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言“别”和新王朝官员赴任的气象。颔联写目的地的形势和人民见到汉族士大大的喜悦心情。颈联概括友人行程,遥想友人从容愉悦的心情。尾联推知友人定有思召和怀念朝廷之怠。全诗开合有度,流转自然,不仅表达了送别的用意,而且透露出国家和平、统一的气象。
“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从汪广洋写起,是因为沈某是以汪广洋幕府身份随行。首句先称赞汪广洋,也等于称赞了他的朋友沈左司。说汪广洋受到朝廷的重用,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随从的人都是当代的俊杰。“汉官威仪”典出自《后汉书》,这里用此典,既称赞了汪广洋等人即将出发的浩大声势,又切合明朝乱后新建的局势。第二联歌颂刚刚建立的明王朝。四塞,指陕西四面都是关隘,自古称四塞之地。如今已归入大明的版图。在元蒙统治下百年之久的人民终于又见到了自己汉人官员的服饰。
“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写汪广洋此去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不像孟尝君当年靠鸡鸣狗盗之徒骗开城门才得以逃出。当他们从容渡过函谷关,驻马华山,遥望天空,乌云散去,心胸是何等开朗。
尾联写一行此去的终点是长安,而时代已经改变,当今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所以沈左司在长安定会回望江左,委婉地称赞了他的朋友为官在外而时刻把君王挂在心上。全诗开合有度,流转自然,不仅表达了送别的用意,而且透露出国家和平、统一的气象。
明初众诗人中,高启是最有成就的诗人,所谓“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首诗被清代沈德潜高度评价,沈论诗提倡唐诗的蕴蓄正大,而此诗气势宏大,敦厚雅正,用典妥帖自然,是高启学唐的代表作,也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
断腕高松氏,歌者良纷纷。四坐且勿喧,听代保郎言。
保郎家江户,事在明治前。少小无所知,但念知己恩。
藩法时方酷,义父抱深冤。狱急待自杀,营救穷百端。
俱死犹不解,智竭惟有身。探怀出白刃,霜光蚀我魂。
低回语左臂,全归愧难全。断者不复续,今日与汝分。
欲下齿牙断,神鬼啼右边。谁知父母躯,彼此乃相残。
一挥何时落,昏绝耳不闻。俄然视白日,岂意犹生存。
收我刀如风,涤我血翻盆。修书仍函腕,驰献辞悲酸。
义父幸得白,残躯越中年。支体已不痛,沈痛在心肝。
卖药溷市人,忏悔向世尊。众生有疾苦,莫似我艰辛。
大清黎公来,遗我以古文。李公尤慷慨,陈义高青天。
保郎身见在,保郎名已传。会有义士知,热泪坠衣巾。
人生历情劫,忧患深相缠。本心要不昧,君子或见怜。
保郎骨可朽,义士泪不乾。
八月露华白,早禾渐可登。晚稻亦欲秀,寒暖贵相应。
气热浆易涸,过冷浆难凝。不凝实乃细,涸则秕相仍。
两者禾之病,其耗匪斗升。更虑暴风雨,阻势恣凭陵。
花开不得缩,谷脱如骞崩。安得日和煦,颖栗垂青塍。
风雨符五十,万宝效其能。坐候腰镰出,负任如勿胜。
比屋黄庐满,劳苦安足矜。农富恒有余,农贫恒不足。
七八月之间,青黄不相续。屈指望秋分,新禾未尽熟。
捋摔向清晨,妇子趁日暴。气湿安即坚,微火逼其族。
舂之及簸之,为饭仅得粥。所以忍食者,聊以救枵腹。
吁嗟光宗好,粒粒满车簏。非时急取之,十不存五六。
穷黎无奈何,食之恨不速。自怜一年劳,且免儿女哭。
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苦乐本无定,材力有良窳。
赢者得其三,绌者失其五。此外正平等,仅足持门户。
嗟彼贫穷者,日日食如伛。操券领工本,一釜归一庾。
经年犬马劳,不足偿田主。肉去创益痛,此苦不胜数。
借债种荒田,老死安能补。
野马尘埃眼底过,千秋同病有东坡。江湖若肯容舟小,也拟明朝学棹歌。
忆昔荆溪花发时,楼船泛渌日悠扬。秉烛高歌大鱼出,风涌更深殊未央。
倏忽转盼已成迹,鞍马共逐风尘客。都城对面亦须臾,兼有簿书相促迫。
秋风袅袅生江湖,复送君登万里途。苍茫五岭炎荒地,无使瘴疠侵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