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驿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三岔驿站,十字路口,北去南来多少个日日夜夜。

早晨可见高官得意扬扬来往道路,晚上看着灰心丧气地赶着车回去。

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消失在名利中,不变的只有短亭前的流水和长亭边的树。

注释

三岔驿:在今陕西凤县南,为当时川陕要道。

“朝见”句:盖:车盖。此句指高官得意扬扬来往道路。

寂寂:失意的样子。

销沉:消逝,消失。

短亭、长亭:秦汉时于大路上五里置短亭,十里置长亭,供行人休息。

赏析

  诗人借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以诗歌感慨人生,批判和讽刺官场上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指出宦海风波,瞬息万变,仕途多艰,险恶丛生,对现实有着较清醒的超脱态度。全诗选材新颖,意蕴深远。

  诗的前三句写三岔驿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此驿作为历史见证的特殊身份。三岔驿地处十字路旁,南来北往、东去西行之人皆要由此经过。正因为它四通八达,当云贵的交通枢纽,它才像一位清醒的旁观者,多少年来一直检阅着从这里经过的游宦商旅、农夫樵子、野叟渔翁。“几朝暮”犹言经过了多少朝朝暮暮。“几”,不定数词,因其不定,无法说清,才更显示其时间之长久,历史之深远。因而三岔驿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所见到的人世沧桑也才无法计算清楚。

  四、五句紧承前面,述说三岔驿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就官场浮沉这一点所见到的情景。“朝见扬扬拥盖来”,早晨才见那些得官者得意扬扬,不可一世,喽哕成群,拥盖上朝。“盖”,本指车的帷盖,此处以乘具代人,指代驷马高车、前呼后拥、骄横跋扈的官场新贵。“暮看寂寂回车去”是写傍晚就见他们丢官缴印,失魂落魄,清冷孤寂,垂头丧气,惶惶若丧家之犬地溜逃回家。“扬扬”指志得意满、趾高气傲、昂首挺胸、盛气凌人的样子;“寂寂”指气沮志丧、委靡不振、低三下四、不敢见人的狼狈形象。这两个反义的重叠词,写尽了官场中得意与失意时判若两人的精神面貌,对比鲜明,寓意深刻。朝得暮失,足见官场倾轧之厉害,宦海浮沉之迅速,仕途风波之险恶。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一方面诗人对那些蝇营狗苟、利欲熏心、追名逐利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指出他们趋炎附势、鲜廉寡耻、丧尽天良,虽炙手可热、不可一世、得势于一时,但最终不会有好下场。另一方面,诗人在这里也隐约暗喻着为官难,为清正廉明之官更难的慨叹。诗人忠心耿耿,却反而被谪远戍,永无还期。这两句又未尝不是对自己这种不平遭遇的牢骚怨愤之词。

  最后两句用达观的眼光说世态,以出世的语气论人生,说理深透,议论有力。现在和过去,甚至包括将来,一切追名逐利的人统统都会被历史的洪流所吞没,只有眼前这短亭前的流水和长亭边的树木能与天地共存。长亭、短亭,为互文,即长亭的流水、长亭的树,短亭的流水、短亭的树。这两句既有鞭挞、讽刺,也有顺乎自然、无欲无求之意。

创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之前,作者不止一次地往返四川、京师(北京)之间,这首诗当是途经此地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以三岔驿的十字路为观察点,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来往奔波于道路之人的形象,从而艺术地概括了古往今来追名逐利的众生相。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

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徵,歘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今宵月色明千里,秋水与天无表里。
树木矫矫蛟龙蟠,屋瓦鳞鳞雪霜洗。
林下病人毛骨醒,目爱清光不知己。
秋风自作竽籁声,更送城笳夜深起。
客衾初寒睡未能,忽得子诗哦以喜。
子求我和何勤劬,我知枯疏少知己。
子真爱我常存心,安用芜辞烦笔纸。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
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烦君更上築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罇罍。
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仙春尽画障开。
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杜牧先铭墓,渊明自祭文。
两贤真造理,百世又逢君。
把钓溪沈月,著书山锁云。
谁能上遗藁,堪辟木天云。

谢师提挈沉沦外。生死难交代。不堕轮回超法界。

诸天运度,化生无相,一点圆明在。荡摇浮世常安泰。

闲把琼芝采。护法君威力大。流铃掷火,扫尘千里,屏尽诸魔害。

晓霞红彻,倩羲和持取,彤轮初沐。林外鸣鸠催妇急,不顾鹦哥睡熟。

暖入棠梨,轻松柳絮,渐看花魂续。倚栏一睇,南屏青翠遥矗。

别有宝马鞭柔,钿车路软,芳草裙腰蹙。粉色衣香春不管,尽占明湖几曲。

掷眼兜鞋,凭肩稳髻,处处穿花竹。天应不负,韶光一百零六。

梧桐疏叶间微黄,年例江南未肯凉。
菊自此花三两月,樽前日日是重阳。

下土正麟斗,若木风荡荡。一夕坠濛谷,六龙不得上。

夸父亦何愚,邓林以为杖。崦嵫只一山,神州亦无两。

百灵皆高眠,而我独偃仰。早不畜雄鸡,何时见天朗。

诗礼渐摩气已清,冗官抛去世缘轻。未应落寞伤时态,想在淹留见俗情。

士类会谈新德寞,我曹犹佩旧章程。岁寒独有梅花树,凡草芳时岂见荣。

燕掠风帘,桃红藓砌,先生知否。漫说春寒鸳梦暖,却讶莺啼柳。

新诗一卷,芸窗细读,合把浓香熏透。笑檀郎、耽清坐,难掩侬、短长吟口。

花魂月魄,钏痕钗影,怎教多情消受。才子佳人,天长地久,总入词人手。

消闲却忆,小园梅绽,曾酿半壶冬酒。好沉醉、研磨私评,那人领首。

秋风蟋蟀床下鸣,茅茨耿耿秋灯明。
老夫掩卷发深喟,起视河汉初参横。
世人饮食几知味,眼底古今复泾渭。
藩篱是笔屋是书,风叶尘埃力空费。
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
此事儿辈未可论,纷纷场屋争作元。

白发渔洋老,风流众所师。好同天下士,去和济南诗。

霄汉县清梦,云山失旧期。沧浪倘相问,道我泛涟漪。

江汉踰千里,阴晴自一川。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

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布帆无恙在,速上钓鱼船。

桓桓周将军,英烈照千祀。
少年知自文,成人不惜死。
射虎南山下,斫潜北桥底。
腾拿三日夜,洒血四十里。
激波为岳立,挥刃电亦驶。
想当批鳞初,见义不见水。
及其立人朝,矫矫中不倚。
文学既英发,世事复霆起。
歼儿善丑正,甘作忠义鬼。
至今有生气,耿耿耀青史。
苏公百世豪,气味有相似。
泊舟蛟川下,洗石题所以。
平生疾恶意,十有二言里。
丰碑刻祠宇,词翰晋二美。
二美固足珍,吾取不在是。

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

邻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已换。

煎茶未了人来问,拈起茶匙呈似他。

当初若遇收燕手,性命难存争奈何。

倦翮知还心已休,无穷世事懒回头。
是非不属闲人耳,月自当空水自流。

秦云一夜飞千尺,药栏腻叶蟠空碧。神娥噀雨下巫阳,瑶瑟泠泠万山澈。

我有新愁隔湘浦,市南曲陌逢蒋诩。陌头杨柳骄含烟,长条拂面思当年。

停杯月射黄金匣,横笛风吹白玉鞭。此日逢迎何草草,自倚红颜长美好。

子云献赋入长安,我卧空山惜花鸟。海石尘飞桂水深,江郎已老虞卿贫。

三径落花愁暮云,南山泻影回空村。村口梅风飘燕麦,春酌沈沈永今夕。

莫将心事问三秦,茂陵柏扫千寻壁。迷魂沈沈归不得,荼蘼香深月华白。

南方佳人谁第一,领袖风流君独绝。辟谷孤游张子房,听笳高啸刘越石。

云去天空成暂隔,龙池梦断山阴雪。陆家兄弟青云客,与君结交重心骨。

呼来与君共倒金错杯,我亦为君高歌狂叫生风雷。

临觞不醉君何来!

有酒既已饮,兹愁仍复生。
何如长戚戚,忧患有相并。
日月迭更代,何能久安荣。
唯当委薄质,允矣将微诚。
君心苟有察,婉娈余芳馨。
谁谓在咫尺,邈若万里程。
明明亮自适,靡靡讵遑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