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曰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曰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曰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注释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授:交给,交付。
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曰略四库,天子之书:曰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曰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曰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这里说富贵人家藏书很多,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汗,动词,使……流汗。
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
弃者:丢弃的情况。
无论:不用说,不必说。
然:这样。
夫(fú)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强(qiǎng):勉强。
惴惴(zhuì):忧惧的样子。
摩玩:摩挲(suō)玩弄,抚弄。
业:业已、已经。
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
庋(guǐ):放置、保存。
姑:姑且,且。
俟(sì):等待。
异日:另外的。
尔:语气词,罢了。
难致:难以得到。
与:给。
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
切:迫切。
如是:这样。
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记。
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俸:俸禄,官吏的薪水。
落落:堆积的样子。
素蟫(yín):指书里蠹虫。
灰丝:指虫丝。
卷(juàn)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
少时:年轻时。
岁月:指时间
类:似、像。
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吝:吝啬。
归:还。
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书一起(交给黄生)。

<a href="http://www.ayiya.cn/poetrys/category/331">故事</a>

  黄允修是个上进的青年,读书万卷,知识渊博。在那时候,并没有图书馆,所以要想读到书就得自己去买,而他只是个穷书生又没什么银子,所以常去当地藏书人家借书来读,但借书也并非易事,书一般系主人珍藏,大多不愿外借,况且有时自己也会用,也不愿借出。

  所以,黄允修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也有个大书房,上藏天文,下藏地理,中间藏世间历史。没银子,自然不能把爱读的书都买回来,幸好当地有个叫袁枚的学者赏识黄允修,每次都会借书给他。

  一天,他又去袁枚家里,想借本《东坡曰集》来研究一个宋词。袁枚是个好客之人,见黄允修谈吐不凡喜求上进,是打心眼里喜欢,刚好有人从岭南送来荔枝数颗,便邀黄允修一起品尝。

  吃完荔枝,袁枚便带黄允修讲书房,并向黄允修讲宋史。黄允修打算赴京赶考,想向袁枚借些银子买书。袁枚是个小心眼之人,怕黄允修此去无回,能不能中尚未知卜,便不想借他。但交往多日,怕允修对他有成见,何况他也是方圆面里的大学者。矛盾之下,袁枚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在一番慷慨陈词的教育之后,袁枚挥笔而就了一篇关于借书有什么好处的文章,就是现在我们读到的《黄生借书说》。

  袁枚在文章里大讲借书的好处,借来的书才珍贵,买回来的书不会好好读之类,还以皇宫贵族、富甲一方的仕族打了一番比方,说四库全书有几个人读,祖辈藏书子孙辈弃书的多的是,末了还献身说法,说自己小时候就常去一户姓张的人家借书,因为是借来的,所以非常珍惜,晚上都能梦到书中读的内容。还夸下海口,说如果借他的书回去读,黄生定能高中!

  黄生一向崇拜袁枚,被这番言语迷惑的晕头转向。于是再不提借银子的事,借了一大撂书并带着《黄生借书说》一并回家去。经过一番苦读,次年黄允修去考试,果然中了名进士,并任邻县的知县一职。

分析

  作者认为自己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是非常不幸的,而黄生能与作者“公书”是非常幸运的,所以作者要黄生“知幸与不幸”,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我们当代的读书条件比起黄生来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我们更应“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这大好的学习条件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刻苦读书。如果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自己应该多反省,知警惕。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求学。

  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事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出人意料,引人深思,随后围绕着这个中心,逐层展开阐述。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运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拿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在上述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虽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但很明显,仅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论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说”本身不同于规范、正统的论说文,本文作者袁枚又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因此,我们更宜于把本文视为作者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率性而为的一篇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文,其中包含有对逝去的青年光阴的怀念、对如今自己的自嘲,而主旨则在鼓励、教育黄生,只是没有板起面孔来。

  中心:作者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黄生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分段

  本文大致可分两段。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第一段是这一部分的首领段,先说黄生借书,缘事而发引出下面议论。第二段在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后,一连用了“天子”、“富贵人家”没有几个读书者和“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初步证明;并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再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强假焉”)和属于自己的东西(“吾所有”)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做对比论证,证明了“天下物皆然”这个论断是有普遍意义的。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的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第三段又以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为有力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为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藏书(物)者和借书(物)者对书的不同态度和心理的对比;(2)“我”幼时遇张氏吝书之不幸与黄生遇“我”公书之幸的对比;(3)“我”年少时借书苦读与做官后有书不读的对比。总之,这部分围绕中心观点,有议有叙,层次清楚地阐明了事理。第二部分(第四至五段):在上述充分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遇到肯“公书”的人,向黄生提出希望,读书必专,归书要速。最后一段照应开头,也是在点出写这篇“说”的目的:勉励他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一本潼川花瑞菜,全蜀知名谁不爱。
夜雨丛凝色染蓝,春风花噀香如麝。
不知何处得灵根,栽遍牛头山后前。
古佛低头看不厌,声闻鼻孔衩渠穿。
上人携种游江浙,味与首阳薇不别。
伏虎岩前清客尝,老饕嚼断娘生舌。
余香分饷老芝峰,彷佛家园小摘同。
此去零星休卖弄,珍藏大作苏陀供。

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

著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字集书囊。

种桑不撩寒,莳粟长苦饥。
饥寒从古有,但使愿无违。

编竹补疏篱,生刍束酒旗。鸡豚田祖庙,鹰犬猎神祠。

玉糁菰为粉,琼酥豆作糜。儿童采芦叶,争学短箫吹。

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忽传千里札,坐使寸心违。

鬓发行来变,丹枫别后稀。时时通远梦,恍是蓟门非。

金乌刷羽扶桑晓,蜃阁龙楼海天杳。眼中指点望蓬莱,波心一点青山小。

蓬莱寿翁须发苍,霞裾独速摇璚珰。手持云笈控朱鹤,来访李耳长生堂。

为言仙李蟠根久,丹实轮囷大于斗。上有高巢双凤凰,相对如宾复如友。

老雄文采光陆离,朝阳哕哕呼其雌。并饮瑶池饱玉液,联步瑶阶餐玉芝。

莫道春流绿如剪,已见蓬莱水清浅。莫道蟠桃几度花,不把繁华挂双眼。

閒来共憩丹山梧,梦游圆峤仍方壶。逍遥忘却老将至,慰意更有二灵雏。

大雏已负冲霄志,览德将为太平瑞。小雏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随阅清世。

寿翁语罢呼曲生,冰弦醉弄南薰声。夜凉如洗不知暑,宝婺正映弧南明。

忽传翁姥佳期共,泥椷拟致长生颂。仙軿望尽鹤飞遥,聊向尊前咏双凤。

庭初口。春还冷。绿纱窗浮光浮镜。莺声脆。花阴碎。

四围山色,一尊酒对。醉。醉。醉。

香催阵。苔添印。素心人到南村近。诗篇丽。词章绮。

长卿游倦,著书成未。秘。秘。秘。

三年不作画,一画旅愁生。家山万里隔,蜀道正难行。

蜀高山且远,瞿唐水复险。别来记得正水深,此日欲去风尘满。

风尘满如何,成都西南愁翠蛾。蛾眉愁损人未归,杜鹃啼血朝朝飞。

杜鹃飞,向何处,江南三月正,十日九风雨。每同谢眺看青山,安得草堂留杜甫。

君不见杜甫悲歌一世豪,南奔北走何其劳。南奔北走何其劳,许身稷契愚且高。

惨澹微风外,氤氲老树头。乍惊香雾薄,遥认断云浮。

日落山腰暮,雨晴天际秋。清明藏不得,一片晋家羞。

䓇䓇东伐,悠悠远征。泛舟万艘,屯卫千营。

周子示我《筤谷图》,命我试作《筤谷歌》。开卷琳琅照四壁,先辈名篇尽阴何。

亦欲续貂勉题句,苦吟愿驻鲁阳戈。筤谷先生古循史,治无操切有渐磨。

长厌食肉令人俗,渭川千亩胸中罗。何可一日居无竹,绕屋扶疏绿云峨。

劲节岂与时低昂,生平结契在岩阿。魏塘卜筑开灵境,谁欤图者执笔呵。

东海徐君精绘事,胸有成竹写无讹。能以书法兼画理,遒古犹如隶与蝌。

森森老树栖鸾凤,郁郁长桥驾鼋鼍。叠嶂中有竹数丛,乱者为叶交者柯。

源泉在左淇水右,千竿万竿密如梭。幽人坐啸幽篁里,从容自得咏委蛇。

图以人传夸纸贵,云烟过眼几羲娥。恨多生晚不及见,江汉何从导潜沱。

披图想像高标致,刚健而说决而和。先生种德如种竹,孙枝联翩擢巍科。

扬历中外各著绩,人人磊落复英多。手泽什袭佰余年,宝贵有逾独峰驼。

忆昔获见农部公,长孝许我屡经过。为我挥毫作细楷,摘写格言相切磋。

鸿爪雪泥忽孙迹,屈指流光感逝波。卓哉方伯两昆弟,昶顗双珠无偏颇。

明德之后有达人,渊源家学良匪他。盘根错节别利器,挺然直干肯媕娿。

暇日宴客出此图,满座传观争摩挲。宝意小词覃溪句,使人不厌百回哦。

吾师椒叟有真迹,妙墨不数右军鹅。还君此画为君祝,世德允宜受福那。

乃者暂息垂天翼,养晦何须怅轗轲。国家需才今孔急,洗兵甫见挽天河。

会当凌霄承雨露,经纶待展休蹉跎。

只为羊车峦靓妆,会皇合殿烛无光。
宫中不解嫁鹦鹉,台上安能来凤凰。

一春常畏雨,胜赏及时须。昨对云岩月,今开宝积壶。

飞花随急盏,落日动明湖。未得餐霞法,王乔何处呼。

我闻先儒云,鸡雏可观仁。
须臾一舍母,是即孝弟根。
不待教而知,不待习而成。
于斯为良知,于斯为良能。
人从此充拓,四海皆闵曾。
异哉鸡伏鹜,出壳忘其恩。
子向水中去,母从岸呼呜。
子往母亦往,子疏母愈亲。
鹰隼飞在天,母亦与子惊。
或遇狸与狌,爱雏忘其身,
不顾力小大,直与争死生。
天于微物上,感人恻隐真。
人观鸡护雏,铁石为动情。
子呱方卧冰,安得卵覆人。
勿看鸡伏鹜同时收行理仁。

康陵斋坐客噂噂,罗子匹马来何晚。为我言游勾勾崖,九龙池西一峰远。

初寻樵径入,仰不见白日。五月阴风寒,背岩犹积雪。

行看路欲穷,忽与前山通。世外得人境,古寺苍崖中。

悬梯独上石龛坐,老僧汲泉煮青松。举头见,塞外转目烟霞空。

划然长啸震林谷,便欲凌虚御天风。乘兴独来还独还,不知梯悬下却艰。

冉冉又到九龙湾,马头月出松陵关。

不尽缠绵意,寒衣远寄将。线同心事密,泪杂墨痕香。

骨瘦秋先觉,愁多夜倍长。孤衾寒似铁,怎入黑甜乡。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渐郊原、芳草萋萋。夭桃灼灼,杨柳依依。见燕喃喃,蜂簇簇,蝶飞飞。
闲庭寂寂,曲沼漪漪。更秋千、红索垂垂。游人队队,乐意嬉嬉。尽醉醺醺,歌缓缓,语低低。

越国才名旧有华,身为微吏滞天涯。重门石壁春流水,独树寒江晚闭衙。

金马几年烦献策,棘林何处更开花。岭云潭月深相忆,农伴欢锄今万家。

雪蓬生剡溪,家近放鹤岑。
晋士有遗风,爱寻支遁林。
得善忘形服,率然披素襟。
功名亦偶尔,王戴非无心。
今人异古昔,贱义而怀琛。
萧条石门咏,浩荡东山吟。
如何昌黎翁,醉乡讥面沈。
玉带与金鱼,刘毕非所钦。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