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百花洲(在姑苏台下)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
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
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
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
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好领青衫,全不向、诗书中得。还也费、区区造物,许多心力。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有当时、黄卷满前头,多渐德。
思往事,嗟儿剧。怜牛后,怀鸡肋。奈棱棱虎豹,九重九隔。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直贫相逼。对黄花、常待不吟诗,诗成癖。

高人山水心,结习自无始。五亩江上园,清阴遍桃李。

一堂聊自娱,三径亦可喜。试问避俗翁,何如尊贤里。

密洒疏飘尽自由,通宵到晓未须休。平生愁听芭蕉雨,何事今来听不愁。

春朝起常迟,欲觉还偃仰。隔窗幽鸟声,日照梧桐上。

玉宇无云夜气清,乍凉庭院坐三更。紫兰墙脚虫相语,皓魄枝头鸟自惊。

千里音书频北望,一生词赋慕东征。遥知汾水逢南雁,远目应伤陟屺情。

野鹤如人长,迎风理毛羽。独立秋雨凉,人来忽飞去。

五色云间鹊,今朝忽放声。绕檐飞不去,亦是喜新晴。

月破山河影,天垂雾露阴。
西风寒不竞,东井夜空临。
独棹沧波阔,疏灯落木深。
无官恤民隐,思尔细论心。

虚馆昼生白,飞花照眼明。隔帘时有影,著地静无声。

夹坐人如玉,深杯酒屡倾。清欢竟成醉,淡月破云生。

山色空濛翠不如,平湖长绕野人居。湖堤好种垂杨柳,取次持竿索贯鱼。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农父犁田出宝刀,铜花浸血冷侵毛。神锋懔懔冲星斗,未让丰城剑气高。

初夏朝气清,绿阴映竹阁。好鸟时来集,微风散林薄。

养疴丰暇日,坐卧对云壑。图书纷几席,茗碗常间错。

偶尔属篇章,怡情志简略。采药支短筇,寻泉踏芒屩。

岂曰谢浮荣,明志忠淡泊。抗心怀古人,萧然有真乐。

秋斋膏沐暇,旭日照轩墀。露重芭蕉叶,香凝橘柚枝。
简书随吏散,宝骑与僧期。报国得何力,流年已觉衰。
微宦淹留鬓已斑,此心长忆旧林泉。不因列土封千乘,
争得衔恩拜二天。云断自宜乡树出,月高犹伴客心悬。
夜来梦到南台上,遍看江山胜往年。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天际二轮,更相互照。若能截断老瞿昙,闭目黄河只一跳。

李纲赵鼎弃如遗,两宫北狩无还期。不知父兄但知母,桧也和议逢其私。

惟时诏谕正通使,公切忠愤形乎词。想当草疏砚在侧,血泪濡墨挥淋漓。

能如公言斩伦桧,同仇大义敷天知。小朝廷甘作臣妾,虽蹈东海夫何辞。

一封朝奏夕万里,砚亦漂转天之涯。玉堂花砖恍梦寐,孤臣九死惟汝随。

公之心肠本铁石,间情偶赋何瑕疵。沧江外卧岁云晚,倔强犹昔霜盈髭。

侍郎砚背貌公像,千秋面目无磷淄。呜呼老秦既死奸,党逐曷不赐环徒。

量移金瓯破碎剩,一角六经勒石空。昭垂思陵工书善,品砚惟于忠佞迷。

妍媸虽然薰获不同器,我于伦也重嗟咨。十年五使数往返,宛转虎口濒艰危。

显仁之返亦其力,局中心苦局外訾。始拘继胁卒乃殉,庶与皓弁无差池。

公时在谴盛酬唱,定亦心折垂涕洟。狎邪市井语太激,讵料抗节终如斯。

此如欧公斥司谏,高亦君子非等夷。吾侪论世贵平恕,因赋公砚兼及之。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樁撞家居恣纖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厘。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吾亦久遗荣,东林浃素襟。支云天炼石,秣马客鸣琴。

面寺开三径,头陀共一吟。不妨来信宿,自是武陵寻。

萧斋久不往,筋力试筇初。窗户蜗涎锁,尘埃鼠迹书。

病魔虽已去,诗癖竟难除。苔地欣重扫,徘徊意有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