祖灯期再续,已见外魔降。

洞箫如缕到尊前,明月高楼夜可怜。
何处一声凄易断,千家花柳障晴烟。
近遇西来盲讲师,世间文字未曾知。
澜翻十偈纵横说,愧杀窗前弄笔儿。

秋意集高栏,夕阳澹群壑。飞云在襟袂,语笑应寥廓。

林响吹霜气,时见一叶落。川帆去前浦,烟鸟回丹阁。

素怀尘外想,及此静中乐。俯仰易为陈,溪山宛如昨。

登临亦是梦,感叹空悠邈。黄花昧节候,冷露浮青萼。

抚花聿申写,作诗解禅缚。

畦迳生痴笔墨间,洗心聊欲近潺潺。
干时辄莫聊商鞅,枉道渠宁主瘠环。
无事捲帘消白日,有时支枕梦青山。
湖光莫笑无多子,印却中天象纬閒。

阅尽人情真常希,疏慵合饱故园薇。陈编尽有益师友,俗论原无真是非。

性僻拚遭河曲笑,心閒久息汉阴机。呼童抱瓮浇花径,一角西檐落晚晖。

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苦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太息人间世。忆同乡、前朝司马,上公门第。十万貔貅屯紫塞,一剑横空节制。

叱诧处、风雷齐起。倏忽华堂生荆棘,断蓬寒、捲散群罗绮。

山邱恨,几时洗。

女孙远落天涯里。半生来、侯门厮养,秃襟盘髻。瞥遇风前谈乡邑,历历家门能记。

说不尽、伤心情事。苦语未终忙摇手,泪呼君、住诉飘零意。

我亦是,诸王裔。

膻芗屏置已兼旬,病不能同酒一巡。郭北箪瓢新乐事,城南韦杜旧游身。

跛还增媚吾邱衍,伤竟成忧乐正春。欲领瞎堂师棒喝,怕风愁雪又因循。

太学陈东天下知,抗章不怕忤当时。折腰彭泽成何事,回首闾山有所思。

轩外孤松全晚节,宅边五柳散春丝。归来还是忘机客,传语沙鸥莫浪疑。

天清海静晚晴空,潭底嫦娥妙化工。半定半挥云母扇,或开或合水晶宫。

洪波漾影千山动,皓魄浮光万里同。借问灵槎何处是,广寒有路几人通。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