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送薛治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

借寇歌廉春有脚。皂盖朱幡,辉映江阳郭。一喢清泉斟且酌。

候人无事闲铃阁。

瘴域岚方劳锁钥。静柝沉锋,虎凶成鸾鹤。风飐归旌诗满橐。

休迟竹马儿童约。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

淳祐第三载,正朝把一杯。老夫真是病,贺客不须来。

择日脩茅屋,当春觅柳栽。新年莫多事,且放好怀开。

凭得民居亦自清,病身于此寄飘零。
笋从坏砌砖中出,山在隣家树上青。
有井极甘坏试茗,无花可插任空瓶。
巷南巷北相知少,感尔诗人远扣扃。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
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
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
各原及时崇令德,万钟於我本何加。

彩笔能扶大雅轮。周情柳思更无伦。偶于疏处见苏辛。

结习尽同成二我,多情不薄到今人。软红门外亦珠尘。

王正初生七叶蓂,斗牛间气出延平。
次公恰恰九年最,叔度汪汪千顷清。
济北一编烦展究,剑西半壁赖生成。
且倾江汉朝宗水,济彼公堂荐寿觥。

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长日经过无主客,祗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

蜗涎苔藓不能除,觅得碑文当壁衣。富贵一朝还自恣,尽将锦绣缭墙围。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万畦霜稻卧黄云,小径萦纡接寺门。不见高人空像设,更无衲子辩风幡。

楼观远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他日重来瞻近影,一凭香火荐蘋蘩。

辉辉暖日弄游丝,风软晴云缓缓飞。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可怜鬓发蹉跎老,每惜梅花取次稀。
何事都城轻薄子,买欢酤酒试春衣。

儿骑牛,儿骑牛。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寒色满窗明枕簟,
清光凝露拂烟萝。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星稀月堕晓钟天,放眼波罗江上湾。浊雾荡开龙穴树,断霞流过虎门山。

浮沈岛屿双涵影,轩豁乾伸一解颜。夜半石楼同壮观,咸池疑在海中间。

川原缭绕望中收,西映残阳旧戍楼。形势长连三辅壮,风云自涌大河流。

泥封函谷无诸国,瓜种东陵有故侯。还忆繁台沦陷日,曾开玉帐控中州。

翩然宣至是耶非,五色天书近代稀。萧瑟空梁泥渐落,吉祥虚室梦先归。

素心谁与盟朱缕,皓首何堪补黑衣。铁冢海庵遗迹在,春来好向故山飞。

常恨闲行少,匆匆忽解鞍。秋风尹家宅,更得暂盘桓。

我有折脚铛,三子共提掇。
一著一著高,一步一步阔。
从此活业兴,清风动寥泬。
夜半放乌鸡,头上一点雪。

好梦几番惊。花又凋零。东风难记许多情。病雨伤春忙过了,一事无成。

空对晚山青。眉影分明。却教私语向银屏,燕子飞来人不见,徙倚空亭。

宝殿压崔嵬,华池顶上开。
山从太白出,水自洞庭来。
阁树联珠塔,岩花照石台。
吴王清暑地,那得有尘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