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前两句上句是叙事,下句是想象中的物象,似乎没有什么议论在内。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孙权对于刘备,既有戒心,又要结亲,是包藏政治用心的。这一点,周瑜说得很明白:“愚谓大计,宜徙(刘)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这件既是政治手段又像风流韵事的掌故,广为流传,既成了后世小说家的精彩素材,也成了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与这故事有关的山川土地,也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写诗并没有把史实简单概括一下完事,而是借令人可以触摸的艺术形象发表议论。“明珠步障幄黄金”这句,既写出孙刘结亲时那种豪华场面:孙夫人使用的步障,是缀满了明珠的;新婚夫妇居住的地方,连帷幄也用黄金来装饰。这种描写,不仅仅是为了铺叙结婚场面的豪华,还含有这种豪华所隐藏的政治用意。诗人是把“史”和“诗”很好地统一起来。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孙权的嘲笑。这里已显出议论的面目。但是它又和一般论史不同。一般论史可以是这样平直地写:“刘备以天下事为重,不因一女子而易其志。”说得准确,没有味道。这里却以唱叹出之。诗人发问道:“谁会为了一个女子而看轻了天下呢?而孙权、周瑜居然想用来换取刘备鼎足三分的决心,结果又如何呢?”写来有顿挫之势,饶有情致。这是从侧面取影,让人们自己去寻思和领悟它的正面意思。这样,它同史论就有灵活与板滞的区别,不是死在议论之下了。
这首咏史诗是作者经过刘郎浦时,听说此地是三国时刘备到东吴迎亲的地方,有所感触而写的。因为是即兴口占一绝,遂名之曰“口号”。
东登泰山上,下有沧海流。晞发餐日精,一望麟凤洲。
渺渺三神山,宫阙如云浮。虞巡柴岱宗,肆觐东诸侯。
登封七十家,升中乃射牛。燕齐扼腕谈,入海多宿留。
安期不可遇,羡门不可求。肃然与石闾,日月今千秋。
吾将仍羽人,乘蹻于丹丘。
乘轺万里越河关,报国宁辞道路艰。首夏初离巫峡水,新秋又过太行山。
久知雁塞妖氛扫,载喜龙沙凤驾还。白发已承归老诏,陛辞不日觐天颜。
层甍星拱埶翚飞,乾象盘□百宝围。黼扆中临同北极,坐齐七政运璿玑。
青皇宫中花鸟使,沓翠霏红教莺语。移春槛小度芳华,金犊车轻载歌舞。
曲房梦断章台月,东风不解丁香结。钥鱼夜守仓琅根,海棠飞落胭脂雪。
梅簇荒台自可羞,相君爱赏忘宵游。未言美实和羹味,且荐清香泛酒瓯。
万事休杯酒,高情谁与论。寄语问安者,谨勿过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